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子有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這天道,只會讓世間萬物受益,而不會害人。而這圣人之道,則是做什么事兒,都不會跟別人爭奪,避免違逆自然的法則。 自古以來,每個人都感慨,圣人,道德頗高,能力極強,才華遠超世人,為什么他們不爭呢?如果爭,他們理應能得到更多。 像這樣的想法,看似是有道理的,實際上還是過分“短視”了。圣人以不爭而勝人,就如同水一般,不與人爭,可天底下的任何人都爭不過它。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所有的退后,都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有智慧的圣人明白,這世間有很多事,都是“爭”不來的。因為世界無極限,而人生有窮時。用短暫的人生,去爭奪所謂的物質,那是最為愚笨的做法。 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命,受到自然規則的影響,不完全由人所掌握。既然如此,我們就該摒棄“強求”的觀念,而讓自己的所言所行,皆符合天道。 02 人若強求,必惹禍事。 有禪師在《插秧詩》中寫道:“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插秧人手里拿著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滿了水田。他們低著頭,就可以看見頭頂上的藍天了。這人吶,就跟禾苗一樣,唯有根系清凈了,才能修好自己的道。要知道,一邊插秧苗,一邊往后退,其本質就是逐漸向前。 只不過,在如今這個繁雜的世道當中,我們總是覺得“強求”才是王道,“不爭”就是懦弱,稍微“后退”就是不明智的做法,所以我們缺乏一顆“智慧”的心。 這是過分“偏激”的行為。試想,如果強求就能得到一切,那插秧苗的人們,只要“拔苗助長”就可以了,為什么非要日復一日地辛勞呢? 就是因為“拔苗助長”是不可行的,人們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才能有所獲益。就像一棵樹苗,它要想長成參天大樹,就肯定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 植物生長如此,那人類也是如此。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可以改變一切。可我們都忘了,我們都是大自然中的生物,都需要“循序漸進”來做事。 做人過分強求,那是沒有好結果的。哪怕你得到了一切,它們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刻,離你而去。 03 命已注定,爭也無用。 曾仕強教授說過,大位天定,不以智取。 在古時候,小混混出身的劉邦,為何能夠打敗“千古無二”的項羽呢?因為他得到了漢初三杰,以及一堆貴人的幫助。而項羽,越混越成為孤家寡人。 這,就注定了劉邦能夠奪取天下,開創前無古人的大漢王朝。 到了元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其中就有不起眼的朱元璋。這朱元璋,當過乞丐,也當過和尚,所以沒有人瞧得起他,也沒有人把他當回事。 可就是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也消滅了張士誠,最后還讓徐達北伐,攻克大都,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北伐成功的帝王。 這,并非是“爭”就能爭來的。每個人都有24小時,每個人都是肉身凡胎,每個人都需要奮斗。可是,這奮斗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屬于你的一切,永遠都不會離開你,哪怕它跟你相隔千山萬水,它都會來到你的身邊。而不屬于你的一切,哪怕你擁有了,最后也會失去。 所謂“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就是這個道理。命該如此,你我只能盡力,而無法強求。 04 做人,盡心盡力,知天達命就好。 在你看來,做人最高級的境界,到底是什么呢?其實就是“盡心盡力,知天達命”。 盡心盡力,是為了把“人事”做好,不要讓自己留有遺憾。而“知天達命”,則是讓自己把“心態”調整好,不要讓自己過分糾結。 有些人,能力很強,可就是心態不行。一看到自己失敗了,就滿心埋怨,要不就是煩惱不已,總覺得老天欠了他似的。 其實,老天沒有欠我們什么,它早已給我們安排好了一條康莊大道。 你適合成為醫生,那你在從醫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就可以了;你適合成為老師,那你在教書育人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就好;你適合成為商人,那你把生意做好,就足夠了。 每個人,都在獨屬于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著自己的作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各盡其責,各盡其事,世道井然有序”。 試想,如果人過分貪心,擁有了這個位置,還想擁有更高的位置,甚至想爭奪更多的錢財,那不就是違背自然的規則嗎? 所有貪心的結果,都只能是貧窮。所謂“天道忌滿,人道忌全。”遵循天道,才是正解。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