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談一談清代名醫王清任的一碗湯,這碗湯可以說是從我行醫以來,臨床用到最多的一張方子。 ![]() 方組:桃仁9克、紅花9克、川芎6克、當歸9克、五靈脂6克、沒藥6克、香附3克、川牛膝9克、地龍6克、秦艽3克、羌活3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瘀,祛風除濕,通痹止痛。 適用于:瘀血挾風濕,經絡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經久不愈者。 王清任前輩之前這樣說,全身疼痛統稱痹證,如果知道自己受了風寒卻還沒調理,那可能就會在體內凝結成冰了,光靠驅散風寒已經不夠了,更需要的是化瘀血,并且外加一點祛風除濕之藥。 ![]() 故而我們來看這張方子:首先前幾味藥桃仁當歸、川芎活血祛瘀然后補血活血,尤其是川穹這味中藥,一邊把血脈中的瘀滯疏通,一邊還能行氣。紅花、沒藥、五靈脂、香附理氣化瘀止痛。五靈脂可以說化瘀的本事相當厲害,它是走濁道的,可以使瘀血排泄而去。如果體內有淤血,用上它事半功倍。羌活祛風除濕止痛;秦艽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地龍通經絡而利關節;懷牛膝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當歸補血;甘草調和諸藥。整體的方組可以說就是分為三個基調。先把體內淤血化開然后補血,再次是打通筋脈,氣血流暢,最后引藥下行,補肝腎,強筋骨。 此方臨床常用來調理經絡痹阻之癥,之前就有一位患者,因為長期受寒,導致肩膀周圍疼痛難忍,手不過頭,于是后來求助中醫,辯證內因為經絡阻痹,當時就給開了這張方子,后續吃了不到一周時間情況就消失,后續未再復發。 此方可以說分享過多次,今天也是再次分享,如果你也有類似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看到幫你解答! |
|
來自: 新用戶4968691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