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顆寶藏星球,給人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自然資源,比如說中東地區地下富足的天然氣和石油,就成了能讓那里幾代人吃喝不愁的財富。 ![]() 越是有利益的地方越容易產生沖突,有名的兩伊戰爭就是以石油利益為導火索的兩國爭端。 這場戰爭打了8年之久,勝負久久未分不說,還讓全世界的國家看了一個笑話。為什么如此說呢? ![]() 阿拉伯河隔開了伊拉克和伊朗兩個國家,這也是爭端的起源,雙方都想把這條河據為己有。 在兩個國家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阿爾及爾協議》橫空出世。兩個國家認同各占一半河流,于是暫時安穩了下來。 如果這個協議一直維持下去的話,兩方就會相安無事地各自發展。可是,伊拉克想要出入波斯灣,阿拉伯河是必經之地,這條重要通道卻讓別人占了一半。 ![]() 兩個停火沒多久的國家,再一次打得如火如荼。美國和蘇聯插手進來,使原本就復雜的中東局勢,演變成為了兩個陣營之間的博弈。 有人會問了,聯合國出臺了對兩國的武器禁運,為什么伊拉克和伊朗還擁有很多高端武器? 美國一直以來支持的都是伊拉克,蘇聯最初是伊朗的堅定支持者,可是隨著伊朗對阿富汗抗蘇武裝的支持,最終蘇聯也站到了伊拉克這一方。 ![]() 伊朗到全世界各地尋找能為他們提供武器的源頭,哪怕是敵對的美國,只要肯賣,伊朗就肯買。 其中最受益的竟然是東方的小國越南,不過越南的武器數量無法滿足伊朗的需求。伊朗另辟渠道,最后在倫敦設立了一個穩定的武器中轉站。 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就擁有非常先進的武器,地面上擁有機械裝甲部隊,天上飛著米格-25和F-15戰斗機,飛機上還裝著法式的飛魚導彈。 隨著戰爭越演越烈,雙方還發動了直升機和防空導彈等一系列高端武器。最后的結果卻是兩敗俱傷,哪一方都沒有討到便宜,讓全世界的人看了一場笑話。 ![]() 為什么說兩伊戰爭打的是一場原始戰爭? 高端武器需要高端人才,可是兩國臨時應征入伍的士兵,根本玩不轉這些世界上都先進的武器,以至于有一些高端武器成為了一次性用品,損壞后沒有零件更換,更沒有技術人才進行修理。 其次雙方都只爭朝夕,非常迷戀于攻城之戰,無端地消耗著自己的軍事實力,以至于戰爭打了8年之久卻分不出勝負,最后兩個國家的經濟都倒退了幾十年。 ![]() 伊拉克襲擊伊朗,可以用上殺傷力極大的化學武器,不僅使對方很多平民傷亡,還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伊朗很多技術性的崗位沒有人填補,只能選擇毫無軍事基礎的普通新兵去補充,最后的結果就是部隊發揮不了最大的威力。 而且伊朗在面對滿是地雷的戰場時,不選擇用工兵去排雷,而是征集大量的兒童形成肉盾直接去趟雷。這簡直是戰場之上最大的恥辱。 ![]() 圖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