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 公元57年,漢光武帝劉秀崩逝,劉莊繼位,是為漢明帝。 漢光武帝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同時文治武功,也是東漢皇帝中的巔峰。 即使與西漢年間最杰出的雄主相比,高祖、文帝、武帝,也沒有絲毫的遜色。 尤其是其敦行仁德之道,善待開國功臣,皇位傳承平穩和諧,歷來為史家所稱頌。 甚至有人認為,劉秀一生光明正大,不好權謀,但憑仁恕之心就能打下天下。 這就過于簡單幼稚了。 仔細推敲歷史的微妙細節,光武帝劉秀之仁德,有過譽之嫌。 前文《王莽-劉秀(下篇):位面之子劉秀真的是靠運氣嗎?》介紹過,建武二年,劉秀平定天下后,開始施展權謀之術,嚴厲打擊豪族將領,讓寒門將領迅速奪取了兵權。 此年之后,劉秀樹立了絕對權威,功臣集團噤若寒蟬。 劉秀沒費太大力氣就解除了兵權,用和平手段解決了后顧之憂,功臣集團全部頤養天年。 當然,史書記載中肯定是你謙我讓,重德厚義,皇天后土,恩重如山。 劉秀喝高了,不無得意的說:“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劉秀雖然善待功臣,但絕非簡單的仁義之輩,只有頂級的大政治家才能彌合道德與功業的鴻溝。 男歡女愛 在重重宮闈之中,帝王后妃之間,一般不會有純粹的男女之愛。 更多的是夾雜著復雜的政治斗爭與權力爭奪,純粹的愛情早就被揉捏的變形,乃至稀碎了。 但劉秀是個例外。 劉秀的第一任妻子陰麗華。 劉秀與陰麗華成親于危難之間,新婚僅三個月,便夫妻分離。 劉秀為何在大哥劉縯剛剛被殺,尸骨未寒,就急于娶陰麗華,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是避禍,通過娶親蒙蔽更始帝君臣,是一招障眼法。 第二是急于傳宗接代,畢竟劉秀已經快三十歲了,而大哥、二哥又都去世了,劉家傳宗接代的任務,落在了僅存的兒子劉秀身上。 第三就是真愛,陰麗華是劉秀的夢中情人。 能夠自身危難之際,想出娶親的計謀,劉秀的冷靜機變可見一斑。 成親后很快劉秀就被更始帝派往洛陽,隨后派往河北。 這一別,就是兩年多。 在河北的日子里,劉秀疲于奔命,陰麗華在家鄉翹首以盼。 但實力太弱了,打不過王郎,必須要抱大腿,大腿就是真定王劉楊。 為了更好的抱大腿,劉秀重操舊業,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圣通。 一年多,郭圣通就給劉秀生下長子,劉強。 戰場上節節獲勝,稱帝為皇,又生下子嗣,當然是意氣風發。 對于郭圣通,劉秀也是真心寵愛的。 到建武元年,打下洛陽之后,劉秀便把陰麗華接回身邊。 同時接回來的,可能還有他們的長女,舞陰長公主,劉義王。 劉秀給子女起名字,還是挺有時代感的。 長子劉強,希望自己變強。 長女劉義王,希望自己成為有道義的君王。 土則土了一點,意思確實到了。 于是劉秀就開啟了左擁右抱,兩位妻子同時寵愛的年代。 那年,陰麗華二十一歲,郭圣通二十歲。 應該說,從建武元年陰麗華歸來,到建武九年左右,兩位妻子確實是平等相待,雙雙得寵。 需要說明一下,中國古代也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即使貴為帝王,理論上也只能有一位正妻,就是皇后,其余后宮三千,再尊貴都是滕妾。 但陰麗華、郭圣通兩位則與眾不同,雖然名分上先后有妻、妾之分,但從情感上講,可以說就是兩位正妻。 終劉秀一生,內心中也是如此想的。 這兩位妻子,每位都生了五個兒子,同時還可能生育有女兒。 這十個兒子的先后順序是:劉強(郭后)、劉輔(郭后)、劉莊(陰后)、劉康(郭后)、劉蒼(陰后)、劉延(郭后)、劉荊(陰后)、劉衡(陰后)、劉焉(郭后)、劉京(陰后)。 光看兒子,幾乎是嚴格按照一人一個輪流生的。 你懷孕,就去她那兒; 她懷孕,就來你這兒。 還有唯一一個例外,許美人生了三子劉英。 估計是,倆都懷著呢。 劉秀,你真棒 劉焉的出生,大約在郭后正式失寵的建武九年左右,幼子劉京則是建武十一年左右。 如果把史書記載的五個女兒也穿插進去,陰麗華前后得寵的時間會更長一些,兒女總數也更多一些。 可以大致推測,劉秀這十個兒子、五個女兒,都是陰麗華、郭圣通生的,陰麗華生四女五子,郭圣通生一女五子。 先不考慮有雙胞胎這種情況,陰、郭兩位都是不到兩年生一個,幾乎已經達到生育頻率的極限了。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劉秀對兩位妻子,是平等寵愛,不分軒輊的。 雖然皇后之位、儲君之位,一直是劉秀及兩位妻子心中最煎熬的事情,但劉秀對兩個女人,都是真愛,則毋庸置疑。 畢竟,嘴巴可以說謊,身體是最誠實的 陰麗華,只是比郭圣通,稍稍勝了半籌而已。 劉秀的心,均衡的分給兩個女人,已臻化境,后期也僅僅是稍稍愧對郭圣通而已。 兩宮爭雄 如果劉秀帶著陰麗華、郭圣通,歸隱于田園,那真是詩了。 這兩個女人,放到歷代后妃中間,其仁德、慈愛、忍讓,相夫教子,都是第一流的。 陰麗華聲名更盛,與明太祖馬皇后,唐太宗長孫皇后,并稱三大賢后。 其實,郭圣通也不差多少。 劉秀娶這兩位妻子時,都是有重大的政治訴求,倉猝成婚,沒有過多考慮情感。 但居然讓他撞上兩個集美德與美貌于一身的妻子,而且還幾乎都能一生相守,這才是位面之子真正的含義吧。 唯一可惜的是,他是皇帝,她們是后妃,于是不可避免的卷入政治漩渦,為這三位神仙眷侶埋下陰影。 命運無奈把斗爭推到了人物的面前。 陰麗華剛剛回到劉秀身邊,與郭圣通并列為貴人。 從劉秀內心,是希望陰麗華做皇后,但陰麗華謙讓固辭。 劉秀退而求其次,把陰麗華的哥哥陰識封為侯,爵位上超過了郭家的兄弟。 僅僅幾個月后,發生了真定王劉楊謀反事件。 劉楊謀反,是因為劉秀未立郭圣通為皇后,心里狐疑,還是感覺到劉秀準備著手削弱自己,憤而反擊,不得而知。 但劉秀心機深遠,劉楊謀反被迅速誘殺,劉秀主動封劉楊的兒子劉得為真定王,同時冊封郭圣通為皇后,封長子劉強為太子。 一套組合拳,即削弱了真定王勢力,又穩住了這一派的人心,這也充分反映了劉秀作為大政治家的高明手腕。 劉秀出手肯定不是針對郭圣通,而是針對豪族勢力。 與陰家有密切關系的鄧奉,也在同年被出手整治,叛亂失敗被殺。 建武四年,陰麗華和劉秀的長子劉陽出生,天平開始傾斜。 劉陽一出生,劉秀就開始作妖了。 他看到孩子豐下銳上,臉色紅潤,認為長得像堯帝,所以命名為“陽”。 根據五行理論,東漢尚火德,色尚紅色,所以命名為“陽”不簡單,就為將來易太子埋下伏筆。 從那一刻起,劉秀心里就埋下了廢長立幼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建武九年,發生了一次意外,陰麗華的母親和弟弟,同時被盜賊殺害。 劉秀下一道詔書,說陰麗華本來就應該立為皇后,只是她強烈推辭,所以我只能讓她列為滕妾之位。 又引用詩經的詩句:“將恐將懼,惟予與汝。將安將樂,汝轉棄予。”把他和陰麗華患難夫妻的真摯感情公之于眾。 此時郭圣通已經做了七年皇后,看到劉秀發這么一道詔書,向陰麗華表明心跡,內心想必是五味雜陳。 這段時間,郭皇后生下最后一個皇子,從此不再得寵。 劉秀也可能把對郭圣通的感情隱藏起來,一門心思為了換皇后、換太子做努力。 可問題就在于,郭圣通和太子劉強,沒有任何過失,抓不到任何把柄,沒有過失廢立皇后,廢立太子,不為儒家宗法所容。 這可把劉秀急的夠嗆,各種作妖于是層出不窮。 比如尚書令申屠剛多次諫言,讓太子劉強就位東宮,劉秀執意拒絕,還把申屠剛貶出京城。 比如大封陰氏外戚,壓抑郭氏外戚。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把劉陽捧上天。 史書除了記載劉陽出生時體貌特異,有帝王氣,還有多處記載其天縱英才。 劉陽十歲,劉秀摸著他的頭,稱他為“吳季子”。 這典故就是哥哥主動讓出儲位,但吳季子推脫謙讓的故事。 劉陽評價吳季子一句“愚戇無比”,表明自己將當仁不讓。 這看起來就不像一個十歲的孩子能說出來的,更像是父親和老師聯合起來演戲。 劉陽十三歲,劉秀下令度田,因為怕觸動豪門的利益,所以有簡牘寫著:“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劉陽當眾指出,“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可謂一針見血,這當然也是提前教好。 劉陽十六歲,在平定原武之亂中,又顯示出杰出的軍事才華。 十六歲少年的見識遠在滿朝名宿之上。 劉秀按計行事,果然大破賊軍。 如此事跡,是真是假,已無所謂,但可以從中看出劉秀扶立陰麗華為皇后,劉陽為太子的決心,輿論準備可謂充足。 劉秀最后是如何廢長立幼,同時兼顧郭氏母子安全的,這是劉秀作為頂級政治家的難能可貴之處,我們下篇再見。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轉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