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給我的孩子讓條路嗎?” “沒想到他是一個變態。” 2018年,濱城發生了一起殺人案——周若君因不堪長期遭受家庭暴力而殺害丈夫朱曉東,一審判決周若君有期徒刑五年。 周若君的背景比較復雜:他跟第一任丈夫生了一個女兒后就離婚了,并承擔了丈夫所欠下債務的一半。后來,周若君帶著女兒一起嫁給了第二任丈夫——朱曉東。 “一個正常人,殺人怎么可能會砍十九刀?這種女人必須要判處死刑。” 朱曉東的父母不滿激情殺人的說辭,決定提起上訴。 面對朱曉東父母的訴求,法院希望檢察院能提供更充分的證據,為二審判決做準備。于是,檢察院委托濱城市刑偵支隊調查此事。 凌然在支隊技術科的測謊中心工作,通過測謊儀、微表情、動作等方式來獲取受測對象隱瞞的真實信息。 支隊領導希望借助凌然的幫助,來測試周若君用“十九刀”殺害朱曉東的主觀惡意到底有多重——個人主觀惡意的強度不同,法院判罰的結果就會不同。 第一次測試,凌然確定了案發時確實是周若君行兇,案發地點也確實是在家里。可是在問到案發現場是否有另一個人時,機器有了反應。 原來在案發前,周若君跟大學時期的前男友張一唯有過接觸,手機聯系人中把張一唯備注為A,這代表著有事情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聯系到他。 接下來凌然跟重案組的陳虎從受害者朱曉東的父母、情人方面入手,可都沒有找到關鍵線索。直到凌然聯系到為周若君辯護的律師,事情才迎來轉機。 2016年底,周若君因某些原因開始排斥朱曉東,并長期拒絕丈夫的正常需求。半年后,周若君把在某會所上班的張琪介紹給了丈夫朱曉東,并對其謊稱自己單身。 在周若君的電腦上,凌然查到了2016年的上網信息,基本都是關于家庭暴力犯罪的資料。 這說明周若君有主觀犯罪的意愿,并且提前了解如何給自己減輕刑罰。 “你用一年的時間制造朱曉東家暴、酗酒、出軌的陷阱,并把這些制作成證據,讓應該知道的人知道,以便以后有人可以給你作證。你這不是激情殺人,你這是蓄意謀殺。” 凌然依據手中掌握的資料,推斷出了周若君的犯罪過程。 聽完凌然的推理,周若君表示認罪,但是不愿意透漏自己的殺人動機,只留幾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為了孩子,人生就這樣吧”“再折騰下去,我的孩子就毀了”。 “如果沒有作案動機,事實就不完整,很有可能會被錯判。” 盡管凌然向上級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并希望能延期開庭。但由于沒有確切的證據,還是被拒絕了。 此時距離二審開庭只剩十二小時,眼看事情即將有了定論,凌然決定放手一搏——既然周若君這條線走不通,朱曉東這條線或許可以一試。 凌然找到陳虎一起來到朱曉東以前任職的學校。多年前,朱曉東在這里當美術老師。 “朱曉東是個好老師,但是以前他在外開補習班。學校有規定,不準在外教書,所以只能開除他。” 聽到校長這一番說辭,凌然直接攤牌。一邊指出校長是在撒謊,一遍揭穿校長抽煙的動作暴露了他此時壓力很大。 校長畢竟也只是普通人,在凌然有理有據的問詢下,只好說了實情。 原來以前有家長反應,朱曉東布置的作業很奇怪。經過校方審查,發現朱曉東其實是個變態,這才開除了他。 雖然了解了朱曉東的過往,也有了一些推論,但是在周若君案子上,還是沒有直接證據。 此時,法醫的尸檢結果出來了。 朱曉東身上多處刀傷,都在不同位置,這從側面反映出周若君有其他目的。關鍵是,對朱曉東的折磨,這件事憑周若君一個人干不了。那么周若君的前男友,張一唯就有了重大嫌疑。 經過測謊,張一唯認罪了,可是同樣不愿透漏自己的動機。 凌然告訴朱曉東,如果案情照這樣提交上去,周若君二審時很有可能會被重判、 “朱曉東是一個禽獸不如的變態,他所做的一切將會徹底毀了周若君女兒的一生。更可怕的是,朱曉東把他的禽獸行為都拍了下來并以此威脅周若君。” 至此,周若君的作案動機就清楚了——找到錄像。 張一唯和周若君對朱曉東進行了拷問,可朱曉東仍然不愿意把東西交出來,甚至叫囂著“即使自己死了,也要毀了周若君母女倆”。 替周若君保守住秘密,就成了張一唯唯一能做的。 雖然得到了重要線索,可二審開庭時間即將到了。刑偵隊的人員兵分兩路,一隊去找朱曉東留下的犯罪證據,另一隊去應付開庭。 在庭審即將宣讀判決前,凌然等人帶著證據回來了。 最終由于檢察院出具新的物證資料,案件存在特殊、重大的證據變動,法院決定重新審理落回一審判決。 審理將采取不公開的方式,庭審資料不公開、庭審方式不公開、對媒體一律不公開,所有相關司法人員,將會嚴格的按照法律、法規,保守審判秘密并簽署保密協議。 從最后結果來看,法院對周若君母女做了盡可能的保護,但是從案件本身來看,卻又不得不讓人反思——周若君母女遭受惡魔的威脅,最終卻只能采用這種方式得以解脫。 《謊言真探》是由張思慶執導,余男、邢佳棟、王薇等人主演的女測謊師刑偵短劇。 相比于市面上大量的注水電視劇,這部電影的節奏極快。周若君的案件只是短劇前兩集,加起來只有一個小時左右。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將故事、人物動機、劇情反轉、測謊特色等交代的清楚,完全能感受到導演的誠意和功底。 現在劇情還沒播完,但播出的幾個故事就已經足夠精彩了。 一般這種劇,會有一個大的案件貫穿始終,在前面幾集中已經埋下了伏筆。以前面幾集的質量來看,最后作為壓軸的案子必定更加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