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我們需要歷經很多艱難坎坷才能為自己謀得一份事業,建立起一個穩定的家庭。 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如果心態無法擺正,便很容易因為一點小小的情緒和利益,讓多年以來用心血建立起來的穩固關系瞬間分崩離析。 當我們人到中年,重組一個家庭牽扯的經歷太多,盡管家庭里的瑣碎讓人憂慮,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擔讓人喘不過氣,但我們依舊要堅守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任意發泄自己的情緒。 情緒揮發出去,得到的是一時的暢快,而因此付出的代價遠比你設想的要大許多,甚至會處于無法挽回的境地。 而在現實的社會中,人情往來都是裹挾著利益的。誰能真正地為你著想,歸根到底,還是與你牽扯在一起、剪不斷的家人。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的相互傷害,往往卻是從家人開始的。這是人生的內耗,它會讓你活得不幸福,也是一個家庭人心向背、支離破碎的根源。
親人不睦,則福分有損。想要家庭興旺,必須和氣大過脾氣。 理學大師孫奇逢曾說過:“家運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權,而其自操之?!?/p> 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家庭的興盛衰敗,并不是由天來注定的,而是由這個家庭中的成員自己決定的。 凡是家庭成員之間擁有和諧穩固的關系,而非家庭內耗,那么這個家庭就是幸福的,是擁有快樂和擔當的。 一個家庭中貧窮并不可怕,只要家人們能夠齊心協力,總會有走出低谷的那一天。真正可怕的是家庭中的內耗,家人不睦,夫妻不和。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已經很艱辛了,如果家人們還不能夠團結一致對外的話,那么這種“腹背受敵”的感覺,很容易讓人自暴自棄、遍體鱗傷。 這樣的家庭就猶如一棵看似枝繁葉茂的樹,實則中間的內部已經被白蟻吃空,失去了穩定的根基。 我們要知道的是,任何看似堅固不可摧的堡壘,最終都是從內部被攻破,從內部崩塌的。家庭,也不例外。
《顏氏家訓》有言:“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p> 很多家庭的內耗,與爭奪利益、互相攀比乃至詆毀有關。舉個例子來說: 幾個兄弟姐妹的家庭,相互之間爭奪家庭固有的資源,就很容易反目成仇;或是一方各方面與另一方相差懸殊,也很容易造成家庭中的鄙視鏈,影響彼此之間的關系。于是,“窩里斗”便產生了。 而且,隨著當代環境的人情觀念越發淡薄之后,人心都變得越發浮躁起來,缺少了該有的溫情,而自私和浮躁便是引發家庭內耗的開端。 和父母新舊觀念上的矛盾,和愛人各持觀點的爭執,和孩子日漸產生的代溝,這些種種都是內耗的外在表現形式。 為什么現在中年人會愈發覺得壓力大,而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愿意走入婚姻?
也許這兩個問題的源頭都是“家庭”,正因為家庭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太多,人與人之間交往時需要顧及的東西太多,才會讓人變得焦慮不堪,甚至恐懼后退。 我們都說親情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但是親人之間的相互傷害,是消耗親情最快的方式。彼此之間不溝通、不理解,只能加速拖垮家庭。 因為感情、血緣的糾葛,家庭本就是一個“矛盾”聚集的場所,想要沒有糾紛保持距離,那就只能成為陌生人了,但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終究是要以降低你的生活質量為代價的。 -END- 世界那么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知生活】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