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的孩子不能打 3歲以前是孩子心理成長最重要的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心智發育是不成熟的,他們根本不明白規則意識,所以會犯一些無意識的錯誤。 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于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啟蒙階段,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讓他們去發現更有趣的事情。 如果對這個階段的孩子進行打罵,是起不到警示作用的,只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怯懦,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看懂大人的臉色了,當孩子犯錯時可以用生氣的表情來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孩子看到了就會明白的。 6歲以后的孩子,已具有獨立自主的意識了,自尊心也越來越強,他們渴望自己能得到父母和家人的尊重和認可。 這個階段孩子也正處在人格發育的重要階段,對于父母的打罵,他們都完全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 如果隨意打罵這一時期的孩子,會很容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很有可能發展出懦弱自卑、自我認知低下的性格。 家長在面對這個年齡段犯錯的孩子時,應該給他們足夠的耐心,讓他們說出自己犯錯的原因。 學著用穩定的情緒和簡潔的語言,認真并嚴肅地指出他的錯誤,切忌千萬不要喋喋不休地嘮叨,一直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手。 ,我們習慣了和孩子嘮叨一堆,卻往往說不到點子上。這樣不僅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相反還會產生超限效應,讓孩子有逆反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已經有了大人的樣子,但是心理上并不成熟,他們看起來應該懂事了,但其實遠遠沒有…… 他們想獨立;他們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們不喜受人壓制;他們想改變自己,于是開始頂撞父母和父母對著干,用不屈服宣誓著自己的權利。 青春期里,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體內存在過剩的荷爾蒙,而荷爾蒙使大腦中掌管情緒的地方(杏仁核)特別活躍,因此青少年情緒起伏都比較大。 其實他們并不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干,而是身體里的荷爾蒙在作祟。 家長需多多體諒這個階段的孩子,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多給孩子們一些耐心與包容。 我們一定要記住一點,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責備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孩子,更不是孩子的人格或人品。 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只是對他的行為不滿,對他是一直尊重并愛著的。 教育專家陳鶴琴說: “任何粗暴武斷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時宜的,只有用溫和的方式,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nbs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