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在廣東黃埔創立黃埔軍校后,第一任政治部主任任命的是邵元沖,當時邵元沖還兼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所以很少到黃埔軍校“坐班”,只是偶爾去講了幾次課。 黃埔軍校的政治部副主任是當時的中共人士張申府,張申府就是北大著名的哲學家張岱年的哥哥,河北獻縣人。 張申府作為北方人,受不了廣東的夏天炎熱,同時也不擅長做軍事政治工作,所以覺得工作苦不堪言。他就向廖仲愷建議,他介紹一個青年才俊來黃埔軍校代替他當政治部副主任。 張申府同時向廖仲凱強調,這位青年人現在身居法國,生活清貧,想讓他回國效力,需要提供幾百塊錢的路費。 廖仲愷滿口答應,這樣,周恩來就回國就任了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后來又擔任了政治部主任。 此時的周恩來只有26歲,但是他就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之后,把軍校的政治工作搞得煥然一新。 他親自教學的政治課不但左派學生喜歡,右派學生也覺得講得很深刻,很有道理。 黃埔軍校中著名的右派分子胡宗南,后來就多次跟身邊的人說過:“周主任上課,讓我受益很多,至今難忘!” 當時的周恩來在黃埔軍校也像現在在大學中承辦各種“論壇”一樣,從社會上請來很多各界知名人士來給學生們做報告。 他請來的中國共產黨的“農民運動之王”澎湃,來給黃埔軍校學生講中國的農民運動。 澎湃是廣東人,有著濃重的鄉音。黃埔軍校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大多數學生聽不懂他的“廣普”。所以澎湃在黃埔軍校上課時,身邊還要站一個翻譯,把他的廣東話翻譯成當時的“官話”,也就相當于普通話。 雖然語言交流上不太順暢,但是好的講話重在內容。多年以后,黃埔軍校的學生們回憶起澎湃宣講的農民運動,都覺得講得極其生動。其中有一句話,讓學生能感受至深,澎湃說:“搞農民運動的人,生活一定要農民化。西裝革履、油頭粉面的,農民們是不會理睬你的。” 后來,黃埔軍校的學生們許多人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之后,還都記得并反復強調澎湃這句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