大家都知道,土地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要想擴大地盤,就必須從鄰國索取,在這方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超過俄羅斯帝國。當然,鄰國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乖乖地讓出去的,怎么辦呢?只能通過一個又一個的“特殊軍事行動”,強迫它接受條件。 俄羅斯帝國的前身是小小的莫斯科公國,領土只包括莫斯科及其周圍地區,直到1480年才最終擺脫蒙古人的統治而獨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開始瘋狂地對外擴張。為了奪取通往波羅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口,俄國不間斷地同瑞典、波蘭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作戰。面對強大的敵人,俄國總是敗多勝少。 與俄國在西方的擴張不斷吃癟不同,俄國在東方的擴張簡直如入無人之境。面對那些游牧民,掌握了相對技術優勢的俄國哥薩克打得順風順水。 ![]() 1581年,哥薩克越過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1598年,西伯利亞汗國正式滅亡,俄國控制了鄂畢河中下游。1601年,俄國占據鄂畢灣以東的曼加結亞地區,并很快向東進發。1607年,俄國在葉尼塞河下游修建了圖魯漢斯克。1619年,俄軍在葉尼塞河中游修建了葉尼塞斯克,然后四處出擊。1627年,哥薩克修建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預示著葉尼塞河基本上落入俄國人手里。 哥薩克在入侵葉尼塞河的過程中,從當地人口中打探到在東方還有一條寬廣富饒的大河——勒拿河。為了掠奪珍貴的“金羊毛”,沙皇迫切希望占領“未繳納貢賦的新土地”。 于是,哥薩克們又往東出發了。 ![]() 01地理概況翻開世界地圖,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俄羅斯那巨大的版圖,它太大了,給人以強烈的壓迫感。俄羅斯的總面積有1710萬平方公里,而西伯利亞的面積就有1322萬平方公里,占俄羅斯總面積的77%。西伯利亞作為俄羅斯的資源寶庫和心理上的最后防線,它的重要性是無與倫比的,完全可以套用布熱津斯基的名言:有了西伯利亞,俄羅斯就是一個帝國,沒有西伯利亞,俄羅斯就是一個國家。 西伯利亞從西向東,綿延了7000公里,從烏拉爾山到太平洋沿岸,依次流淌著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勒拿河發源于西伯利亞東南部貝加爾湖西岸的大山之中,往北注入北冰洋拉普捷夫海。 勒拿河全長4400公里,位列世界第9位,在西伯利亞三大河流中排列第3;流域面積為249萬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8位,在西伯利亞名列第3;多年平均徑流量為4880億立方米,位列世界第8位,在西伯利亞排列第2。因此,無論從哪個指標上看,勒拿河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大河。 ![]() 從地圖上看,勒拿河呈一個巨大的“之”字向北奔流,河以東是寬廣舒緩的中西伯利亞高原,以東以南是一系列山地。由于地處高緯度地帶,又是全球最強大的西伯利亞高壓核心區,勒拿河流域的泰加森林冬天十分寒冷,這里是北半球冬季氣溫最低的地區之一。 勒拿河流域遍布永久凍土層,平均厚度300至400米,其中維柳伊河河床的凍土厚度達1500米,是地球上凍土層最厚的地方。勒拿河中游的雅庫茨克是世界上最冷的城市,一月平均氣溫為-38.6攝氏度,極端最低溫度為-64.4攝氏度。 勒拿河一年中有6至8個月是結冰的,在每年的五、六月間,上游冰雪首先融化,融水使河水猛漲,河水在中下游寬闊的河谷里肆意泛濫。在河水將要抵達河口時,在凍土帶分成150多條的水道注入拉普捷夫海,形成了面積3.2萬平方公里的勒拿河三角洲。 勒拿河流域極端寒冷,意味著全年生活在此的哺乳動物和鳥類,需要特殊的適應能力,以應對極低的氣溫。鳥類有非常濃密的羽毛,當天氣變得十分寒冷時,它們可以蜷縮成一團以保護自身的能量。赤狐、灰狼、黃鼠狼、貂、水貂、黑貂等哺乳動物則發育了特別軟、厚、和精細的皮毛。 這些珍貴的動物毛皮在16-18世紀價值不菲,被稱為來自北方的“軟黃金”。在16世紀末的歐洲,一張黑貂皮就能換取50英畝的土地。沙皇政府正是看到了西伯利亞毛皮的利用價值,極力慫恿哥薩克、皮貨商和實業者,前赴后繼地來到西伯利亞荒原掠奪毛皮。以至于來自西伯利亞的“軟黃金”占到俄國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有力地支撐了俄羅斯帝國瘋狂地對外擴張。 ![]() 02 皮揚達——勒拿河的先驅者西伯利亞水系發達,很多大河及其支流源遠流長,哥薩克可以通過水系之間不遠的連水陸地,很方便地進入另一條水系。哥薩克們在河流上疾馳,主要憑借的是一種叫做“果奇”的平底小木船,它吃水很淺,能夠在激流或者水很淺的河中行進。如果遇到連水陸地,哥薩克們就把果奇和貨物拖拽過去。于是,這些膽大妄為的亡命之徒,能夠在冰雪消融的幾個月里,順著河流上下竄行幾千公里。 哥薩克在占據了曼加結亞地區和葉尼塞河流域后,為了開辟新的毛皮供應地,他們探索了葉尼塞河右岸的支流,逐漸探聽到有關勒拿河的情報。1619年,一名被俘虜的通古斯酋長就向葉尼塞斯克督軍講述到東方某地有一條大河。他說道:“可乘大船在該河上行駛……那里有大鐘,經常發出叮當的響聲……” 他還說:“要想抵達那里,應該從葉尼塞斯克啟程……經連水陸路2周,而后再行2天。”因為這些情報只是他道聽途說的,因此該大河的具體位置和路線無從可知。但不管怎樣,對俄國人來說,一條新的大河已經足夠能調動起他們巨大的胃口。 新的情報雖然比較簡略,但它打開了俄國人的眼界。消息傳到托博爾斯克,督軍戈都諾夫訓令葉尼塞斯克方面,立即搞清楚這條“大河”的具體情況。于是,人們都蠢蠢欲動,都想把新發現大河的桂冠落在自己身上。俄國當局派出了數支探險隊前往東方,最后,皮揚達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個到達勒拿河的俄國人。 ![]() 西伯利亞的水路交通線 杰米德·索福諾維奇·皮揚達(又譯作片達或賓達),是一位俄羅斯帝國時期的探險家。1619年,他從葉尼塞斯克順流而下來到圖魯漢斯克,在這里,下通古斯卡河匯入葉尼塞河。皮揚達在那里正好聽說了關于下通古斯卡東部的一條大河的故事,通古斯人叫做Elyu-ene,意思是“大河”,俄羅斯人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將其命名為勒拿河。 在圖魯漢斯克,皮揚達組織了一個40人的團隊。1620年,他率領這些人離開圖魯漢斯克,乘坐“果奇”沿著下通古斯卡河溯流而上。 第一年的夏天,皮揚達一行人受阻于下通古斯卡河的上游,因為通古斯人把許多大樹砍倒擋在河道上。皮揚達只得在此建立了過冬地,但經常遭到當地人的襲擊。 第二年的夏天,皮揚達再一次出航,到達北緯62度附近,但又受到通古斯人的阻截。皮揚達只好停了下來建起過冬地,在里面又熬了一個冬季。 1622年夏天,皮揚達繼續向南航行了數百公里,在北緯58°的過冬地停留下來。 1623年春天,由于通古斯人被擊潰,皮揚達一行人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穿越了二十公里寬的切丘伊連水陸路,終于抵達勒拿河。 ![]() 皮揚達沿著勒拿河向東北方向走了幾天后,在維季姆河口,勒拿河變得更寬,并且轉向東方。經過另一條南支流奧爾約克馬河河口后,前進的道路再次變得崎嶇不平。皮揚達到達陌生的雅庫特人的地盤,為了避免在越冬之際與雅庫特人沖突,所以返回切丘伊連水陸路。 皮揚達回到切丘伊連水陸路后,決定探索回到葉尼塞河的另一條道路。他沿著勒拿河上溯,直到它變得很淺和布滿巖石不能再航行,隨后向西徒步穿過布里亞特人居住的大草原。 1623年秋天,皮揚達到達安加拉河上游,他仍然有一些時間建造新船,因為安加拉河通常會很晚才凍結。隨后,皮揚達成功地通過了安加拉急流,到達葉尼塞河河口。 在返回的旅程中,皮揚達證實了安加拉河與上通古斯卡河是同一條河流。1623年末或1624年初,皮揚達到達了葉尼塞斯克,他長達8000公里的探險結束了。 ![]() 02前赴后繼在探索勒拿河的過程中,其他人也是不余遺力。1621年,曼加結亞哥薩克在下通古斯卡河流域捕捉到3名布里亞什人,他們與東邊勒拿河支流的居民早有接觸。人質被帶回到曼加結亞,經過拷問,俄國人知道了那里的居民和通古斯人的語言不一樣,以游牧為主,居住在奧列涅克河沿岸,該河流入一條名為“林”的大河…… 毫無疑問,這條“林”河,就是勒拿河,那里的居民就是雅庫特人。曼加結亞督軍把得到的消息及時報告給了托博爾斯克,督軍戈都諾夫表示,贊同曼加結亞方面的提議,決定向曼加結亞派遣15名哥薩克,由格里高利·謝苗諾夫統領。 1622年,謝苗諾夫從曼加結亞出發,進入葉尼塞河后,在圖魯漢斯克得到了補充,然后轉入下通古斯卡河。隊伍經過三年艱苦的行軍,在征服了無數個激流和險灘后,于1625年到達下通古斯卡河的源頭。但謝苗諾夫本人未能繼續前行,最終半途而廢。 隊伍里有2名實業者決定脫離大部隊繼續東進,他們分別是巴爾芬奇耶夫和哈涅普捷克,他們從下通古斯卡河的源頭又行了7周,經過切楚依連水陸路成功到達了勒拿河中游。 1624年,又有兩伙曼加結亞的實業者,竄犯到勒拿河中游,并建立了狩獵據點。1628年,實業者弗拉基米爾·希什卡等人也到達了勒拿河中游。 ![]() 發現勒拿河的消息在莫斯科引起了轟動,政府指示托博爾斯克立即組織專業探險隊前去勒拿河。1828年,軍役貴族薩姆松·納瓦茨基率兵從托博爾斯克出發,先到達葉尼塞河,然后順流而下抵達圖魯漢斯克,又從該地溯著下通古斯卡河而上。1629年,納瓦茨基為了進一步摸清楚雅庫特人的情況。隨后,他把隊伍分為兩支,分別由安東·多勃雷斯基和馬爾登·瓦西里耶夫統領。 多勃雷斯基一行人先駛入維柳伊河,然后順流進入勒拿河,他們甚至到達了阿爾丹河口。途中,這群強盜與騎馬的“雅庫特汗國”發生了沖突。1630年11月19日深夜,雅庫特人襲擊了哥薩克的據點,但久攻不下,只得采取長期圍困的方法。一直到第二年的5月后,雅庫特人才最終撤圍而去。 這場戰役,俄國人損失慘重,最后只剩下了15人。1632年6月,他們才返回圖魯漢斯克。 就這樣,經過哥薩克們持續不斷地努力,下通古斯卡河上游開始并入俄國,通往勒拿河流域的連水陸路打通了。1630年,又有幾支哥薩克沿著維柳伊河來到此地,在其周圍建立了一些小城堡和過冬地。于是,該地區成為俄國新的穩定的毛皮供應地。 上述前往勒拿河的道路都屬于北路,俄國人很快又發現了南路。1628年,葉尼塞斯克的軍役人員瓦西里·布加爾開始了為期三年的遠征。 布加爾率領10名哥薩克進入安加拉河,沿著安加拉河右邊的支流伊利姆河和它的支流伊吉爾馬河,一路向上。然后越過不高的分水嶺來到了庫塔河,沿河而下達到勒拿河的上游。 就這樣,經過哥薩克的不懈努力,從葉尼塞河通往勒拿河的道路通暢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哥薩克開始蕩舟勒拿河。 ![]() 04雅庫茨克1629年夏天,葉尼塞斯克督軍沙霍夫斯基,派遣哥薩克首領伊萬·卡爾金率領一支33人的隊伍前往勒拿河。他發現了從伊利姆河到庫塔河更近的道路,在被稱為勒拿河連水陸路的地方,他們一起建立了過冬地,后來發展成一個重要據點——伊利姆城堡。 1629年底,卡爾金一伙人乘坐雪橇來到了勒拿河上游,他們在那兒建立了重要據點——烏斯季庫特。 1630年春天,卡爾金乘坐“果奇”沿著勒拿河順流而下,來到了北緯62度附近(今天的雅庫茨克)。那里有一個雅庫特人的村落,哥薩克鎮壓了當地人的反抗,成功收取了實物稅。根據卡爾金的描述,雅庫特人飼養牲畜、騎馬、人口眾多、每人一副盔甲、非常善戰。 然后,卡爾金下到阿爾丹河口并向上逆流大約400公里,向那里的雅庫特人收取了實物稅。 1630年,另一位名叫彼得·伊萬諾維奇·別蓋多夫的貴族中尉被派到了勒拿河。秋天別蓋多夫率領20名哥薩克經過烏斯季庫特,沿著勒拿河來到了阿納伊河口,考差了500公里的一段河流。在收取實物稅的過程中,遭到布里亞特人的激烈反抗,不得不返回烏斯季庫特。 1631年春天,別蓋多夫順著勒拿河順流而下,來到勒拿河中游弧形拐彎處的頂端。1632年10月5日,他在這里建立了林斯克城堡。 1632年6月,別蓋多夫派遣伊萬·巴杰林率領9名哥薩克,遠征勒拿河下游,一直來到北冰洋的極地三角洲附近。 該年8月,別蓋多夫派遣阿列克謝·阿爾希波夫,率領一支哥薩克沿著勒拿河來到了北極圈附近,建立了重要據點——日甘斯克。 1633年,卡爾金再次來到雅庫特,將林斯克城堡從低矮的河岸遷到了較為方便的地方。1636年,替換了卡爾金的巴爾芬·哈德廖夫來到林斯克城堡。自此,城堡開始正式被稱為雅庫茨克。 ![]() 雅庫特人 05結語雅庫茨克的修建,代表著俄國在西伯利亞勒拿河的擴張基本上大功告成。在未來的歲月,它不僅成為整個勒拿河和東北亞的指揮中心,而且也成了向南入侵外興安嶺和黑龍江流域的前進基地。 相比之前被俄國征服的土地,勒拿河由于氣候更加寒冷,這里的動物毛皮的質量也更加優良。從17世紀40年代起,在獲取毛皮方面,勒拿河流域已經在西伯利亞穩穩地占據了首位。波瀾壯闊的勒拿河就像曼加結亞一樣,正在變成另一個“如金子般沸騰的土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