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境國學 2019-11-23 12:27 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盛行,各種對歷史人物及事件的翻案文章層出不窮,一方面拼命洗白很多已經定案的歷史罪人,一方面詆毀偉大的民族精英和英雄人物。而這些顛倒黑白的論調首先源自對歷史事實的否定,某些人堅持“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所以很多失敗者被惡意抹黑了,于是他們打著還原真相的旗號在一些歷史的蛛絲馬跡里尋找證據為歷史罪人洗白。既然他們已經認定歷史并不真實為什么又要在歷史書籍中尋找翻案的證據呢?難道只有他們引用的用來翻案的史料是真實的嗎?這種明目張膽的雙重標準是無法被理性智慧的人認同的! 隨著“金錢社會”的到來,國人對物質的看重與日俱增,這導致了“翻案”的盛行。一則“翻案”容易勾起多數人的獵奇心理,容易制造“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社會轟動效應,更容易讓翻案者“出名”,有了名氣就有大批無腦追隨者,也就有了現實的利益。二則歷史英雄是一個民族的偉大圖騰,是很多國人的精神領袖,這些歷史人物也因此成了國外敵對勢力優先抹黑的對象,“欲亡其國,先亡其史”,翻案者為虎作倀自然是有好處可撈的。還有一類最是可惡的無知跟風黨,此類人正經史書不看,以網文當歷史,雖非首惡,亦是從兇。他們認同翻案不過是為了彰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用以掩飾強烈“自卑”的“優越感”,典型的上了賊船還幫賊數錢。前兩類人“壞”,最后一種就是被利用的作秀的“蠢才”。 隋煬帝 那么,歷史到底有沒有“真相”呢?歷史真的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事實上,也許一些歷史細節因為牽涉人員極少,若是殺人滅口湮滅證據,確實難以還原真相。但是,只要牽涉人員稍多,且有一定影響力的事件想要造“假歷史”是很難的。尤其是一個有歷史影響力的人物,一言一行都會得到多方關注,由無數個歷史事件組成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如何造假? 為什么說“歷史造假”并不容易呢?因為為了圓一個“謊言”,需要偽造相關的一連串謊言,而只要其中一個環節有重大疏漏,這個“謊言”就很容易被識破。《周易》中《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就是通過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其內部的邏輯聯系,從事物的早期看到結局。所以,“偽歷史”不僅要有完整的事件環節,還要有完美的邏輯鏈條,可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 也許極少數人會有制造“偽歷史”的想法,但他們也未必有這個勇氣!古人的墓志銘會記錄很多史實,古人的筆記文獻更是記載龐雜,而這些都不是官方可以管控的,所以,正史上有些事件可以潤色一下,也可以用曲筆而不直說,但很少會完全篡改。比如李世民“殺兄囚父”的情節就寫得比較隱晦,以多數現代人的文字功底,不細讀還真看不出來。但是非官方的書籍里就沒必要這么做了,《唐太宗入冥記》里就寫的很直白。 再比如很多人為隋煬帝翻案,“三征高麗”死傷上百萬,這種大事官方記載蓋得住?為了方便自己玩樂修建大運河征用民力數百萬,幾乎一步一尸骸,怎么遮掩?民間起義烽煙四起,隋末到唐初人口減少七八成,“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景象除非天塌了能蓋住!總有人說后代喜歡修前朝史就是為了抹黑前朝,前朝渾身是墨還不許別人說?《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都不是大唐官方出版,怎么就不罵李世民呢?一個皇帝好大喜功,能力又不足,大量征兵,大量征民夫,直接間接害死幾百萬人竟然成了部分人心中的“有作為”的皇帝,是非不分到如此境地也算是奇葩了! 總之,歷史不可能完美,但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翻案的!在沒有確切的證據前,還請尊重歷史,尤其要尊重歷史上的偉大英雄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