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谷原創 2022-07-21 15:19 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臨床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淋巴瘤惡性轉化背后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過有望為開發新型療法提供一種潛在的新型靶點。 X連鎖基因DDX3X能編碼一種RNA解旋酶,然而其會在多種人類B細胞淋巴瘤中頻繁發生突變。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ancer Research上題為“The X-linked helicase DDX3X is required for lymphoid differentiation and MYC-driven lymphomagenesi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臨床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淋巴瘤惡性轉化背后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過有望為開發新型療法提供一種潛在的新型靶點。 文章中,研究者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酶類,即名為DDX3的RNA解旋酶,其對于淋巴瘤的發生和進展非常重要。淋巴瘤通常發生于兒童或年輕人中,其主要特點表現為免疫系統淋巴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和擴張,從而就會引發大塊組織,經常會使得患者毀容。這類癌癥通常能利用手術切除腫塊來移除治療,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化療來治療常常會產生較高的緩解率,這在兒童中會超過80%。 然而,這類治療的問題在于其具有較高的毒性作用,由于化療會利用高劑量的強力毒性藥物,因此其就會潛在殺死機體所有細胞,不管是癌變細胞還是正常細胞。而且這種治療還會伴隨著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在機體后期出現繼發性腫瘤等問題。這對于淋巴瘤患兒的影響或許是顯著的,因為疾病仍然會在患者機體中進展,淋巴瘤最早可以在治療6個月后發生復發,而所謂的“復發性淋巴瘤”往往預后較差,僅僅是因為用于抵御疾病的強大的化療藥物或許根本不會再發揮作用了。 圖片來源:https:///cancerres/article-abstract/doi/10.1158/0008-5472.CAN-21-2454/706921/The-X-linked-helicase-DDX3X-is-required-for?redirectedFrom=fulltext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就通過研究解決了這一問題并識別出了一種潛在的新型解決策略,研究結果表明,當DDX3基因被遺傳工程化剔除后,能自發患上淋巴瘤的小鼠品系或許就不在患病,或者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會患上該病;因為,DDX3 RNA解旋酶是一種特殊的酶類,其三維結構存在多種褶皺和“口袋”結構,因此其或許就會成為小分子的作用靶點,而這些小分子則能與“口袋”結構結合并抑制其活性。 考慮到這一點,未來研究人員將會檢測新型抑制劑和常規化療藥物的組合性療法在治療淋巴瘤中的效果,他們旨在減少藥物的使用劑量、毒性以及嚴重的療法副作用,這樣或許就能有益于患兒和成年人患者。綜上,本文研究結果揭示了DDX3X在紅細胞和淋巴細胞以及MYC驅動的淋巴瘤生成過程中的性別特異性角色和作用。(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Marion Lacroix,Hugues Beauchemin,Jennifer Fraszczak,et al. The X-linked helicase DDX3X is required for lymphoid differentiation and MYC-driven lymphomagenesis, Cancer Research (2022). DOI: 10.1158/0008-5472.CAN-21-24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