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藏象學》、《中醫內科學》、《中醫病因病機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一張可以替我們“擋病”的方子。 再請出它之前,我們先看下面這個案例。我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會深受啟發。 說的是,有這么一個女子,當時是48歲。 怎么回事呢?主要是月經紊亂已經達到半年之久,平時則感覺到心慌氣短,雙腿乏力,而且胸悶,脅肋發脹,總想嘆氣以求快解。白天的時候,說不出的多慮心煩,仿佛到處都是讓她鬧心的事兒,看什么都煩。到了晚上,就多夢,睡不好覺。動不動,還會耳鳴幾聲。 這狀態,已經讓她默默忍受了很久。到后來,由于實在睡不好覺,耳鳴越來越頻繁,她就投中醫治療了。 找的誰呢?是方和謙前輩。他是我國首屆國醫大師稱號獲得者,文老師特別推崇的一位中醫前輩。 刻診,見患者舌苔白,脈弦細,舌質淡。 了解到患者的情況后,方師提筆書方一首。但見—— 當歸12克,白芍12克,白術9克,柴胡9克,茯苓9克,生姜3片,薄荷3克(后下),炙甘草6克,黨參9克,紫蘇梗9克,香附9克,大棗4枚,熟地黃10克,黃精10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每日一劑,一共開6劑。 結果如何?患者回去服用以后,自覺心慌氣短現象減輕,胸部脹滿之感基本消失。這時候,原方不變,再投6劑,患者最終諸證悉平,完全恢復正常。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它最初刊載于2008年的《上海中醫藥》雜志。 現在,我給你說說這背后的道理。 其實,這個患者的問題,在于更年期時,出現了肝郁脾虛血少的問題。 什么是更年期?說句到家話,就是女人留了一輩子經血,現在氣血不足,沒辦法繼續流了,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生理內環境的變化。其中,肝血不足了,肝氣就難以實現暢達。肝氣不暢,則影響到脾胃的功能。脾胃衰弱,氣血無從生化,故而加劇氣血的虛弱。 上面這個女患者的問題,完全是這一過程的典型體現。 你看,此人脈弦細,舌淡苔白。脈弦,主肝郁。脈細,主脾虛,氣血不足。舌淡苔白,主氣血虛少。 再看全身狀態,患者胸悶脅肋脹,容易嘆息,這充分說明肝郁氣滯的問題。氣血虛少,頭面不得濡養,所以頭暈、心慌、氣短、耳鳴。心神失養、肝魂不安,所以患者夜寐多夢。 你看,這就是基本的病情分析。總體看,關鍵就在于更年期肝脾失和,對不? 怎么改善呢?來看方和謙前輩用的方子—— 當歸12克,白芍12克,白術9克,柴胡9克,茯苓9克,生姜3片,薄荷3克(后下),炙甘草6克,黨參9克,紫蘇梗9克,香附9克,大棗4枚,熟地黃10克,黃精10克。 這里面,請你注意,把熟地和黃精去掉,就是文老師近些日子反復提起的和肝湯。 和肝湯,是方和謙前輩自創的方子,在中醫業界有著很多的影響。它就是在逍遙散的基礎上,加上黨參、香附、蘇梗、大棗四味藥。其中,逍遙散是疏肝健脾養血的,解決肝脾不調的問題。仔細分析,無外乎柴胡、薄荷疏肝解郁行氣,當歸和白芍養血柔肝,滋補肝血。白術、茯苓和生姜用于健脾和中。在這個基礎上,用香附和紫蘇梗來增強疏肝理氣之效,用黨參和大棗來增強健脾益氣之功。這樣,就加強了逍遙散調和肝脾之功。 可以說,這個和肝湯,非常好地體現了調和肝脾的治療思想,對肝脾不和所產生的很多問題,都有治療意義。 上文醫案里的患者,她的問題,我們剛剛分析過,源于肝脾不和,氣血虛少。那好,就用和肝湯,調補并施。再這個基礎上,加熟地和黃精,可以養血補血。 在這里,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和肝湯作為一張可以調和肝脾的方子,有杰出的防病治病之效,是一張可以拿來“擋病”的方子。 為啥這么說?因為我們身上有很多病,就是源于肝脾不和啊。 比如說,一些消化道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腸炎,確實就經常辨證為肝脾失調。表現出來,就是腹脹、胸悶、大便不規律,癥狀隨情緒變化而變化。 再比如說,一些脖子上的病,比如甲狀腺腺瘤等,源于肝脾不和的也很多。調和肝脾、化痰散結,成了治療的根本大法。 又比如說,一些人的失眠、神經官能癥,甚至皮膚病等,也都可以辨別出肝脾不調。這些情況,都適合和肝湯加減。患者大多數的表現,都是類似的,這就是情緒不佳,抑郁不暢,胸脅脹滿,消化不好,脈象弦細,舌質淡胖有齒痕。不信,你可以放眼觀察,這樣的患者有很多。 實際上,這倒也不奇怪。人活著,誰能事事順心?不順心的事兒多了,漸漸地,我們就有了肝郁。肝郁日久,影響脾胃,就會帶來氣血生化方面的問題。在這個狀態下,疾病就像雨后春筍,冒出來了。 所以我說,調和肝脾,是可以擋病的。和肝湯作為調和肝脾的方子,就是擋病的方子。我們中醫從業者、愛好者和學習者,應該從中認真領會。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給你說這么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