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嫩江市居民王明上山去給樹澆水,回家后發現,草爬子在腿上叮著,拽下去就扔了,沒當回事。
王明說,他以前也見過蜱蟲,但是沒被叮咬過。他覺得,這么一個小蟲子叮咬一下沒啥大事,沒成想第二天腿部就紅腫起來。
王明的大腿發腫、發青,腦袋迷糊,王明趕緊從嫩江來到哈爾濱進行診治。黑龍江森工總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偉說,叮咬的部位局部有紅腫,而且是環形的紅斑,當時來的時候,考慮是萊姆病,蜱蟲引起的萊姆病,這個病的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很好,如果耽誤的話,分一二三期,進入二期后期治療就很困難。
醫生第一時間對王明的傷口進行了處理,果然蜱蟲的口器還殘留在王明的腿中。經過治療,王明已經痊愈。
2021年,克山縣51歲的周秀云在地里干農活,沒想到身體多處遭到草爬子的叮咬。不久之后,她就出現了乏力、高燒的癥狀。周秀云說:“也不疼,也不癢,等發現的時候已經叮進去了,就拽不出來了,拽出來,嘴就落里頭了,黑的,個頭比豆粒小點兒。”
仔細一檢查,周秀云的脖子、胸部等五個部位都被草爬子咬傷。周秀云在當地醫院治療了一周,不但癥狀沒能減輕,反倒加重,還起了滿身的斑點。幾經輾轉,周秀云來到了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偉表示,我們初步診斷,是蜱蟲叮咬引起的斑點熱,來治療挺及時,現在基本上患者恢復了。
王偉主任介紹,蜱蟲在吸血的過程中,邊排毒,邊吸血,它體內一般有八十多種病毒,引起一些傳染病,像常見的森林腦炎,如果蟲子體內病毒含量大,你體質差,叮咬的時間長,吸血、排毒的時間長一些的話,你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離著醫院近的話,建議先到醫院處理,一、兩個小時的車程都沒問題的。
目前較為科學的方法是用酒精涂在蜱蟲身上,讓蜱蟲的頭部松動或死亡。切勿用手指壓扁蜱蟲,可使用細鑷子盡可能地靠近皮膚表面抓住蜱蟲,平穩、均勻地向上拉,不要旋轉或攪動蜱蟲。去除蜱蟲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徹底清潔叮咬區域和手。
蜱蟲叮咬可引起的疾病很多,包括蜱癱瘓癥、蜱咬熱、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萊姆病、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等,嚴重的可以引起死亡。蜱蟲更為人所知的是其體內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輕則表現為發熱乏力,重則休克,多器官衰竭等,致死率為15%。每年5-7月,是蜱蟲繁殖的活躍期,這個時候最容易被蜱蟲咬傷。但只要我們戶外活動做好以下幾點,遠離蜱蟲并不難。
盡量少帶孩子去草叢茂盛、落葉堆積的灌木叢處玩,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穿長袖長褲外出,并且扎緊褲腿,佩戴帽子和其他護具,減少裸露部位;注意家養寵物的衛生狀況,注意皮膚表面是否有蜱蟲,寵物也應少帶去草地玩耍;從戶外歸來后,要檢查孩子身體,許多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蜱蟲叮咬上,回家后一定要仔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