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夏莫 01、卷首語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時就像是吃橘子,你精心挑了一個心儀的橘子,以為很甜,一口咬下去,才知道是酸的。 年少時,處理人際關系時,往往看不清人心的真實與虛假。 經歷半生,漸漸看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太多是因為利益。走到人生的下半場,不想牽扯進是是非非中,越來越不想隨便交朋友。 周國平說:“我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 如果,混到最后沒有一個朋友,那么恭喜你。 不隨便交朋友,是成熟的一種表現。 人生路上,學會獨處,安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保持一種內斂和淡定,會收獲更有價值的人生。 混到最后沒有一個朋友,往往很厲害,不簡單。 ![]() 02、懂得擇友而交,遠離無效社交 人生路上,在人際關系方面,懂得斷舍離。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并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真心善待你。 學會擇友而交,遠離無效社交,才能建立高質量的人脈。 《二十不惑》中的段家寶為人熱情開朗,特別喜歡交朋友。 有一次,她在食堂遇見一個同學,因為兩個人共同喜歡一個明星,所以有了交集,成為了朋友。 可是,這個女同學,并不是真心想和段家寶培養一段友情。她只是覺得段家寶有錢,希望在她身上獲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每次出去玩,都會叫上一大堆朋友,不管去什么地方都讓段家寶結賬。 后來,段家寶也看出對方并不是真心,所以故意在聚會的時候提前溜走,讓對方面對賬單,從此也和對方斷了關系。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身邊有很多真心相待的朋友,但是世態炎涼,人心險惡,有太多的人,收起了自己的真心。 在這世間,在低質社交里,沒有人能夠做到與你感同身受,也沒有人真正的能夠度你走過困局。 遇到不懷善意的人,層次低的人,以及三觀不合的人,趁早遠離。 懂得斷舍離,才會有一個干凈的朋友圈。 ![]() 03、善于花時間提升自己,厚積薄發 一個人,是怎樣的人,往往要看你和誰在一起。 如果,身邊的朋友總是一起逛街、消費,一起吃飯八卦,和這些低層次的人在一起,那么,自身的格局也不會有所提升。 如果,總是參加一些無意義的聚會,看似認識很多人,其實,都是一些低層次的社交。真正有頭腦的人,早已遠離了低層次的社交。 而是,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花在自己身上,用來提升自己。 格拉德威爾提出一萬小時定律,并在《異類》一書中寫道:“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真正厲害的人,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經營人際關系,而是暗自提升自己。在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深耕,花更多的時間,深造自己。 人生路上,人與人之間交往,本就是以“利益”為本質。想有更好的人緣,想讓更多的人瞧得起,除非你自己優秀。 真正有頭腦的人,不會一味地去結交人脈,而是更用心提升自己,學會靠自己去努力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 04、悶聲發財,努力奔事業 真正有頭腦的人,不會將太多的時間,花在與各種各樣的人交際上。 一個人,如果跌入低谷,能幫你的朋友其實很少,或許,有些朋友能給你心理上一些安慰,但是要走出困局還是要靠自己。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直往上攀登的,每攀登一步,都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其實,真的沒有人會在乎你過得到底是好是壞。 有一些人,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個地方,不再維系不必要的社交。也許朋友很少,又或者到最后,沒有什么朋友,但是,他的事業往往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要走,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要扛的壓力。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維護無效社交。 遇到不懂你的人,不必去解釋。 睿智的人懂得財不露富的道理,懂得不驕傲自滿,不會輕易向人炫耀。 不管取得多少成就,都應該及時清零,有“空杯”心態,不斷努力奔赴時間,悶聲發大財。 ![]() 05、總結 人生路上,終究要學會與自己和解,學會獨處。 余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寫道:“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人生路上,沒有朋友,不見得是一件壞事。人生路上,如果,漸漸沒有朋友,那么恭喜你。 余生,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不為瑣事糾纏,不為任何人心亂。 把力量全部用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在某一個領域積累經驗,厚積薄發,不斷突出自我的優勢。 因為,保持獨處的能力,和自己的靈魂獨處,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與需求。人,越是在靜謐的環境中,越是能夠看清自己。 喧囂繁華,其實都與自己無關。獨處,才能認識更豐富的世界。 -END- 作者:夏莫,新銳情感導師,心理學學者,全網超10億人氣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師,專注情感、兩性、婆媳答疑十余年。 |
|
來自: EugeneYuan > 《習俗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