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清宮藏石灣是指清宮舊藏里的石灣窯器,而故宮藏石灣則是指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后彙集和收藏的石灣窯器。
石灣窯葵口碗 明 故宮博物院
顯然易見,故宮藏的石灣窯器,就包含了清宮舊藏和故宮博物院彙集的藏品。
石灣窯窯變釉鋪首耳爐 明 故宮博物院
More than 370 pieces of stone kiln
故宮藏石灣窯有370余件
揭開紫禁城藏石灣窯器面紗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器物部陶瓷組黃衛文研究員。在2015年和2018年,他分別刊行了兩篇論文《論明清石灣窯“貢陶”》和《再論石灣窯“貢陶”》。相據他的披露:“目前收藏明清至現代石灣窯藏品有370余件,其中82件為清宮舊藏,……是我們研究石灣窯生產歷史問題最具價值的傳世資料。”此后,我們對明清兩代“紫禁城”皇宮里所藏石灣窯有了清晰的了解。
《有關石灣窯制陶歷史與生產的考察》
故宮博物院院刊
在清宮舊藏中有石灣窯器實存,同時還可以檢錄出清宮敬事房檔案記載作為互證。黃衛文講:“通過依據原始檔案對舊藏明清窯器在宮中原藏位置及所藏器形、數量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這批舊藏器在清宮中的原藏地點較為分散,除紫禁城內計有10處宮殿處所外,清代其他幾處皇家宮苑如頤和園、避暑山莊或盛京皇宮等處也有收藏。
石灣窯仿鈞釉海棠式洗
而從原藏方位看,它們在宮中既有作殿堂陳設或佛堂供像使用的,也有收貯于宮內御用器庫房的,如敬事房、古董房等幾處宮內庫房的舊藏品。”
明石灣窯白瓷雙耳三足爐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清宮舊藏”明清石灣窯器統計表》一文中顯示,在紫禁城內是養心殿、壽康宮、永壽宮、永和宮、景陽宮、千就亭、寧壽宮頤和軒、寧壽宮花園萃賞樓等處均有陳設石灣陶器。這些均為紫禁城內的皇帝、皇后、妃嬪們的寢宮和日常生活游玩的亭、軒、樓。敬事房、古董房為收貯御用器庫房。
石灣窯仿鈞釉三足爐 明 故宮博物院
高14.5厘米,口徑11.9厘米,足距9厘米。爐直口,平出沿,短頸,鼓腹,圈足,圈足下承以三足。爐外施窯變釉,釉色以月白色為主,爐內施白釉,圈足內施醬色釉。胎體厚重,做工精細。此器為石灣窯的典型器物。
其中器皿42件,造像40尊。石灣窯器皿分為花瓶和文玩兩大類,以花瓶為最。計有凸纏枝蓮紋梅瓶、藍釉撇口瓶、窯變花釉梅瓶、鈞釉獸耳銜環方瓶、哥釉梅瓶、白釉琮式瓶等。造像40尊,其中36尊為羅漢造像(18尊鈞紅釉羅漢、18尊藍鈞釉羅漢),其余4尊:一尊為壽星立像,一尊為羅漢坐像,兩尊為彌勒佛坐像。
清廣東石灣窯劉海戲金蟾
清宮舊藏石灣窯器的釉色以月白釉、綠釉、藍鈞釉、紅鈞釉、哥窯釉、黃釉為主。胎骨、釉色和器型的風格:傳神、厚重、古拙、樸雅。
石灣窯仿鈞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明 故宮博物院
高4.5厘米,口徑21.5厘米,足距9厘米。花盆托呈菱花式。六瓣菱花口,弧壁,平底,底下承以三足。外腹部隨花瓣口形狀形成凹凸線條。內、外施窯變釉,外底露胎無釉。此花盆托造型模仿宋代鈞窯菱花式花盆托,釉色追求宋代鈞窯瓷器的窯變釉。
就目前可知在紫禁城養心殿,至少常年擺放著三件石灣窯器,一件為明代纏枝蓮紋梅瓶、一件為清代藍釉撇口瓶、一件為清代綠釉瓶。這三件石灣窯器看似平淡無奇,為何皇上舍棄宮中奇珍異寶,偏偏選上石灣器呢?皇上一定是被石灣厚重古拙的氣場吸引住了。正是石灣窯器返璞歸真的格調,極簡的形制,沉著厚重的釉色,符合帝王的審美情趣。
明石灣窯仿鈞釉鼓釘三足花盆托
故宮博物院藏
Longye loves Shiwan pottery
乾隆也愛石灣陶器
在清宮檔案中還記載了一件乾隆皇帝鑒定石灣窯器的趣事:《內務府活計檔》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木作”中記錄:當日,有一件“宜興掛釉瓜棱罐”,系廣東石浣(灣字之誤)女子成作……交太監胡世杰呈進。乾隆皇帝對太監胡世杰所呈的這個罐有疑問,下旨“認看”(即鑒寶)。后果真證明乾隆皇帝的疑問是對的,第二天就被辨識為廣東石灣窯的產品。
石灣窯藍釉水注 明 故宮博物院
清宮舊藏中的文玩更令皇上愛不釋手,乾隆皇帝常常對自己喜愛之物詩興大作,留下了不少御題之詩,詠琴詠硯更是常事。
石灣窯灰藍釉菊瓣盤 明 故宮博物院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明代月白釉圓硯底部就篆刻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詠宋均窯硯》御題詩一首:“越器曾稀見,宋窯今始提。石堪匹老洞,磁本是澄泥。”皆因是乾隆爺喜愛之物,宮中特別訂制紫檀木盒來保存,盒蓋上嵌與硯池同形的扇形玉片。不過這回乾隆皇帝卻看漏眼了,錯把明末石灣窯硯認作了宋越窯器硯。這件藏品臺灣學界已驗為明代末年石灣窯的作品。
清乾隆明月白釉圓硯
據光緒朝陳設檔中的記載,在著名的頤和園中,還有當時慈禧太后親自點選陳設的明清舊藏石灣窯器6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兩件,一件為明石灣窯綠釉雙耳環瓶,另一件為明石灣窯窯變花釉象式花插。
清石灣窯藍釉牛式花插
石灣窯器在清宮被視為極為貴重之物。清宮舊藏中有一明代石灣藍釉云紋水丞。高3.5厘米、口徑2.5厘米、足徑1.5厘米。水丞斂口、鼓腹、平底內凹,附有宮中后配的小玉勺。
清光緒十年(1884年)此水丞在宮中被摔碎,后經粘補修復。在原包裝紙上留有如下文字題記:“光緒十年十一月初二日,太監閆佟福摔碎水盛,總管劉福清請旨將閆佟福板責六十,出了賬了,特存收庫,二位首領罰錢糧兩個月。”太監閆佟福失手摔碎了小小的水丞,就招來了板責六十,還連累了他的兩位領班也停發兩個月錢糧。由此看來,清宮里的皇上對石灣窯器的愛并非一般的厚愛呀!
明石灣窯灰藍釉云紋水丞
石灣窯灰藍釉菊瓣洗 明 故宮博物院
Don't be afraid, it's not too late.
別怕,還來得及
清宮藏石灣,帝王愛古拙。這并非坊間野史的編撰,是建立在清宮檔案和清宮舊藏作為文檔和器物互證所得,有太多信息值得我們去探究、玩味!
石灣窯灰藍釉葵花式盤
我們雖不能擁有到清宮物件,但好在元素藝拍有幸為藏友們來精品石灣窯作品:石灣窯仿鈞天青釉荷葉洗,造型華貴,釉色深邃,
01 石灣窯仿鈞天青釉荷葉洗
起拍價:5000 估價:20000 ~ 25000
石灣窯仿鈞天青釉荷葉洗
直徑24.5厘米口沿小磕,小飛皮。
古董歲月留痕、自然磨損屬正常現象
吹毛求疵者請謹慎參拍
石灣窯仿鈞器以藍色為基調,錯間白、紅、紫諸色。窯變釉或作垂流狀,或似云紋斑,或呈兔毫紋。紋理細而密,且變化多樣,顯得光亮艷麗,斑駁淋漓。
文章來源于收藏拍賣雜志,如侵刪
歡迎家人們轉發出去支持我們
元素網自己的拍賣就在—— | 元素藝拍 |
來自: 自華居 > 《石灣陶器》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鈞窯可以美到什么程度?大開眼界!
內外釉色皆為官鈞之典型天藍,釉光與紋理變化當屬天藍之最佳品格,遠觀則靜穆湉謐,近看則暈融爛漫,六面釉色絕無相同之象,既如暴雨淋...
這個英國伯爵趁大清滅亡,大量收購中國古董,僅收購12件汝窯瓷帶回英國,現值至少20個億!
這個英國伯爵趁大清滅亡,大量收購中國古董,僅收購12件汝窯瓷帶回英國,現值至少20個億!(值得一提:傳世汝窯和我們平時理解的地攤撿...
北宋汝窯天青釉筆洗鑒賞
北宋汝窯天青釉筆洗鑒賞。1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22.4公分,金屬扣口,銘「奉華」及乾隆皇帝御制詩(S 1)2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
故宮博物院汝窯分析
故宮博物院汝窯分析。尚有一件原清宮舊藏借撥給了國家博物館,實際流傳有序的汝窯瓷器故宮博物院現藏有十七件),另外屬資料性質的汝窯...
出于藍而勝于藍——仿宋鈞瓷精選賞析
窯變釉弦紋瓶,清雍正時期所制,高25.2厘米,口徑7厘米,足徑11.7厘米。窯變釉是雍正時期仿均窯釉色所繁衍出來的一個新品種。此瓶窯變釉...
宋代瓷器的秘密
宋代瓷器的秘密。(北宋 汝窯 天青橢圓水仙盆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清宮舊藏)(北宋 汝窯 天青蓮花口碗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清宮舊藏)傳世...
一品雅集五周年慶典專場|一品雍斕之顏色釉(下) 明 汝窯洗
一品雅集五周年慶典專場|一品雍斕之顏色釉(下) 明 汝窯洗。又如茶葉末釉多適用于瓶、尊、罐、缸等仿古銅禮器造型,以彰顯其勻凈古樸...
“宜鈞”和“廣鈞”
清宮檔案中把具有多種釉色的宜興釉陶器統稱為“宜興掛釉”器皿。清宮舊藏“宜興掛釉”器選介。此處原藏明石灣窯窯變釉梅瓶和清石灣窯窯...
2019西泠春拍 | 天青云破——北宋宮廷遺珍·汝官窯天青釉圓洗
北宋·汝窯天青釉圓洗。故宮博物院藏清宮舊藏汝窯洗與本品汝窯天青釉洗的出土狀態類似,本品底足三個細小的芝麻點,胎體勻薄,器形...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