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22日,喬冠華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0歲。 不過對于他的離世,中央并沒有為他舉辦追悼會,只發布了40字訃告,這是為什么呢? “喬的大笑”喬冠華對中國外交事業可以說是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在1971年11月15日,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議室講臺上的演講,猶如巨石落入水中一般,激起了驚濤駭浪。 這次會議對中國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在這次會議中,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開啟了多邊外交時代。 在會議開始以前,喬冠華就做了充分的準備。 中國代表團在11月11日抵達紐約后的第二天,喬冠華就拜訪了印度尼西亞的馬利克等二十多個提案國的代表,用自己的真誠行動和話語打動了他們。 所以這次會議的成功,離不開中國自身,也離不開喬冠華等人的努力。 而喬冠華也在這次會議上留下了充滿歷史性的一幕“喬的大笑”,而這一幕也被國際媒體稱為“震懾議會大廈的玻璃”。 1983年9月22日上午,喬冠華卻因病離開了我們。 他的葬禮非常簡單,出席的也只有生前好友,而他去世的消息也沒有被大肆地宣傳出去,中央只是發布了四十字的訃告。 而這一切都是喬冠華的妻子章含之要求的。 操辦完后事之后,章含之開始思考將喬冠華的骨灰葬在何處? 在喬冠華生前好友的建議下,她將位置選在了美麗的蘇州,但她的心中一直希望丈夫能夠回到自己的故鄉。 所以十年之后,她將丈夫的墳墓遷移到了鹽城。 但這并不是喬冠華最后一次遷移墳墓,在這次之后,他的墳墓先后遷移到了蘇州東山鎮和上海福壽園。 投身革命喬冠華是鹽城人,家庭還算富裕,父親對他也比較重視,自他懂事起就將他送進了私塾學習。 而他也展現出驚人的聰慧,學習成績非常的優秀,深受老師們的喜愛。 因為太過聰慧,所以在16歲的時候就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學業,畢業后憑借優異的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 之后,他還憑借自身的努力,獲得了去日本和德國留學深造的機會。 在留學期間他結識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好友,這個人也就是趙一肩。 他們在軍事上談天說地,廢寢忘食地研究,喬冠華也因此對國際戰爭局勢看得十分透徹,能夠發現別人看不到的點。 在法國和德國戰爭爆發前夕,喬冠華就預言這場戰爭打不起來,法國會不戰而敗。 這番言論在當時受到各國人士的嘲諷,本以為是年輕人的胡言亂語,卻并不想竟然是一個預言家。 這是喬冠華從各個角度深入分析之后得出的一個結論。 喬冠華雖然一直在國外留學,但他有一顆救國救民的心。 1937年,在得知日軍入侵中華之后,他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想法,果斷回到中國投身于抗日運動中。 起初喬冠華在香港做編輯,將文字變成攻打日軍的利劍,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到了1939年,他加入了共產黨,毛主席和周總理看過他的文章之后,都非常欣賞這個年輕人,認為他的文字下面有千軍萬馬。 1941年香港淪陷,有很多民主人士被困在香港,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為了救出這些人,黨將解救任務交給了喬冠華和廖承志。 他們一番喬裝打扮,連續趕了好幾天的路之后,總算到達了香港。 最后在他們兩人的努力下,這些民主人士都被安全轉移走了。 新中國成立之后,喬冠華憑借優雅的談吐,精通多門外語等優勢,成為了我國外交部的一名重要骨干。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危害的不僅僅是朝鮮,我國的丹東地區也時常遭到美國的轟炸,出于對和平和安全的考慮,我國決定出兵援助朝鮮。 為了能讓這場戰爭盡早結束,中國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 中央派出外交代表團,喬冠華在其中擔任高級顧問,與美國談判,希望朝鮮戰爭能夠和平解決。 但美國卻仗著自己在??辗矫娴能娛聝瀯菀恢边瓦捅迫?。 對于如此無恥的行徑,喬冠華卻總是將美國代表團懟得啞口無言。 中國和美國的王牌軍隊曾在鴨綠江發生對戰,雖然志愿軍在武器裝備等方面不占優勢,但憑借智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將美軍趕到了三八線。 除了在戰場上美國無力回天,在談判桌上,我國也讓美國代表團節節敗退,最后簽訂了停戰協議。 在外交事業上,喬冠華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即使患病在床,他也渴望再次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 而在感情上,他也非常的勇敢。 兩段愛情喬冠華是外交部有名的才子。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龔澎,她機敏聰慧,勤奮好學,在1964年到1970年期間,還擔任了我過外交部部長助理。 在這之前還擔任了外交部新聞司長,長相俊俏,行為舉止也非常的優雅。 他們兩人自第一面后就一見鐘情。 1943年喬冠華生病期間,龔澎每天都來看望他,陪伴在他的身邊,喬冠華對此十分的感動。 所以在痊愈之后,兩人就迅速走進了婚姻殿堂,組成了幸福美滿的家庭。 婚后兩人生育了一兒一女,兒女雙全,讓這個二口之家更加的圓滿和幸福了。 但在1970年9月的一天,龔澎突發腦溢血去世了,一切都來得太過突然。 她的離開對于喬冠華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他每晚都獨自坐在家中,雙眼含淚地回憶腦海中與妻子的幸福時光。 這樣的喬冠華讓大家很是心疼,但除了一句節哀,大家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 龔澎離開之后,喬冠華更加沉迷工作了,似乎只有忙碌才能讓他忘記傷心。 而也正是在工作中,喬冠華遇到了章含之。 章含之是我國著名的外交家,精通英語,還曾擔任過毛主席的英文老師。 她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因為這段經歷,她將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對于婚姻已經沒有抱太多期望,但她卻遇上喬冠華。 喬冠華在得知章含之在婚姻上的遭遇之后,對她的注意和關照也就多了起來,慢慢的兩個人也互生好感。 1973年,喬冠華已經六十多歲了,而章含之才三十五歲,兩人相差了整整二十多歲。 所以章含之一直將這份情感保存在心底,但在朋友、同事的勸說下,她拋開顧慮,坦然接受了這段感情。 1973年年底,章含之與喬冠華結婚。 喬冠華和章含之的婚后生活也十分的幸福甜蜜,喬冠華身體不好,所以章含之就將重心放在了家庭,將他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但是因為長期操勞,喬冠華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 1983年,喬冠華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發現已經患上了肺癌,這個消息對于兩人來說都是噩耗,心中雖然痛苦,但兩人還是認真的度過剩下的每一天。 ![]() 因為生病,喬冠華的身體越來越差,章含之見此非常心疼。 1983年9月22日喬冠華還是離開了她。 在喬冠華逝世后,章含之每天都在痛苦中度過,甚至幾度想要自殺,直言“我沒有力氣活下去了”。 短短一句話,可以看出喬冠華的離開,對她的打擊有多大,也從側面證明了,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 好在有人將她勸下來了。 喬冠華去世的時候,章含之才四十多歲,在大家看來還非常的年輕,大家一致覺得她未來的時間還很長,應該再找一個伴侶,共度余生。 但章含之并沒有這么做,她始終無法忘記喬冠華,也不想忘記喬冠華。 ![]() 她她每天都會看丈夫生前的照片,懷念丈夫。在晚年的時候,章含之搬回了自己的老家上海,和子女一同生活。 有了子女的陪伴,章含之內心的傷痛也少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可每次獨處的時候,她還是會想起心愛的喬冠華。 2008年1月26日,章含之因病在北京,享年73歲。 ![]() 喬冠華的子女喬冠華共有一兒一女,以及一個繼女。 他的兒子喬宗淮從小便耳聞目染,受父親的影響對外交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并且他在這方面也有非常過人的天賦。 長大之后,憑借自己的優秀才能,成為了我國非常優秀的外交官。 他將父親當作自己的榜樣和驕傲,并在此的基礎上,不斷地學習和努力,為國家外交事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他的女兒喬松也非常出色,與她的父親和兄長不同的是,她的興趣和天賦都展現在醫學領域。 憑借出色的成績和表現,考入了天津醫科大學,在學校的表現也非常優秀,畢業后便進入了解放軍262醫院工作。 她在醫學領域深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晚年還寫了一本書,描述了她對父親和母親的映像,讓喬冠華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更加豐富。 他的繼女洪晃也算得上是一個風云人物。 她的文筆很好,得長擅長寫小說,并在這個領域深耕,最終成為了中國互動傳媒的CEO,身價也非常的高。 子女們如此的優秀,相信喬冠華一定會非常的欣慰和高興。 ![]() 喬冠華的伯樂其實喬冠華能夠如此成功,不僅離不開自身的天賦和努力,還離不開他的伯樂,也就是周總理。 周總理在見到喬冠華的第一面,就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對其傾囊相授,并且鍛煉他在外交方面的能力。 所以喬冠華一直對他非常的尊敬。 在周總理去世之后,喬冠華也以子女的身份追悼周總理,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也令周圍的人為之動容。 每位英雄都有謝幕的時候,他們的離開讓我們深感惋惜,外交英雄喬冠華的葬禮雖然非常簡單,但國家對他的重視從沒有減弱過。 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從過去到現在,以及未來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未來也會出現更多像他一樣優秀的外交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