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述工作室 作者 ashes of time 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以后,戰爭走勢超出了很多人預料。俄羅斯并未達成預先設定的目標,戰爭逐漸演變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提供武器裝備和情報保障+烏克蘭出人的“代理人戰爭”。同時,俄羅斯遭遇西方國家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俄烏沖突剛開始的時候,不少人認為俄羅斯拿下烏克蘭只是時間問題,“小孩才做選擇題,普京要的是整個烏克蘭”之類的標題到處都是……俄羅斯為什么失算?國內很多人為什么判斷失誤?原因很多,其中一條就是對美國的情況了解不夠,對其態度和行動估計不足,缺乏足夠的應對準備。 我們也面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戰略競爭,而且美國已經公開把我國列為長期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最現實和緊迫的問題是,我們解決臺灣問題有可能面對美西方的直接或間接干預。佩洛西訪臺后,臺海局勢成為國內關注的焦點,媒體和網絡及時進行了熱點追蹤和分析解讀。俗話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對臺海局勢要進行正確的研判,至少需要對潛在對手有相當了解,包括其特殊國情、決策機制、政治生態、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對華政策,特別是軍事實力等。不過,有些專家們在這方面的信息掌握程度和知識積累厚度似乎存疑。 為什么這么說? 去年(2021年),本工作室完成了《美國印太戰區空軍軍力評估報告》、《美國印太戰區海軍軍力評估報告》、《美國印太戰區海軍陸戰隊軍力評估報告》(每一份報告10萬字+,今日公眾號次條3篇文章重貼當時的推文),今年(2022年)對去年完成的上述三份軍力評估報告進行了更新和完善(下周開始,本工作室將陸續介紹其他三個軍種軍力評估報告更新完善部分的內容),并且完成了《美國印太戰區海軍陸戰隊軍力評估報告》。這樣一來,四大軍種到齊了,而且數據和信息都是最新版本。 上述美國印太戰區四大軍種軍力評估報告共約40萬字,涉及到編制體制、武器裝備、主要指揮官、軍事基地、兵力部署、指揮控制、作戰概念、戰法運用、強項優勢、主要弱點、演訓活動、未來動向等諸多內容。要全面準確掌握這些軍事信息,不是那么容易,更不用說全部記在腦子里而不用去查詢。即使是專家們在媒體上提到印太戰區美軍,一般也是比較“大”的方面,很少說出詳細信息和具體細節。假如就本工作室完成的40多萬字美國印太戰區軍力報告的有關內容向其提一些問題,對方估計未必答得上來。 8月5日,本工作室曾就“美軍將如何應對解放軍在臺灣海峽的大規模軍事演習”進行預測,所列4點現在基本全部應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回看當時的2篇預測文章:(1)《美國最有可能用哪種方案應對中國在臺灣的大規模軍演》;(2)《美國最有可能用哪種方案應對中國在臺海的大規模軍演?結果出來了》。本工作室之所以能進行比較靠譜的預測,底氣之一就是一直聚焦美軍研究對其比較了解,特別是對美國印太戰區最新軍力情況有較為全面和準確的掌握。美軍一向搞“實力外交”,要研判其動作,首先要了解其實力。由于臺灣海峽在美國印太戰區的“責任區”內,如果臺海局勢生變,出面應對的就是該戰區。因此,對印太戰區美軍情況進行全面調研和細致掌握,才能對其軍事方面的動作進行較為準確的預判,從而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 印太空 ![]() 印太海 ![]() 印太海軍陸戰隊 ![]() 印太陸 美國每年都會出臺評估中國軍力的報告,中國“禮尚往來”,也出臺了評估美國軍力的報告,但大多停留在宏觀戰略層面或部分武器裝備的部署上,不夠全不夠深也不夠細。細致到專門評估美國印太戰區某個軍種的詳細的軍力報告,據本工作室目力所見,國內似乎還沒有先例。 本工作室自2021年開始推出了印太戰區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軍力評估報告,現在剛完成了陸軍軍力評估報告,算是整了個“全套”。下面,重點介紹《美國印太戰區陸軍(太平洋陸軍)軍力評估報告》。 關于美國印太戰區陸軍,以下問題你可知道答案: 美國印太戰區陸軍“六問” 1.美國印太戰區陸軍在該戰區的角色是什么,地位和作用如何? 2.美國印太戰區陸軍針對我軍提出了什么作戰思想,裝備了什么武器? 3.美國印太戰區陸軍的五大優勢是什么,四個弱點又表現在哪些方面? 4.近年來美國印太戰區陸軍對戰略任務進行了怎樣的調整,未來動向會如何? 5.美國印太戰區陸軍的實力底數到底如何? 6.我們應如何應對美國印太戰區陸軍? …… 上述問題都可以在本報告中找到答案。 本報告歷時一年完成,共約10萬字,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軍力評估(約2萬字),二是附件(約8萬字),最后還附上了撰寫本報告的資料來源。 一是原創性評估報告,約2萬字。 《美國印太戰區陸軍軍力評估報告》 正文四個部分 1.綜述(包括包括簡介與兵力總體分析) 2.能力評估(包括優勢評估和弱點評估) 3.近年動向研判(包括戰略任務調整、演習演訓情況、涉我活動情況、未來動向研判) 4.對策建議 國內關于美軍的軍力報告,多以粗線條的梳理為主,缺乏自己的判斷和分析,這個問題似乎較為普遍,制約了智庫的的發展。本工作室策劃組織的《美國印太陸軍軍力評估報告》全文10萬余字,純原創的研判部分約2萬字,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二是附件部分,約8萬字,梳理了美國印太戰區陸軍(太平洋陸軍)司令部以及下屬各部隊的詳細情況,所依據的資料均來源于美國官方和軍方或陸軍有關條令,重要信息或數據以腳注形式注明了資料來源,最后還附了主要參考資料。 《美國印太戰區陸軍軍力評估報告》附件 11個部分
上述每一個部分都包括以下5個方面的內容:(1)基本情況;(2)部隊領導;(3)編制;(4)歷史沿革;(5)主戰裝備 下面是具體的目錄: ![]() 目錄1 ![]() 目錄2 ![]() 目錄3 ![]() 目錄4 ![]() 目錄5 ![]() 目錄6 ![]() 目錄7 ![]() 目錄8 ![]() 目錄9 ![]() 目錄10 ![]() 目錄11 ![]() 目錄12 本評估報告所依據的素材均來源于美國官方和軍方等機構發布的權威信息,重要的數據和信息均以腳注形式(全文腳注266個)注明了出處。此外,本工作室還精心制作了一張詳細的電子地圖,主要直觀地顯示美國印太戰區陸軍部隊的具體部署情況。 《美國印太戰區陸軍(太平洋陸軍)軍力評估報告》既有詳細的部隊編制實力、武器裝備參數、指揮官履歷與能力特點等細節情況,在此基礎上,還有對于整體作戰戰略、優勢弱點、未來動向、影響對策的分析,可以說宏觀微觀兼備。此外,該報告還與《印太戰區美軍現役將領情報資料》系列以及之前推出的印太戰區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等軍力評估報告組成體系。在未來,本報告還會根據美國印太戰區陸軍(太平洋陸軍)的變化情況實時更新,并加入更多更準確的數據,做出進一步研判。 “許述工作室”創始人簡介 許述,四川人,軍事學博士,軍旅生涯近20年,出版《這才是美軍》和《兵道》,現創辦工作室聚焦于研究美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