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鋰電板塊中,鋰礦股是少有的還能走量價齊升的大賽道。 氫氧化鋰、碳酸鋰,持續漲價,經歷了周期股的質疑后,現在掐指一算,跟銅礦的紫金礦業估值差不多。太慘了。但是3季度時大批量的鋰礦股業績不及預期,導致被錘的很厲害,好處是也留下了黃金坑。業績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為:1、量上 采礦的產能投放時間較長,普通的鋰輝石礦、鋰云母礦的開采還算好,鹽湖出產的鋰礦采礦產能,一般要在投產后的1-2年才能達產。所以,量上就不及預期。2、價格方面,因為受制于長協訂單,有些企業3季度還存在9萬元一噸的碳酸鋰價格,跟蒸蒸日上的現貨價格差的老遠,所以價格上也不及預期。 首先說明下,是鋰礦股,不是鋰鹽股,從原礦采礦、選礦、再到碳酸鋰或者氫氧化鋰生產線,采選礦產出鋰精礦的產能才是最重要的,前段時間澳洲一直拍賣刷新高的也是鋰精礦。這年頭,有礦才是真正的上游,才有核心議價能力,有幾條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生產線那也就有辛苦打工的,不是坐地起價的。所以下面所說的碳酸鋰產能數據,指的是礦的采選都是自供的。 在鋰礦股中,有那么幾個大類: 1、國內鹽湖提鋰股票: 鹽湖股份和科達制造兩個各有藍科鋰業51.42%和48.58%的股份,藍科鋰業有3萬噸碳酸鋰產能 藏格礦業:察爾汗鹽湖東礦區采礦權,目前產能1萬噸碳酸鋰每年。另外有麻米錯鹽湖51%權益,規劃5萬噸碳酸鋰產能。 西藏礦業:目前只有7000噸碳酸鋰精礦產能(能折算4000噸碳酸鋰,不同公司鋰精礦鋰含量差異挺大),明年目標5000噸碳酸鋰產能。 以上這些都是已經有碳酸鋰產能的,不管量多量少,能出產能這就對這些公司意義重大:因為國內鹽湖的鎂鋰比很高,鎂和鋰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又相近,所以分離起來較為困難。藍科鋰業和藏格礦業所有的察爾汗鹽湖,鎂鋰比500,南美鹽湖多的就二三十,少的就個位數。 同時國內鹽湖提鋰還有沒產能的西藏城投:擁有結則茶卡和龍木措鹽湖采礦權,已經完成合計10萬噸的中試,還沒出中試報告。其實西藏城投中試報告估計不會出壞消息,2012年西藏城投就進行過鹽湖提鋰的中試(技術方案和現在不同),后面公告情況很好,但是后續一直落不下來。落不下來都能說情況不差的,那這次怎么可能說自己情況糟糕呢。 核心是后續10萬噸的產能具體規劃。如果,10萬噸具體規劃出來了,那么西藏城投的彈性很大。 2、國內鋰礦股票 主要是川西的一些公司: 川能動力和雅化集團各擁有李家溝57.75%和37.25%權益(剩下那點川能說要給路橋),李家溝樂觀點也要明年年底投產18萬噸鋰精礦產能,大概折合3.6萬噸碳酸鋰產能。 盛新鋰能,業隆溝其實只有8萬噸鋰精礦產能(折1.6LCE),大頭要看津巴布韋明年底5萬噸當量的碳酸鋰產能(權益只有51%) 融捷股份,甲基卡,品位高,儲量也有100萬噸,采礦證上產能105萬噸,但是現在選礦產能才45萬噸,規劃的250萬噸批復進度不及預期,估計真正新增產能投放也要2023了。 另外就是江西的鋰云母相關公司: 永興材料采礦產能規劃投產后350萬噸,已有選礦產能170萬噸在建180萬噸,總計350萬噸可供3萬噸碳酸鋰生產(品位較低)。與之配套的碳酸鋰產線3萬噸,也陸續投產,最終在2022年上半年達到3萬噸碳酸鋰產線產能。屬于接下來就有不少增量的。 江特電機:相比于永興材料只有兩個礦,江特有7個礦。并且茜坑鋰礦正在探轉采過程中,茜坑鋰礦一個礦就有126萬噸碳酸鋰,比國內任何一個在產的鋰礦(不包含鹽湖)儲量都大。茜坑鋰礦探轉采下來后,江特電機就比鋰礦小票(1000億以下)高了一頭,能夠直接提高估值,但不能立馬出產量和利潤。同時江特電機有130萬采礦產能,但是最新的投資者交流中居然說150萬噸才能產出折1萬噸碳酸鋰(雖然品位0.55%高于永興材料0.38%,但是永興120萬噸就能產出1萬噸碳酸鋰。后來核實確實永興用了獨家隧道窯法,技高一籌)前段時間被證監會立案,估計漲起來大家就忘了這個事情,到現在也沒說,到底咋了。 另外就是鋰電大票兩個: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這個兩個的資源情況一篇文章也說不完。總體來說,天齊鋰業基本重頭都在礦產端,而贛鋒鋰業從礦到鋰生產線甚至電池都有,在鋰礦資源緊缺的背景下,天齊鋰業的毛利更高,而且財務問題解決后以后要支付的利息也變少了。從股票走勢中也可以看出,天齊更強。 (漏說了一個西藏珠峰,叫西藏,礦卻在南美洲,明年底建成5萬噸碳酸鋰產能,折合權益大概2.7萬噸。目前估值比較便宜,就怕這5萬噸產能爬坡太慢,2023年下半年才出現像樣利潤) 補一個中礦資源,原來的礦都是包銷的,說的難聽點,就是個加工廠。現在收了一個津巴布韋的鋰礦,不一樣了。現有儲量大概86萬噸LCE和國內一眾小票比,一點都不落后,并且是在產的鋰礦,在產量大概供1萬噸碳酸鋰多一點,另外在規劃新的產能。目前碳酸鋰+氫氧化鋰加工產線產能是2.5萬噸。 鹽湖提鋰一定相關公司做出產能或產能規劃了,就是一個定量的邏輯了,和別的鋰礦股一樣。同時,鹽湖提鋰相對于鋰云母和鋰輝石提鋰電,從投產到達產時間長很多。太樂觀容易業績不及預期。 鹽湖提鋰如果還沒出產能或者產能規劃,那就是一個定性的邏輯。你到底能不能提的出鋰?一旦跨過這一道坎,有望估值提升。比如還在中試的西藏城投。 看好天齊鋰業,欠了一屁股債,2022年狠狠賺,就能還掉大半。還有sqm和泰利森還有新產能在2022釋放。 看好中礦資源,原來給的是加工廠的估值,現在自己有礦了,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之前我都不看中礦資源。 現在鋰跟兩個月前不一樣,大跌過后,大家要的是硬核,而不是故事了,西藏城投之類的還沒有產能的股票適合在情緒很熱的時候。不適合現在。 另外,鋰一直有國內自控的這個考慮下,這個方向里藏格礦業比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