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 其他百科詞條 明朝時期科學家、政治家 代表作《農政全書》 徐光啟(1562年-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謚文定,上海人,萬歷進士,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祿。較早師從利瑪竇學習西方的天文、歷法、數學、測量和水利等科學技術,畢生致力于科學技術的研究,勤奮著述,是介紹和吸收歐洲科學技術的積極推動者,為17世紀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關系 ![]() 倪桂珍 外孫女 相關合集 ![]() 明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家 共13個詞條1318閱讀 ![]() 徐光啟 明朝時期科學家、政治家 ![]() 程宗猷 明朝時期的武術行家 ![]() 于謙 明朝兵部尚書 查看更多 ![]() 中國明朝時期追贈太保的官員 共30個詞條789閱讀 ![]() 胡濙 明朝重臣、文學家、醫學家 ![]() 余子俊 原浙江左布政使 ![]() 徐光啟 明朝時期科學家、政治家 查看更多 ![]() 明朝時期著名的翻譯家 共3個詞條21閱讀 傅安 明朝時期官員 ![]() 達海 后金時期的官員 ![]() 徐光啟 明朝時期科學家、政治家 查看更多 ![]() 明朝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共12個詞條905閱讀 ![]() 徐光啟 明朝時期科學家、政治家 ![]() 管志道 管志道(1536年-1608年),字登之,號東溟。明太倉人。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官南京兵部主事,因上疏被勘,調改刑部、廣東按察僉事,名益重,從者甚眾,著書數十部。著有《問辨牘》,《續問辨牘》各4卷,《師門求正牘》2卷,《惕若齋集》4卷。 ![]() 王守仁 明代思想家、軍事家 查看更多 ![]() 《中華勤學故事》中的歷史人物 共52個詞條2.3w閱讀 ![]() 司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 沈括 北宋政治家 ![]() 厲歸真 唐末時期道士 查看更多 一、主要成就 1.歷法方面 ![]() 2118次播放01:23 徐光啟讓中國人認識到地球是圓的 ![]() 336次播放01:56 《52百科》第一期:著名數學家徐光啟的故事 徐光啟在天文歷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禎歷書》的編譯和為改革歷法所寫的各種疏奏之中。在歷書中,他引進了圓形地球的概念,介紹了經度和緯度的概念。他根據第谷星表和中國傳統星表,提供了第一個全天性星圖,成為清代星表的基礎。在計算方法上,引進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學的準確公式,并首先作了視差、蒙氣差和時差的訂正。 除《崇禎歷書》全書的總編工作外,徐光啟還參加了《測天約說》《大測》《日纏歷指》《測量全義》《日纏表》等書的具體編譯工作。 2.數學方面 徐光啟在數學方面的最大貢獻當推和利瑪竇共同翻譯了《幾何原本》(前6卷)。徐光啟提出了實用的“度數之學”的思想,同時還撰寫了《勾股義》和《測量異同》兩書。徐光啟首先把“幾何”一詞作為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幾何原本》的翻譯,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原有的數學學習和研究的習慣,改變了中國數學發展的方向,是中國數學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直到20世紀初,中國廢科舉、興學校,以《幾何原本》為主要內容的初等幾何學方才成為中等學校必修科目。 徐光啟在修改歷法的疏奏中,詳細論述了數學在天文歷法、水利工程、音律、兵器兵法及軍事工程、會計理財、各種建筑工程、機械制造、輿地測量、醫藥、制造鐘漏等計時器十個方面應用。還建議開展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 3.農學方面 徐光啟精曉農學,著作甚多,計有《農政全書》《甘薯疏》《農遺雜疏》《農書草稿》《泰西水法》等。 《農政全書》初稿完成后,徐光啟忙于負責修訂歷書,無暇顧及,去世后由他的門人陳子龍等人負責修訂,于1639年刻板付印。全書由于分為12目,共60卷,50余萬字。12目中包括:農本3卷,田制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漢族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穿其中。 4.軍事方面 “求精”和“責實”是徐光啟軍事思想的核心,他提出“極求真材以備用”,“極造實用器械以備中外守戰”,“極行選練精兵以保全勝”,“極造都城萬年臺(炮臺)以為永永無虞之計”,“極遣使臣監護朝鮮以聯外勢”。 徐光啟特別注重火炮的制造,曾多方建議,不斷上疏,希望能引進火炮制造技術。徐光啟還對火器在實踐中的運用,對火器與城市防御,火器與攻城,火器與步、騎兵種的配合等各個方面部有所探求。 徐光啟撰寫的《選練百字訣》《選練條格》《練藝條格》《束伍條格》《形名條格》《火攻要略》《制火藥法》等各種條令和法典是我國近代較早的一批條令和法典。 徐光啟墓 ![]() 273次播放04:18 若這個人被重用,明朝肯定不會這么快亡國,至今被世人膜拜 上海徐家匯是徐光啟的故鄉,徐家匯本名法華匯,后來為了紀念徐光啟改名為徐家匯。徐光啟墓就位于徐家匯南丹路的光啟公園內。墓地共有10個墓穴,葬徐光啟及其夫人吳氏,左右是四個孫子夫婦。墓前立有石碑、石人、石馬、華表、石牌坊等物。石牌坊上正中額題“文武元勛”,右題“熙朝元輔”,左題“王佐儒宗”,正中額下題:“明故大夫太子太保贈少保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文定公墓闕”。石牌坊鐫有對聯,上聯“治歷明農百世師經天緯地”,下聯“出將入相一個臣奮武揆文”。 公園內還有徐光啟紀念館。紀念館分為四大陳列:徐光啟平生、《農政全書》與《幾何原本》、《崇禎歷書》與《徐氏庖言》以及徐光啟與上海。 ![]() 徐光啟墓 參考資料 [1] 徐光啟[引用日期2020-01-09] [2] 中國通史-第09卷-中古時代-明時期(下冊)[引用日期2020-01-09] [3] 徐光啟:一個終被承認的天主教徒[引用日期2020-01-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