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銷',這兩個字大家并不陌生,有多少家庭因為'傳銷'而家破人亡。歸根結底,是人們心中的貪欲所致,想不勞而獲,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在大家的認知里,傳銷影響的是個人,是家庭,可是,在歐洲東南部的一個國家,傳銷,卻影響了一整個國家。 '傳銷'是以巨額的利潤吸引資金,然后不斷延續下去,以后來人的資金補上前人的資金缺口。這條利益鏈從根本上就是'畸形'的,因為財富并沒有增加,所有鼓吹的巨額利潤都是虛假的。在中國,無論是政府還是百姓,對傳銷都是非常抵制的,縱然會有小部分的人一時頭腦發熱,但都無法形成大的規模。那么,究竟是發生了什么事,讓一個國家竟然全部都'淪陷'在傳銷的陷阱里? ![]() 中阿'決裂'阿爾巴尼亞共和國,1928年開始獨立統治,1946年建立共和國,被稱為'碉堡之國',是因為全國有隨處可見的軍事防御碉堡,這些碉堡大部分都是中國援助的水泥修建的。這其中的緣由還要從阿爾巴尼亞和中國的友好建交說起。 相信中國老一輩的人對阿爾巴尼亞都不陌生,因為當時的大街小巷,都是雙方友誼的宣傳畫。1960年,中國接替蘇聯成為了阿爾巴尼亞最大的援助國,每年大量的援助物資和長期低息貸款,使得兩國關系迅速升溫。作為回報,在1972年12月15日,聯合國大會召開時,阿爾巴尼亞對于中國加入聯合國也投出了贊成的一票。 ![]() 就在兩國建交越來越親密之時,曾駐阿爾巴尼亞大使館的耿彪發現了不對勁。在中國不顧國內饑荒大量援助阿爾巴尼亞的時候,阿爾巴尼亞非但沒有感激之情,反而浪費無度。阿爾尼亞大街上的電線桿,都是我國援助的優質鋼管做的;我國援助的水泥被大量用來修建碉堡,全國共修建了36萬個,烈士碑也修建了有1萬多座。 并且,阿爾巴尼亞還不斷向中國'獅子大開口',向中國借的款從未沒有想過要還,認為這都是中國理所應當要付出的。阿爾巴尼亞總統還公開表示:'你們要有的,我們也要有'。最終,在耿飚數次反對下,中國在1978年終于停止了這與國力極其不符的援助。至此,阿爾巴尼亞與中國正式斷交。 ![]() '懷璧其罪'1991年,新上任的貝里沙總統大刀闊斧地發展經濟,阿爾巴尼亞GDP迅速增長,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俗話說,'一口氣吃不成胖子'。阿爾巴尼亞的經濟發展道路虛浮,并沒有追求穩扎穩打,反而一味求快,導致留下重大隱患。 在阿爾巴尼亞,銀行的放貸對象主要還是運營狀況不良的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壞賬增加,沒有辦法償還銀行貸款,如此反復,惡性循環,導致銀行的資金嚴重不足,銀行資金不足就無法給民營企業放款,又致使阿爾巴尼亞的人民對銀行不再信任,現金都緊緊攥在手中。 所謂懷璧其罪,大量的現金引起了不法分子的注意。民間募資公司以迅猛之勢崛起,以提高利息的方式誘惑人民把現金存進募資公司,用于放貸和運營,這些資金緩解了大量企業的資金壓力。政府見此情形,認為這些民間募資公司對經濟改善作用巨大,故任其自由發展。 ![]() “傳銷”不過是美麗的泡沫這些民間私募公司沒有太多的規矩束縛,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這些公司把大量資金用于投資、還有倒賣緊缺物資、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可在1995年年底,聯合國暫停對南聯盟制裁,走私之路只有告吹。 沒有了獲得巨額收益的來源,募資公司無法支付已經到期的存款本金和利息,為了填補漏洞,這些募資公司只有想盡辦法獲得新的資金,所以,存款利息大幅提高,吸引著人們爭相來存款。 另一方面,政府當權者因為得到了這些公司的大量資助,才得以連任。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這些當權者對規模不斷擴大的集資行為根本不予理會。在當時,阿爾巴尼亞的募資公司達到了100多家,為了吸引新儲戶,不斷哄抬利率。 ![]() 1996年10月,月利息達到了恐怖的40%。連國際銀行都察覺到了異常,提醒阿爾巴尼亞政府,卻沒有得到重視。阿爾巴尼亞全國三分之二的人不再工作和勞動,賣掉房子和農場,把全部身家投入到募資公司,做著不勞而獲的美夢。 是夢,總會有夢醒的時候,1997年1月,兩家巨頭公司再也支撐不下去,紛紛宣布破產。人們開始恐慌,爭先恐后地去募資公司提取自己的本金和利息。可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資金,募資公司相繼破產,甚至有不少公司攜款外逃,人民的資產損失巨大。 無處訴苦的人民,此時又把矛頭指向了政府,認為是政府欺騙了他們,是政府導致了這樣的局面,于是紛紛上街抗議,一時間人心惶惶,動蕩不安。 ![]() 局面逐漸失控情況還在繼續惡化,1997年3月12日,在反對黨的領導下,抗議者搶劫了軍火庫,成立的武裝組織,阿爾巴尼亞政府為了鎮壓叛亂,動用軍隊,總統貝里沙發布'全國戒嚴令',可為時已晚,軍隊和警察之中也都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在一旁幸災樂禍,人們痛斥政府,搶走大量槍支彈藥,瘋狂開槍打砸,宣泄著憤怒的情緒。 13日,首都地拉那成為了一座死城,商店、學校全部關門,大街上沒有一個人,一輛車。每家每戶閉門不出,害怕被波及,到了晚上,甚至有幾座監獄發生暴動,犯人在大街上肆意橫行。不受控制的人們,猶如脫韁的野馬,甚至闖入中國承包的工地,將所有東西洗劫一空。 ![]() 3月28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出手幫助下,暴亂逐漸被平息了。這場動亂中,共計3000人死亡,20000人受傷,丟失70萬支槍和15億發子彈。在此后的一年時間中,阿爾巴尼亞猶如'自由世界',持槍的群眾可以搶劫商店,闖進警察局,全然無視法律的存在。時至今日,阿爾巴尼亞依然也是歐洲最窮的國家。 阿爾巴尼亞有如此結局,全是因為人們的貪婪和政府的不作為,身為統治者,應當以身作則,在人民群眾遭受迫害時及時挺身而出。阿爾巴尼亞當權者目光短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最終導致'碉堡之國'變成了'歐洲最窮',眾人應當引以為戒,決不可重蹈覆轍。 |
|
來自: 新用戶4927206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