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梁思成出生于日本東京,當時正是梁啟超逃往日本避難的第三年。這個孩子出生于梁啟超的落難時期,卻依然被培養成了一個極為出色的大人物。在當時的建筑界中,梁思成占有極高的地位。在清華大學畢業之后,他又去往美國求學,為其日后工作做足了充分準備。他的父親梁啟超已是一位留名歷史的人物,而他也為家族增添了光彩。在盛名之下,一家人皆為人中翹楚。除了事業上的輝煌之外,梁啟超與林徽因的愛情故事更是令人動容。所謂才子配佳人,大抵就是用來形容這樣的夫妻了。林徽因是民國時期出了名的才女,在當時受到了很多男子的熱烈追求。徐志摩和金岳霖都曾為其著迷,前者為其離婚,而后者更是因她而終生未娶。在多段情感糾葛之后,林徽因最終還是選擇與梁思成走到了一起。在婚后,林徽因生下一兒一女,日后也都成了了不得的人物。祖輩的履歷如此輝煌,而梁思成的后代如今現狀又是如何呢?
所謂“虎父無犬子”,在梁思成與林徽因強大的基因下,其子女后代也都成了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其子梁從誡也是一位典型的讀書人,畢業后便在云南大學擔任歷史學教授。求學與工作一切順利,但在婚姻方面,梁從誡卻經歷了不少波折。他一生都經歷了兩段婚姻,前后兩任妻子為其生下了一兒一女。這一兒一女都是梁思成的孫輩,但最終孫子孫女卻被不姓梁,也讓世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梁從誡是梁思成唯一的兒子,按古人所謂的“家族傳承”理念來說,孫輩不姓梁也就是斷了梁家的血脈。梁從誡并非不懂這樣的道理,又為何這樣做呢?
實際上,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無奈。梁從誡第一任妻子周如枚是北大校長的女兒,在婚后為梁從誡生下了兒子梁鑒。在婚姻正常期間,兩人的孩子確實是跟隨父姓。但最終兩人婚姻破裂,周如枚便將自家兒子的姓氏改為了“周”,似乎是與梁家劃清了界限。第一個孫子改姓是基于不幸的婚姻,而第二個孫子仍然選擇改姓,其背后的故事就有著不少猜疑了。在離婚幾年之后,梁從誡與方晶結婚,隨后兩人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但令人震驚的是,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梁從誡的女兒依然不姓梁,后來選擇跟隨母親姓“方”,由“梁帆”變為了“方帆”。并不是因為雙方婚姻問題而有關于孩子姓氏的糾紛,梁從誡又為何如此呢?關于改姓這一異常舉動,有人則理解為“避風頭”。梁氏一族自梁啟超開始,都是一些極為出色的大人物,出生梁家勢必備受關注。而為使子女日后的生活平靜不受影響,梁從誡才做了改姓的決定。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電腦事實上也是站不住腳的。畢竟中國人十分看中家族傳承,況且梁家又并非名聲不好,又怎么可能如此“避風頭”呢?比起這一個十分有漏洞的說法,人們還是更愿意相信背后的深層原因:梁從誡對于父親梁思成有了怨氣,才故意讓女兒改姓。
梁從誡對于父親的怨氣,大抵還是為母親林徽因抱不平。父母輩的愛情本是一樁美談,在林徽因去世之后,梁從誡一度不能接受繼母。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曾是林徽因的學生,學生成為了老師丈夫的續弦,又讓梁從誡如何接受呢?在梁思成與林洙結婚之后,父子之間的關系就已生了嫌隙。改姓求平靜只是一個幌子,梁從誡的本意,還是想要與父親所在梁家劃清一定的界限了。他與前妻生的兒子梁鑒,也就是后來的周志兵,在離開梁家之后依然受到了很好的培養,后來成了中國文物學會常務理事和青銅鏡收藏家。而留在梁從誡身邊的女兒方帆同樣是了不起的人物,一心“求低調平靜”的她,后來也遠赴國外攻讀博士。兩個孫子孫女改姓,對于梁家而言是不小的遺憾。而林徽因在去世之后,就已經體會過不小的遺憾了。病重時強撐著為等外孫出生,但因為疾病風險原因,直到她去世之時,依然沒有看到外孫一眼,連照片都沒來得及打印好。
林徽因唯一的女兒名喚“梁再冰”,作為一代才女的女兒,她從小就顯露出極為出色的文學才能。在學成之后,她在新華社擔任高級編輯,也算繼承了母親的事業。與兄弟梁從誡相比起來,梁再冰的婚姻還是順利得多。她嫁給了自己的同事于杭,并生下了一兒兩女。可惜林徽因并沒有機會與三位外孫相見,在梁再冰生下長子于曉東不久之后,林徽因就因病重而去世了。在梁再冰懷第一胎期間,林徽因的病情已極為嚴重,為等孫兒出生才硬撐著沒有離開。可惜新生兒與病重老人并沒有接觸的機會,當時因擔心感染,醫護人員并不允許林徽因與外孫相見。等到家人趕去打印孩子照片時,等待許久的外祖母也不幸離世了。這對林徽因而言是一個極大的遺憾,也是梁再冰心中化不去的虧欠與傷痛。林徽因未曾謀面的三位親外孫極為出色,于曉東成為了國家干部,外孫女于江與于葵,一個成了自由撰稿人,另一個則去往國外求學深造,有希望延續她“才女”的美名。
在這個家族中,輝煌似乎已然成了見怪不怪的事情,而其中無法忽視的遺憾也不少。好在后來周志兵的女兒再將“梁”姓改了回來,并且主動對外宣稱為梁思成的后人。即便來得有些晚,也算是小小地填補了昔日改姓時家族之間不小的嫌隙。知名建筑師與才女的結合,讓整個家族的文化底蘊都升華了不少。后人無一不是佼佼者,這一點也讓人極為羨慕了。文/史海觀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