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胖是萬病之源!包括冠心病、腦中風!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 肥胖不僅影響形體的美觀,還給生活帶來不便。 肥胖又是萬病之源,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影響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增加癌癥發生的風險…… 此外還有關節軟組織損傷、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礙、心臟病、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膽結石、水腫、痛風等。 過度肥胖的人群,一般都伴隨血糖、血脂、血壓以及血尿酸的升高,稱為代謝綜合征。有了代謝綜合征,意味患者體內的激素水平、內分泌調節功能都處于紊亂的狀態。 這些代謝異常,無論是單獨存在還是聯合出現,都會引起大腦、心臟、腎臟等靶器官的損害,增加中風、冠心病、腎功能不全等疾病的發生風險,甚至會危及生命。 很多人意識到肥胖帶來的危害,于是就日復一日地減肥,運動、節食……但很多人收效甚微,試著用各種減肥的辦法,但屢試屢敗,很多人因此被迫接受現實,自暴自棄,徹底放縱自己。 你減肥的方法是否科學?跳著本草綱目,熬著夜,一邊斷食,一邊暴飲暴食…… “管住嘴、邁開腿”簡簡單單的6個字,如何科學掌握減肥方法是關鍵,今天小藍帶你走出減肥誤區,重獲信心! 二、到底胖不胖?下面兩組數字說了算:很多人不明白自己到底胖不胖,只能主觀地與身邊人做對比,或者僅僅是從體重上來粗略判斷。其實這些方法不是很科學,很多人看起來瘦,其實體內脂肪是超標的,俗稱“瘦胖子”。還有的人體重雖然偏重,但其實是長期的力量訓練導致肌肉偏多所致。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胖?要從體質指數和腰圍來判斷。 1、體質指數BMI 2、腰圍 預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 三、「管住嘴」,要這樣吃!1、不吃油炸食物,油炸食品脂肪含量超高。 2、不喝含糖飲料,這些飲料中的糖分含有大量的熱量,還特別容易被人體吸收。 3、不過分控制主食攝入量,當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時,身體新陳代謝就會降低。成年人每天攝入的谷類食物應該在200~300克,粗細搭配。 4、不選擇單一的食材,只攝入單一營養,身體會缺乏其他營養,影響機體代謝,減肥速度會下降。 5、不要斷食成癮,輕斷食可以加快減肥速度,但也會導致暴飲暴食。 6、要減少鹽的攝入,高鹽飲食可能導致身體儲存過量的水分。 7、要吃飯前喝水,飯前喝一杯水,可以減少食物的攝入量。 8、要吃清淡的晚餐,晚餐要選擇營養豐富且熱量較低的食物,不要吃得太晚。 9、要少吃加工食品,建議多吃不含淀粉的蔬菜、未加工的全谷物、瘦肉蛋白和健康脂肪。 10、要少吃高糖高熱量食品,如糕點、甜品等。 四、「邁開腿」,要這樣練!1、不要選擇單一運動項目,減肥期間的運動項目要定期調整,否則后期減肥效果就會變差。 2、不要忽視力量訓練,力量訓練能刺激肌肉生長,保持旺盛的代謝水平,提高燃脂塑形速度。 3、不要相信快速減肥,快速減肥通常是減水,減肥速度以每月2一4kg為宜。 4、不要久坐,每伏案1小時站起來活動一下,可做做伸展運動或健身操。 5、要采用科學的運動模式,建議結合有氧運動、抗阻訓練和柔韌性練習。 6、要保持足夠的運動時長,暴汗不一定等于燃脂,運動30分鐘以上才會消耗脂肪。 7、要利用上下班時間多走多動,減少開車、坐車、坐電梯,增加走路、騎自行車、爬樓梯的機會。 8、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激素水平改變,刺激食欲。 五、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成人運動量1、成人有氧運動時間: 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每周至少150分鐘 或者高強度有氧活動:每周至少75分鐘 2、成人力量運動時間: 力量訓練,每周至少2天進行中等或更高強度的肌肉強化運動,涉及所有主要肌群。 3、成人升級版運動建議 有一定運動基礎后,可以把運動強度提上去。建議每周至少進行 300分鐘以上中等有氧活動,或150分鐘以上劇烈強度有氧活動 (或一星期內的等量組合)。 生活如此美好,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切的基礎,讓我們行動起來,跟肥胖說“拜拜”吧~ 注: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人群,運動前應咨詢醫生的建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