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漢后主劉禪因為一句“此間樂不思蜀”備受后人詬病,也因為諸葛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顯得劉禪沒有多少進取心而被稱作“扶不起的阿斗”。 現在也有一些人替阿斗抱不平,認為他是有大智慧的,也不愿意讓蜀漢百姓受難。 雖然在諸葛丞相病逝后,阿斗在宦官黃皓的攛掇下沉迷于享樂,但史料記載,除了黃皓干預朝政之外,也沒有其他很離譜的事跡。 但有一件事在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成為千古緋聞,這事得說道說道。 千古緋聞——后主劉禪與胡氏有染《三國志·蜀書·劉琰傳》記載:
劉琰(?-234年),字威碩,豫州魯國(治今山東省曲阜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劉琰是前朝重臣,劉備在豫州時,劉琰就開始追隨,劉備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 后主劉禪繼位,劉琰受封都鄉侯,升任后將軍兼任衛尉、中軍師,再升任車騎將軍。 建興十二年(234年)正月,劉琰的妻子胡氏依例進宮去,向吳太后祝賀新春,太后特定留下胡氏盤桓,過了一個月胡氏才得以出宮回家。 由于胡氏長得很美麗,劉琰懷疑她和后主劉禪私通,就叫行刑的吏卒責打胡氏,竟至用鞋子抽打胡氏的臉部,然后一紙休書將胡氏趕出家門。 胡氏心中憋屈,就向執法部門控告劉琰,劉琰因此獲罪,被捕入獄。執法部門最終認定:吏卒不是責打別人妻子的人,臉也不是承受鞋子的地方。 因此,劉琰在鬧市被執行死刑。 為了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生,自此大臣妻子、母親入朝慶賀的習慣就被取消了。 身為都鄉侯,車騎將軍的劉琰,可謂是劉備之后,蜀漢朝廷的重臣。下令責打妻子、休妻是不對的,但也不至于死罪,至多罰點款了事。 但這事牽涉到了后主劉禪,事情就不一樣了。帝王真給你一頂綠帽子,你也得戴著,何況僅僅是自己猜忌,這事就嚴重了。 不過呢,這事在豹眼看來,似乎有些貓膩,絕非史料記載那么簡單。 ![]() 劉琰之死,是政治斗爭的犧牲品陳壽將劉琰與彭羕、廖立、李嚴、魏延、楊儀并為一傳,而且這些都是劉備、諸葛亮主政時期的重臣,其結局都是不得善終。
劉琰有名士之風流,擅長談論,深得劉備厚待。劉備之后,劉琰官居高位卻不參與政事,只隨諸葛亮談諷議,但為人偏執好斗。 諸葛亮主政后期,前朝的重臣都處理得差不多了,聯系到李嚴、魏延、楊儀之死,劉琰的事也恐怕多是因為后主劉禪要清洗舊臣之故。 要不大臣之妻依例進宮為吳太后賀春,單單就把劉琰之妻胡氏給留了下來呢? 從時間上推算,此事發生在建興十二年正月,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是在二月。也就是這事發生在諸葛亮還活著的時候,難不成劉琰之死與魏延、楊儀之死一樣,是諸葛亮的授意嗎? 在這里,豹眼就不去進一步分析了,友友們自己去判斷吧。 豹眼只想說一說吳太后在這個故事中扮演的角色。 ![]() 吳太后特留胡氏有貓膩豹眼認為,這事的過程恐怕是這樣的: 小娘子胡氏正陪著吳太后打麻將,此時阿斗也前來給太后請安。 看到小娘子有幾分姿色,劉禪很是喜歡,就說:斗對老父的重臣很是敬重,就請小娘子隨我去我那里吃個火鍋,聊表盛意。 小娘子不好直接答應,就說天色不早了,奴家還要回去。 吳太后想哦,阿斗這孩子雖說孝順,但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保不齊啥時候犯傻,對自己不利,還是多籠絡籠絡為好。 看到阿斗對小娘子有意,吳太后就有心撮合。 于是,吳太后就說:既然皇上有此美意,那就去吧。 胡氏見太后如此說,只得答應,說:“等吃了火鍋,再回來跟太后請安道別。” 太后很體諒地說:“來回跑很辛苦,就不必再來道別了。” 或許是阿斗家的火鍋不錯,胡氏流連忘返,也或許是阿斗貪戀胡氏美色,不放胡氏回去,這就說不清了。 總之,吳太后沒有理由特留胡氏在宮里一個月不回的道理。如果阿斗不去摻和這事,說啥胡氏也不會在宮里呆這么久不回家。 劉琰猜忌這事沒問題,誰家的老婆在別人家住一個月不回家呢?能不生疑嗎? 但從史料記載,劉禪并不是特別好色,為此不擇手段,因而豹眼認為這是一個陰謀,目的就是引起劉琰的猜忌,就他那個德性,一定會做出一些過激的反應。 果不其然,劉琰就入了套,被殺死了。 注:圖片及部分資料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