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將粟裕篇(77—80) 作者:岳勁峰 美篇制作:陽光 悍將粟裕(七十七) 淮海戰(zhàn)役 看到追擊國軍的共軍已經(jīng)趕到前頭了,杜聿明當然萬分緊張。如果這時候下決心把所有累贅都甩掉,僅僅帶戰(zhàn)斗部隊全力向西突擊,共軍是擋不住的。 可就像當年在緬甸一樣,杜聿明怕了,一聽到前面阻擊槍聲,其實追到前面的共軍沒多少人,一沖就能過去。可他不敢。前面遇到槍聲就馬上換個方向,換了幾次,嘿嘿,四面都是槍聲了。這和劉疇西在懷玉山突圍,可遇到國軍就不敢打,換了幾個方向就被死死困住是一樣一樣滴。 屋漏偏逢連夜雨,杜聿明的催命符又到了。杜聿明對蔣介石說是往西邊撤到安全地方后再進攻粟裕劉伯承去解救黃維的,所以蔣介石勉強同意他放棄徐州往西邊跑。可杜聿明離開徐州就是撒歡兒往西邊跑,離黃維越來越遠。這下子蔣介石可真不干了。黃百韜丟了他難過也就罷了,畢竟那不是嫡系。黃維的十八軍可是他心肝肉呀,怎么能說放棄就放棄呢。于是蔣介石一封親筆信空投給杜聿明,命令立刻調轉方向,全力向黃維靠攏,解黃維之圍。 杜聿明把信給三個兵團司令一看,全傻了。看來也要成黨國的烈士了。他們開會一耽誤,四面槍聲更加密集了。到這個份上,想往西邊單獨走脫也不容易了。得,按照蔣介石要求往東南打吧,反正天下是蔣介石的,折騰掉也是盡忠了。往西邊跑的杜聿明就這樣換了方向,梯次進攻,一步步走向離黃維雙堆集只有六十公里的陳官莊,這個淮海戰(zhàn)役最后的戰(zhàn)場。 到這里,共軍算是把杜聿明集團徹底圍住了。看看這通折騰的結果吧。國軍三十萬大軍,離開了有永久工事給養(yǎng)充沛的徐州,走到啥都沒有的陳官莊,一樣坐困圍城。徐州呢?杜聿明退出的當天就被共軍占領。他杜聿明連個回去的窩都沒了。這哪是杜聿明希望的結果呢?早知道這樣還不如開始就往南打,或者三十萬大軍固守徐州。蔣介石加杜聿明這一通神操作被粟裕輕松化解,變成了一個對老蔣最不利的結局。當年粟裕能叫停下江南,他杜聿明卻沒法子按自己的想法干。這不光是粟裕和杜聿明的差距,更是老毛和老蔣的不同。 剛到陳官莊杜聿明還剩下二十六萬人。真有黃百韜死戰(zhàn)碾莊的決心,粟裕也不好對付。但是地但是,時過境遷,華野現(xiàn)在可用不著像打黃百韜那樣急于進攻了,國軍已經(jīng)燈枯油盡,找不出能救杜聿明的軍隊了。就是杜聿明想打,共軍也不陪著他。 對杜聿明來說,更大的麻煩還是內部。 前面說過,杜聿明手下有三個兵團,三個兵團司令分別是邱清泉、李彌、和孫元良。這三個都不聽話的司令各有各的算盤。杜聿明琢磨不能就這么等死,還是立刻突圍。他把三個司令叫來一合計,大家一致同意。商量好了分頭突圍后到阜陽集合。等孫元良一走,杜聿明和邱清泉李彌再合計一下,又變了主意。 孫元良呢?好像就算好了他們會變卦一樣,他可不想陪他們在包圍圈里玩了。這種鬼日子他是一天也不想待下去。孫元良回到兵團司令部,立刻下令無線電緘默。這一緘默,杜聿明改主意的命令就通知不到他了。原來三個兵團統(tǒng)一突圍的行動,變成了就他孫元良一個兵團突圍,其他兩個兵團在一邊看著。孫元良好不容易突出一部分,可沒走多遠就和共軍圍堵部隊迎頭相撞,立刻被共軍打垮。孫元良運氣爆棚又一次逃脫。這哥們軍事生涯幾乎一直在不停的逃跑中。北伐逃跑,抗戰(zhàn)N次逃跑,這次還是逃跑。去臺灣后人稱長腿將軍。養(yǎng)了個兒子秦漢當演員倒是人氣爆棚的,替他挽回點面子。 杜聿明就這么突圍失敗、再突圍再失敗,折騰到黃維兵團被消滅,杜聿明也終于停止折騰了。十幾天下來,又折騰掉幾萬人馬。共軍留著黃維不打是為了吸引杜聿明不跑。等到杜聿明被圍,蚌埠的劉峙立刻南逃。共軍轉手就滅了黃維。淮海戰(zhàn)場,國軍這下子就剩下陳官莊孤零零的杜聿明了。嘿嘿,共軍又不打了。為啥?要用杜聿明栓住遠在華北的傅作義,怕消滅杜聿明太快了傅作義會撒丫子跑了。于是,戰(zhàn)爭史上的奇觀出現(xiàn)了。杜聿明不突圍,共軍也二十天不打。 悍將粟裕(七十八) 淮海戰(zhàn)役 這二十天,慢慢把陳官莊變成了人間地獄。 杜聿明這時候還有二十萬人,到了野外,給養(yǎng)不夠,戰(zhàn)斗力每況愈下。陳官莊附近無法就地補充,只能靠空投。二十萬人馬,加上帶著逃跑的機關學校人員,光吃每天都要上百噸。四面被圍后,蔣介石就那么幾架破飛機?,在這么小的區(qū)域里要補充這么多物資,這點空投力量!根本辦不到。 缺吃的人會瘋掉的。于是就打吧。打誰?沒本事打共軍,就自己人開打吧。每次搶空投物資就是一場混戰(zhàn),每次都要打死幾位同伴,沒死的立馬抓起搶到的食物在被打死的同伴尸體旁就開吃。機關學校人員更是沒辦法,他們連搶的本事都沒有,男人只能束手待斃,女人只能賣身換活命的食物。啥是人間地獄,這就是。 1935年的1月,粟裕帶著僅存的四百人死里逃生突圍出了懷玉山。1949年的一月,粟裕帶四十萬大軍圍著蔣介石最后的家底杜聿明集團。別看杜聿明還有二十萬人,可際遇比懷玉山上的紅十軍團還慘。 淮海戰(zhàn)役開打起,國共軍隊人數(shù)比是八十萬對六十萬;火炮數(shù)量上,國軍是共軍是三倍,坦克是共軍十倍。可仗打到現(xiàn)在,淮海戰(zhàn)場上就剩下杜聿明這二十萬。杜聿明在餓肚子,沒有高科技補充的共軍靠什么補給?靠老百姓傾家蕩產(chǎn)支援呀。 前線共軍六十萬是吧,可支前民工前前后后有五百萬!蔣介石為每天上百噸的空投物資怎么運去發(fā)愁,可沒有飛機的共產(chǎn)黨動員老百姓用小推車推到前線的糧食就達到九億斤! 蔣介石王牌第18軍軍長楊百濤被俘后,那是種種不服。在被押往后方去的路上他,驚呆了。在回憶錄里他是這樣寫的: “但見四面八方,熙熙攘攘,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呈現(xiàn)出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支援解放軍作戰(zhàn)的偉大場面……我以前帶著部隊經(jīng)過這些地方時,連一撮豬毛都沒看見,現(xiàn)在怎么有了?真是怪事。通過村莊看見解放軍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像一家人那樣親切,有的在一堆聊天歡笑,有的圍著一個鍋臺燒飯,有的同槽喂牲口,除了所穿的衣服,便衣與軍裝制式不同外,簡直分不出軍與民的界限。我們這些國民黨將領,只有當了俘虜,才有機會看到這樣的場面。在強烈的對照下,不能無動于衷,不能不正視鐵的事實,承認共產(chǎn)黨、解放軍所在的地方,和國民黨、國民黨軍隊所在的地方,有兩個世界的天壤之別。我當時就大為感慨:認為18軍的最后敗滅,非戰(zhàn)之罪,應歸咎于脫離人民群眾,進而敵視人民群眾,在人民群眾的大海里淹沒了。” 看看人家這認識,楊百濤到底是王牌軍軍長,一眼就看出問題的實質。倒是我們一些自詡精英的,到現(xiàn)在還有想不明白這道理的。蔣介石為什么失敗?是他網(wǎng)羅的“精英”不多?是他“禮賢下士”不夠?都不是。而是他忽略了那四億他他眼里可用之奴役之欺負之還不把當人看的貧賤草民。當那一個個草民被毛澤東共產(chǎn)黨當人看的時候,蔣介石面對人民的汪洋大海是絕無勝算的。現(xiàn)在國內一直說不忘初心。啥是初心?初心就是建國后毛澤東拒絕穿防彈衣時說的話:人民不會傷害我的。就是刻在新華門上那五個字:為人民服務。 悍將粟裕(七十九) 淮海戰(zhàn)役 這圍困的二十天,圈內圈外差別越來越巨大。越到后來,共軍前線開飯就能引來一批國軍投共。杜聿明開始還殺一儆百。可一看,再殺搞不好當兵的造反會殺到當官的了。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由當兵的去吧。你還別說,那時候過來參加老共的活到2019年,還算解放前參加革命的,真能得到一枚建國70年紀念章呢。 進入新年,華北傅作義已經(jīng)跑不了了。終于到了可以消滅杜聿明的時候。 一九四九年一月六日,粟裕下達總攻陳官莊命令。華野十五個縱隊如潮水般從四方攻擊。啥叫摧古拉朽?這就是! 九天后,杜聿明集團覆滅。 邱清泉被機槍打死。這個王牌兵團司令躲過了以前那么多惡戰(zhàn),這次終于沒有能夠再逃出去。 李彌呢?逃到一個小樓里,那里還有一些他的部下。這時候他已經(jīng)毫無兵團司令的威儀,哭著要求弟兄們不要出賣他。那些弟兄們算是為他盡了最后一份下屬之誼,選擇投降,掩護他跑了出去。 逃出生天的李彌后來到了云南。盧漢云南起義時又把他抓了起來,這哥們自告奮勇說愿意去阻止他的部隊進攻昆明,盧漢又把他放了出去。這樣李彌又跑了一回。 李彌運氣總是好到出奇。后來他在云南的部隊撤到緬甸,成了金三角毒販子!余毒至今。 杜聿明呢,這個三番五次被老蔣撥來撥去的忠臣,終于在戰(zhàn)場被俘了。被俘時號稱軍需處長高文明。共軍一師政委審問他,讓他寫出其他幾位處長的名字。這哥們寫了軍需處長高文明就再也寫不下去了。師政委立馬覺得這是個大官,可也沒想到就是杜聿明。師政委對杜聿明說:我們優(yōu)待俘虜,除了戰(zhàn)犯杜聿明。一聽這話,杜聿明絕望了,乘人不在,一磚頭砸在自己腦門上要自殺,當然力道不夠,沒死成。就成了電影《南征北戰(zhàn)》里自己砸自己一磚頭那張軍長的原型。 杜聿明虧了有個牛掰的女婿楊振寧,后來共產(chǎn)黨對他禮遇有加。 杜聿明的太太大革命還加入過共產(chǎn)黨,去臺灣后聽說丈夫還活著,輾轉美國回到大陸。一直陪伴他左右。男人哪,有什么都不如有個好妻子。蔣介石這些將領除了個別如王耀武遇人不淑,大多數(shù)人的妻子還真做到了患難與共,算是給他們戰(zhàn)敗的補償吧。值了! 悍將粟裕(八十) 粟裕封神 我們的主角粟裕呢? 淮海戰(zhàn)役是他的封神之戰(zhàn)。 中國五千年歷史上,雙方投入人數(shù)最多的戰(zhàn)役就是淮海戰(zhàn)役。要是雙方正常點,能吃掉一個國軍主力兵團就不錯了。看主要在粟裕的指揮下,愣是取得了無論毛澤東還是蔣介石事先都沒有想到的戰(zhàn)果:干掉蔣介石在關內最重要的黃百韜、黃維、邱清泉三個兵團,還加上兩個弱的孫元良和李彌。六十萬共軍進攻八十萬國軍,居然消滅國軍五十五萬。 有人總拿元帥軍銜說事。其實,對于一個軍人,他的成績是寫在戰(zhàn)史上的。希望中國再也不要有內戰(zhàn)。那么粟裕為主指揮的淮海戰(zhàn)役,就是中國歷史是最大殲敵最多的記錄了。 這個意義是什么?是徹底打掉了老蔣劃江而治的可能。進一步,是在兩種力量兩種命運的決戰(zhàn)中把勝利的天平撥向了共產(chǎn)黨,給蔣家王朝的棺材上釘了最關鍵的一顆釘子。這一仗勝利,我們才看到一個再也不用按照列強的意愿安排我們人民命運的新中國。雖然經(jīng)歷了如大躍進文革這樣的爛事,可這個民族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里唯一靠自己的力量崛起的大國;從一個80%以上文盲基礎上二十年搞出兩彈一星的大國;一個世界歷史上唯一不靠戰(zhàn)爭和掠奪成為世界性的大國;一個改革開放三十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大國。我們在談各種戰(zhàn)爭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中國已經(jīng)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幾十年遠離戰(zhàn)爭的大國!一句話:人家已經(jīng)不敢打我們了!感謝先賢。 1949年9月30日,新中國成立前夜,北京天安門廣場。 正在舉行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 鏟土的順序是:毛澤東第一個,朱德第二個,八一南昌起義的總指揮賀龍第三個。 而第四位,就是毛澤東一把從人群里拉出來的粟裕!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啥,那是周朝的封神榜,唐朝的凌煙閣呀。 可毛澤東怎么做的?他已經(jīng)不是1937年5月祭奠共產(chǎn)黨先烈那樣一個個報名字了,而是祭奠犧牲的人民! 人民英雄紀念碑有八塊浮雕,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勝利渡江。這八塊浮雕是說什么?是中國人民為了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幸福而奮斗的縮影。而且地而且,紀念碑上沒有出現(xiàn)共產(chǎn)黨!沒有人民,哪有共產(chǎn)黨啊。 在這座紀念碑上,犧牲的幾千萬先烈,無論職務多高,都聚集在人民這個名字下了。 而粟裕呢?就是那個進入1937年犧牲名單的活英雄,這個打掉蔣家王朝最后本錢的將領,毛澤東讓他做的是第四位給奠基鏟土。此時此刻,在粟裕的戰(zhàn)旗下犧牲的幾十萬戰(zhàn)士的精靈,也應該匯聚到這個神圣的紀念碑上了,那一塊塊浮雕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三十五年后,粟裕去世前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到這些他戰(zhàn)斗過的地方:南昌,龍崗,懷玉山,黃橋,天目山,華中,魯南,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豫東,淮海,等二十多處。哪些犧牲的戰(zhàn)士們都在哪里等他們的首長幾十年了。等著粟裕來了命令他們再一起前行!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模樣。用毛澤東的一句詩來概括吧:喜看稻淑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這歷史有英雄,更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共產(chǎn)黨的高官請想想,要是再有戰(zhàn)爭,人民會不會再把你們掩護起來?會不會再用小推車支援?會不會再把最后一個孩子送上戰(zhàn)場?請你們永遠不要忘了人民! (完) 作者的話: 一不小心,悍將粟裕寫了八十段。 為什么不寫淮海戰(zhàn)役以后的戰(zhàn)役,如渡江等等?因為那些戰(zhàn)役,沒有粟裕,結果也沒有懸念了。 我當年大學時黨史補考過的。因為老師講的太boring。后來看看書,覺得這么精彩的內容怎么就能講成那樣boring呢?還不如我來講講呢。 于是,就有了在北大七九群里開講粟裕。 在大家鼓勵下,越寫越多。 就有了悍將粟裕。 打算寫完領袖和他的將領們——戰(zhàn)爭中的管理學。 留給后代一份我死了還有人看的書。 值得嗎? 問問朋友們的意見和建議。 謝謝朋友們。 回答的朋友,如果出書了,我一定奉上一本簽名的書,感謝支持。 謝謝朋友們鼓勵。你們的評論讓我感動! 談談計劃。 領袖篇打算寫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還有他們的對手蔣介石。 將領們打算想林彪、粟裕(就是這篇)、彭德懷、陳賡、許世友,等,還有作為對手的王耀武。 想把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表現(xiàn)那么一點點。 2021.08.06 請點擊下方藍色字體即可閱讀相關鏈接 悍將---粟裕篇(29—32) 作者: 岳勁峰,高校教師。研究戰(zhàn)爭中的管理學!講好中國故事,傳唱英雄贊歌。 |
|
來自: 新用戶8808715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