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認為,有些冠心病,其病變雖在心,其實根源在脾胃。 冠心病屬于中醫“胸痹心痛”的范疇,中醫認為,胸痹心痛的發生多跟飲食不當、情志失暢、年老體虛等因素有關,主要病機為心脈痹阻,病位在心,與肝、脾、腎密切相關。在中醫理論體系中,心脾兩臟關系密切。 具體說,飲食不節,如過食肥甘厚膩之品,或嗜酒成癖,以致脾胃功能虛損,水濕痰濁內生,閉阻于心,不通則痛,而成胸痹;情志不暢,憂思傷脾,脾失健運,痰瘀交阻,心脈痹阻,可發為胸痹。此外,年老體虛,脾腎虧損,脾胃功能失常,也可發為胸痹。 因此,冠心病患者日常要注意調護脾胃。1、偏食、過饑過飽等都會損傷脾胃,致使脾胃功能受損。因此,冠心病患者日常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可過飽,晚餐量要少。不宜過食肥甘,不吃或少吃油膩和過甜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肥肉、奶油等。還要戒煙限酒,不喝烈性酒、濃茶及咖啡?,F代醫學也認為,合理膳食,尤其是低鹽低脂飲食,可以平穩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減少危險因素,減少冠心病發病率。同時,冠心病患者平時還應當注重順應時節,起居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天氣突變時要減少外出;性生活要嚴格節制;保持大便通暢,切勿用力排便。2、冠心病患者還應注重精神調攝,保持心態平和,切忌暴怒、驚恐、思慮過度、過喜等。合理的運動對冠心病患者大有裨益,年老體虛者可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功法導引術是非常好的選擇。 (李勝師) 來源:安徽科技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