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追蹤夏朝.夏代考古的文獻解析3:石峁古城為夏鯀首次建設,為崇城;夏啟二次重建,為衛城

 黃飲冰 2022-11-05 發布于湖北

追蹤夏朝 第四篇  夏代考古的文獻解析

 石峁古城為夏鯀首次設,崇城夏啟二次重建,為衛城

作者|黃飲冰

內容提示

一、西少昊昌意敗退時的布局:命鯀入大夏地區建立石峁城

二、石峁古城的原始建設者是夏鯀

三、夏鯀本駐守在西川(寶墩古城)。石峁古城是因為共工與東少昊玄囂系爭奪帝位而建,石峁古城在反擊共工氏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石峁古城的種族屬性:黃帝昌意系、有虞氏、有扈氏,古夏人大夏系

五、關于稱號的問題

六、夏鯀與古蜀國的關系:夏鯀是古蜀國開國第一王

七、夏鯀城石峁古城的重建夏啟重建石峁城

八、鯀在石峁城的存在

九、補充論證:最新發現—石峁城的夏族徽

十、補充論證:石峁古城出土揚子鱷骨,意味著我提出的石峁古城為夏鯀所建立、夏啟重建的假說是對的

主題詞 石峁古城 昌意 夏鯀 夏族徽

正文:

有讀者認為:石茆城之前,必有一個以那個石刻符號為特征的族群生活在這里,建筑有精美的宗廟,是那種滿雕圖案的。后來,廢棄或被石茆城的建設族群驅逐,即使有兼并的因素,也是極少。建立石茆城時,拆用了原來精美宗廟的一些構件,但只是作為石料使用。所以,沒有原來的建筑精美,因此說兼并的因素極少。

我說:要聯系史料系統看。石峁古城,原是夏鯀所建立,大禹為表忠心墮毀鯀城,帝禹時期帝禹又命夏啟二次重建。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夏啟二次重建的城。石峁玉器和石雕,是其原始具象;所處的位置,是夏啟重建位置,非原始位置。夏啟重建該城時用外族人頭奠基,用石雕固基和用玉器鎮邪,是求“祖神護佑、永固且昌”的初心。

該網友又說:同一族群,若是重建,規模又是如此之大,經濟又不是衰落期,必應有精美宗廟,只會趕超前期,都知道,宗廟太重要了。

我說:夏啟重建該城,是建立衛城,是西北防線的指揮所。所以不是都邑,宗廟社稷不會建立在衛城。

——對于前文《石峁古城的夏文明特征解析,所謂戎狄所造是瞎說》讀者主要觀點的回應。

大約距今4500年,黃帝設東西大監(《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但沒有明確東西大監是誰)。其實東西大監就是黃帝大兒子玄囂任東大監(東少昊),二兒子昌意任西大監(西少昊)。昌意西遷,到上古中國西部履行監察職責。

昌意西遷之后,西部帶有紅山文化特色和良渚文化特色的齊家文化出現,我認為這就是昌意西遷的結果。

建立城池也是防衛和威懾的需要。昌意系在西邊活動了幾百年,其城在哪里呢?以前我認為齊家文化、蘆山峁古城、石峁古城和寶墩古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城西北的龍馬鄉寶墩村,建造年代在公元前2550年,廢棄年代在公元前2300)都是黃帝系統,城池的建設者可能是黃帝,而使用者可能是黃帝后裔昌意部,所以有黃帝建“五城十二樓”的記載。但是這個認識有失偏頗。現在我可以說:陜西延安蘆山峁古城大夏地域的早期城,屬于黃帝城;陜西神木石峁古城大夏地域的晚期城,屬于夏鯀城與石峁城同期建設的陶寺城,是共工氏城。

昌意部衰落之后,上古中國西部和中部就是夏后之夏朝。我已經考證,石峁古城是在東少昊青陽氏玄囂實力衰微、中原被炎帝系的共工氏霸占期間,昌意命鯀所建(見201913日《石峁古城建設者又添新證據,所謂夷狄所造是瞎說》一文)。在此文的基礎上,繼續對石峁古城進行探討。

一、西少昊昌意敗退時的布局:命鯀入大夏地區建立石峁城

在大約距今4500年,黃帝軒轅氏代神農氏登天子位,以黃帝稱號號令天下,神農氏就退出了天子位,神農作為天子稱號的歷史就結束了,神農氏降格為黃帝輔弼或客卿,居于江漢石家河古城。

黃帝是誅殺“兩昊、蚩尤而為帝”(鹽鐵論.結和)。兩昊是鳳太昊和鳳少昊。黃帝廢除了太昊稱號,保留了少昊稱號,并把自己的大兒子青陽氏玄囂封為東少昊,把二兒子金天氏昌意封為西少昊,承擔監察東方和西方的職責,那么東西兩少昊就成為了黃帝王朝的二級權力機構。天下統一于黃帝,但實際是東、中、西分治。這種東、中、西分治思想格局的來源,我以前就說過,來自心宿三星格局。心宿是上天之明堂,是天帝布政之宮廷,這就是傳說中的明堂體制。太子居東,天王居中,少子居西。這就是黃帝封建東西兩少昊的理論根據。

大約距今4500年(公元前2500年),西少昊昌意帶領自己的族眾從東部和中部遷移到西方。昌意的族眾來自黃帝的封賜。黃帝是把被征服的東部人口,包括昊遺民(大汶口文化遺民)、良渚遺民(含有虞氏遺民九扈遺民),一分為二,一部分給玄囂,一部分給昌意。黃帝自己的部族,主要源自紅山文化之黃族。所以昌意到西部,在西部就會有既有紅山文化特征又有良渚文化特征的齊家文化出現西方還有太昊的痕跡,說明軒轅黃帝對于兩昊遺民的處理,可能是把太昊遺民給了西少昊昌意,把鳳少昊遺民給了東少昊玄囂也可能是把兩昊遺民一分為二,一部隨東少昊在東部,這就是東部顓臾地區的四鳳姓國;一部隨西少昊西遷

考察齊家文化。這個文化的考古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600,她分布在甘肅東部向西至張掖、青海湖一帶東西近千公里范圍內,地跨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等4省區,是史前中國西部影響力很大的文化。齊家文化的制陶業比較發達,當時已掌握了復雜的燒窯技術。在墓葬中發現的紅銅制品,反映了當時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后來青銅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齊家文化的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建筑,目前沒有發現城池一類的建筑,所以不具備王國的形制,與昌意二級帝王的身份不相符合這個文化的形成,可能是昌意初到西部還沒有來得及創建城池的時候形成的,所以齊家文化應該歸屬于前昌意文化是西少昊初期遷居西方的居點。

我們繼續考察西部考古成果。距今4500年,在陜西延安的蘆山峁,出現了一座古城,就是考古發現的蘆山峁古城遺址。這個古城池,我以前認為可能就是昌意西遷建立的第一個落腳點,但是經過近幾年的考察,認為蘆山峁古城應該是軒轅黃帝城,是軒轅黃帝居中君臨天下之城軒轅黃帝在蘆山峁城君臨天下,并設立東西兩少昊分治上古中國東西部

要控制和監察西方,昌意沒有城池是不行的。西少昊昌意在穩定西部統治地位后,是應該建立城池的,建立城池的最佳位置,應該是在關中。

根據“前、中、后”的古老建制習慣,昌意部應該在關中建立城池。我推測被夏啟所滅的有扈氏之城(今陜西戶縣附近),可能在昌意時期已經建造,作為西部控制線的中軍城,以組成前敵西川寶墩、中軍關中扈城、后衛齊家文化古國的昌意統治體系。

所以在西少昊中期,西少昊應該居關中,并建立昌意城(后來有扈氏據守該城,就演變成了扈城)。

作為西部王的昌意部,可以命令西部各部族建立城池,供其派員駐扎。所以昌意西遷,在距今4500年前后,西部應該建設多座城池,供昌意部使用。估計在以后的西部考古中,距今4500年的城池還會有新發現。在距今4500年,在四川成都出現了一座古城池——寶墩古城,這個城可以給昌意部使用,但應該不是昌意本部使用而是西少昊昌意部的鯀部駐扎

大約距今4400年,軒轅黃帝地震而崩。炎帝姜族共工氏對少昊青陽氏繼承黃帝天子位不服,共工氏與青陽氏玄囂爭奪帝位,最終的結果是“共工氏霸九州”,青陽氏敗退回東北。所以昌意把自己的兒子顓頊派到玄囂處,幫助玄囂恢復元氣。對于玄囂是否登黃帝位,歷史記載是很隱晦的。我認為作為黃帝一族來講,玄囂應該登上了黃帝位,這就是“黃帝少昊氏”的來歷。不過“黃帝少昊氏”沒有君臨天下的資格,只是偏安東北一隅。到顓頊時期才翻盤。

到距今4300年前,大概處于關中昌意城的西少昊昌意也被共工氏擊潰,西少昊昌意率部逃到了神農氏居住的石家河古城,所以在距今4300年的時候,一批著名的玉器在石家河出現。

在考古上在距今4300年的時候,寶墩古城衰敗了,這正好與昌意部集中到了石家河相互映證;在距今4300年的時候,在陜西神木(蘆山峁古城更北的地方)出現了石峁古城,所以我認為石峁古城是昌意命夏鯀所建立。同期陶寺古城也在興建,建設陶寺古城的應該是共工氏。

二、石峁古城的原始建設者是夏鯀

《吳越春秋》:“鯀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就此說來,作為“城郭之始”,鯀建造的這個城池應為中國第一城郭。具有城郭形制的古城,石峁古城是其中之一;傳說中鯀建立的城池是石城,這與石頭建設的石峁古城很好地契合起來石峁古城建設的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這也正好與顓頊與共工爭帝的時代相契合。所以我認為石峁古城的首次建造者是夏鯀。

關于夏鯀建立城池的古籍記載是很多的,我這里不再重復。夏鯀掌握了先進的筑城技術,是上古擅長建筑城池的大工匠氏族這是為歷史所認可的

在上古,城就是國。夏鯀之城就是夏鯀之國。國語.周語稱夏鯀為“崇伯鯀”,夏鯀的國家就是“崇國”,我認為夏鯀首次建立了石峁古城,那么首建的石峁古城就是崇城。

《帝王世紀》記載夏鯀封崇伯。故《春秋傳》曰謂之'有崇伯鯀,國在秦晉之間。《左氏傳》曰:'趙穿侵崇是也。’”夏鯀被封為有崇伯,在秦晉之間立國。石峁古城遺址的位置,就在秦晉之間。記載與考古高度契合。所以我認為石峁古城的首次建造者是夏鯀。

對于古崇國,古籍對其首建源自夏鯀是肯定的,而且虞夏商都有崇國,商末崇國被西周滅亡,西周在崇國范圍之上(含扈國部分地方)新建豐鎬二京。但虞夏時期的登封崇國、商時期的關中崇國,均非夏鯀時期的崇國。認定首次建設的石峁古城是夏鯀崇國,不背經史。

石峁古城位置示意圖(處秦晉之間)

《淮南子·原道訓》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 這就是“化干戈為玉帛”。大禹以墮毀夏鯀所作的“三仞之城”為舉措,表示要以德布政天下。這條記載說明以下兩點:一是夏鯀之城,被大禹繼承,否則大禹墮毀鯀城之策,無法落實。二是夏鯀之城高大壯實,對內外具有強大的威懾力。結和考古中發現的石峁古城,一是高壯觀,二是有被毀和重建的痕跡,這與古籍記載的大禹墮毀的鯀城高度契合。我認為石峁古城的首次建造者是夏鯀。

我以前解釋過,夏鯀建立石峁城太堅固,大禹為了宣示德政、墮毀了夏鯀城;在大禹成為天子后為重建北部大夏地區防線,又把自己的兒子啟派到石峁城,重建石峁城。

古籍記載的是“鯀始作城郭”。在古代語言中,城是指內城的墻,郭是指外城的墻。考古發現的石峁古城分皇城臺、內城、外城,皇城臺前有一個大廣場。石峁古城的建設形制與古籍記載的“鯀始作城郭”高度契合。

基于以上,所以我認為石峁古城是夏鯀城,也就是崇城,因處于大夏地域,所以又是大夏城。

三、夏鯀本駐守在西川(寶墩古城)。石峁古城是因為共工與東少昊玄囂系爭奪帝位而建,石峁古城在反擊共工氏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2300年顓頊與共工爭帝前局勢圖

大約在距今4400年(公元前2400年),軒轅黃帝因地震而崩。在炎帝系的共工氏看來,軒轅黃帝因地震而崩,這說明軒轅黃帝德不配位,遭受天譴,帝位應該由炎帝系繼承,也就是共工氏繼承,黃帝系不能繼承帝位。這就是歷史上對少昊青陽氏有沒有繼承帝位說得很隱晦的原因。共工氏將準備繼承黃帝位的少昊青陽氏勢力驅逐出了中原,自己登上了帝位,這就是古籍記載的“共工霸九州”,也是古籍記載的“少昊氏衰”,實際上“共工霸九州”和“少昊氏衰”是同時期發生的。少昊青陽氏最終退回到東北老家去了。

共工氏驅逐了東少昊,當然也會攻擊西少昊昌意。大約在距今4300年前,西少昊昌意部退到了神農氏的都城——江漢石家河古城。考古中發現在距今4300年,大批高質量、高技藝、高形制的玉器在石家河出現,其原因就是西天王昌意潰敗到了石家河。

進一步聯系起來看,四川成都的寶墩古城在距今4300年的時候被廢棄了。為什么?我前面說了,寶墩古城也屬于昌意城,是昌意監察和控制西部諸國的前鋒城。這個城由誰駐守呢?根據大量的古籍記載清理出的線索指向夏鯀,就是夏鯀是寶墩古城的駐守者。那么夏禹(這個時候還不是大禹)的歷史,也就隨夏鯀一起,開始于西川。

在西少昊昌意敗退到石家河的時候,自然會命令夏鯀北伐,去鞏固陜西(大夏)局面。作為昌意部的前鋒和主力的夏鯀部被分成兩部,一部到石家河勤王;一部殺回大夏(陜西),在蘆山峁更北的石峁建立城池。這樣夏后氏就被分成了兩部:父鯀到了西北大夏地區建立了石峁古城,子禹部到石家河勤王。原駐守的西川寶墩古城就廢棄了。

夏鯀建立了石峁古城,可能以石峁古城為基地,繼續東進到晉南滅了共工氏,重建了陶寺古城。這個陶寺古城,后來被堯帝作為了都城。

少昊青陽氏玄囂被共工驅逐退回東北,氣勢衰敗不振。少昊金天氏昌意把自己的兒子顓頊送到少昊青陽氏處,重整東少昊玄囂部。

距今4300年后,歷史的繼續就是顓頊跟共工氏爭帝。顓頊再次統一上古中國,顓頊的統一,實際是再造了上古華夏,功比黃帝,所以顓頊被稱作黃帝顓頊。

在顓頊與共工爭帝的戰爭中,夏鯀功高至偉。自此昌意就隱沒于歷史,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老西天王退出了歷史,新西天王可能由鯀繼承。

四、石峁古城的種族屬性:黃帝昌意系、有虞氏、有扈氏,古夏人大夏系

實際這個問題,我在多篇文章中敘述過。石峁古城在夏鯀時期的居民,主要來自黃帝系昌意子系,是古黃人的一支;另一個是有虞氏,屬于輔助系,大約負責禮神。第三部分就是下層民眾,屬于大夏地區(秦晉高原上)的原居民大夏人。

有虞氏有扈氏來自良渚文化。在距今4800年前,良渚古國是有虞氏統治下的神國,有虞氏用神權統治良渚古國,有虞氏統治下的良渚古國就是天虞國;但是山東的鳳姓少昊摧毀了有虞氏統治的良渚古國,并把良渚古國兼并到二十四鳥王國中。大約距今4700年前后天黿黃帝恢復了良渚古國,命鸤鳩氏(成鳩氏)作為良渚古國的新君王,繼續統治良渚古國。距今4500年軒轅黃帝令良渚一半居民隨昌意西遷,其中就有有虞氏,這就是西部有虞氏的來歷。有扈氏到西部,虞有虞氏西遷的原因一樣。石峁古城建設,也有有扈氏參與。

良渚古國到距今4300年被顓頊帝摧毀,其民化為華夏系的黎民。

五、關于稱號的問題

昌意作為監察和控制西部的第一代西少昊,其后代王就可能直接用昌意作為統治的稱號繼續對西部進行監察和控制,所以我一直說的西天王昌意有幾百年的歷史。這個我在《姓氏和邦國》中講過,上古國家是由氏族國家化形成,我稱之為氏國,就是氏族國家。氏族國家實行的是氏族統治,往往他們的氏號就是國號和君主的稱號,使用的時間與氏族國家的歷史相同。這個其實好理解,西藏的達賴、班禪的稱號,就是幾百年一直繼承下來的。

黃帝的稱號,我以前說過,黃帝乃黃人之帝。到軒轅黃帝成為天子,依然用黃帝的稱號號令天下。

目前發現的考古遺址,與黃帝文化最契合的是東北的紅山文化。紅山文化起源于距今6000年,與廟底溝文化的起源時間幾乎同時。那么黃帝的稱號從距今6000年算起,到距今4400年軒轅黃帝崩,黃帝的稱號使用了1600年。但是黃帝作為天下共主(天子)的稱號,只有100年。那么黃帝紀年,也應該從黃帝作為天子的稱號的元年開始。

新修訂黃帝至東周隱王16年止紀年表

我這是從考古年代敘述的,但與典籍的記載也差不了多少。黃帝的世代有10世(《春秋命歷序》)、11世(《廣博物志》)、13世(《辯正論》)至18世(《佛祖歷代通載》)之不等,年代有1072年(《辯正論》)、1520年(《易稽覽圖》等。所以考古實際上證實了黃帝的存在。

至于《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是軒轅黃帝。軒轅黃帝首先擔任的是黃人族群的黃帝職位(從有熊黃帝處接受),然后從神農氏處接受天子的職位,以黃帝為天子稱號。以前的黃帝是黃族的黃帝,不具備天子地位,所以《史記.五帝本紀》從軒轅黃帝開始。司馬遷說過“神農以前尚也”,所以他沒有把歷史向上追溯。《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神農氏,當然是末代神農天子。

同理,昌意有第一代昌意,也有繼承昌意稱號的后代昌意,他們相繼組成黃帝系西天王昌意的歷史。

鯀、禹與昌意一樣,也是跨越時代的名字和名號,原因就是不止一代的昌意、鯀、禹,后繼者繼承了他們的名號作為了稱號。

六、夏鯀與古蜀國的關系:夏鯀是古蜀國開國第一王

可以作這樣的結論:古籍記載“有崇伯鯀”,那么川西的寶墩古城是夏鯀的第一崇城,石峁古城就是夏鯀的第二崇城,城就是國。崇也可以當作是叢,即蠶叢。漢揚雄《蜀本紀》:蜀始王曰蠶叢,次曰伯雍 ,次曰魚鳧 ”所以是夏鯀開啟了古蜀文明。

歷史和考古遺址聯系起來看,是可以互相映證的。實際上,禹起自西羌,或者夏起自西夷,是漢代人提出的看法,這是根據漢代的地理和轄區提出的,因為在漢代西川就是西羌或西夷。但是在軒轅黃帝的年代,西部受西少昊昌意直轄,作為西少昊昌意后代的鯀和禹出于西川,就不是西夷,而是正宗的王族。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如現在一樣,哪里還有西夷或西羌的概念存在呢?

七、夏鯀城石峁古城的重建夏啟重建石峁城

我有多篇文章就是談石峁古城是夏啟的龍興之地,是夏啟作為諸侯時期的都城。前面也談到了夏鯀城被攝政期間的大禹墮毀的情況。

但是夏鯀城所處的位置太重要了,這座城是西北防御的重要的城,對中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屏護作用。在大禹登天子位后,出于重振西北防御的目的,派自己的兒子夏啟去重建石峁城。

這在考古上是有證據的。很多原本處于神圣位置的石雕,被埋在城墻底層作了基礎,而且錯亂放置。這個現象就是石峁古城被重建過的證據,重建者,就是夏啟。

為什么夏啟對夏鯀時期的諸神不禮遇呢?也可能到大禹登上帝位時,大禹的崇拜發生了變化,如大禹崇拜青色。夏啟也受大禹影響,對石峁古城的原始神靈不再崇拜,但因其神性而改做新城的基礎和城墻的護法。正因為如此,改制在大禹登帝位后就已經開始了,這也是夏啟能夠成功改制的原因。也可能是:夏啟重建該城時用外族人頭奠基,用石雕固基和用玉器鎮邪,是求“祖神護佑、永固且昌”的初心。這也是對夏鯀時期諸神的一種禮遇。

八、鯀在石峁城的存在

最近的考古發現,證明了鯀在石峁古城的存在。

夏后氏的原始職責是奉守“夏社”,“夏社”就是祖社,古夏人祖先的祭祀場所。夏后氏,從有夏族徽的時候就負責夏祖的祭祀。神農時代,夏后氏納入神農體系,負責夏祖的祭祀;黃帝時代,夏后氏同樣納入黃帝體系,負責夏祖的祭祀。在黃帝時代,黃帝對夏后氏進行了改造,夏后氏鯀自己的族徽是白馬(山海經: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在帝顓頊時代,白馬又變成了龍(鯀)。鯀的接替者是禹,禹同樣先是水龍(高密),后是山蟲(文命)。所以夏后氏實際是以鯀為父氏族,以禹為子氏族。其氏族的事業,也經歷了陸上、水利、陸上的變化。其權力也經歷了神司、軍司、水司、帝司、帝君的變化。其軍司,就是奉命建設石峁城,協助顓頊與共工爭帝。其水司,就是鯀禹代替共工氏治水;其帝司,就是服務于帝舜,為帝舜攝政;其帝君,就是大禹接替帝舜帝位,成為黃帝朝末代黃帝。

無論鯀是白馬還是蛇龍,馬和龍,在石峁石雕圖文上均可見:

石峁遺址鷹射馬圖(左為馬,右為鷹,中間是弓箭)

石峁遺址雙龍(鯀)圖

在石峁時期,夏后氏由“馬”變“鯀”,很可能是“馬”對“鷹”作戰失利,“鯀”接替“馬”繼續收復大夏高原。

石峁城的石雕龍的形象,在有夏一代是一脈相承的。

石峁時期的龍造型

新砦陶器蓋上的龍紋(這是殘缺的龍頭,蛇尾被損毀了)

二里頭時期龍的造型

九、補充論證:最新發現—石峁城的夏族徽

我以前就說過,由于夏族徽的浸染,古夏人以至于夏朝人形成了對頭的崇拜,最終形成了獵頭風俗。在石峁,石人頭像很多,用于奠基的人頭也很多。這都是夏族徽浸染形成“頭崇拜”習俗的體現。

理解這個論述,就要理解我對夏族徽和夏文字演變邏輯的系列論述。我多次說過,最早的夏偶像是大地灣女神像:

偶像“夏”(大地灣文化女神彩陶)

最早的夏圖徽就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出土的“人面魚紋圖”:

圖文“夏”(半坡文化人面魚紋圖)

夏圖徽變異類型很多,但是基本的構圖方式是人頭(人面)+耳雙物”。根據“人頭(人面)+耳雙物”的構圖規律,在最近公開的石峁城新石雕中也可以找到石峁古城的石雕夏圖徽。

石峁古城的夏族徽

石峁古城夏族徽:雙手端人頭,人頭下是一個放置人頭的器皿。獻祭人頭的意思。

夏(夓),會意。據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攵。頁( xié),人頭。臼( jù),兩手,( suī),兩足。合起來象人形。

黃飲冰202067日星期天。202069日星期二修改。本文原題目《石峁古城是崇城,為夏鯀所建立》。2022108日星期六補充《八、鯀在石峁城的存在》《九、補充論證:石峁城的夏族徽》和增加《補充論證十》 

十、補充論證:石峁古城出土揚子鱷骨,意味著我提出的石峁古城為夏鯀所建立、夏啟重建的假說是對的

石峁古城又有多項新的考古發現。其中在石峁古城皇城臺出土了揚子鱷的骨頭,對我提出的石峁古城為夏鯀所建立、夏啟重建的假說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在網絡上搜到了石峁古城出土的揚子鱷骨圖片如下:

石峁古城出土的揚子鱷骨(圖片來自網絡)

石峁古城出土的揚子鱷皮(圖片來自網絡)

古人有用揚子鱷皮做鼓的技術。在《山海經.大荒東經》就有黃帝用“夔”之皮為鼓的記載。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對夔的描述:“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那么揚子鱷是不是“夔”呢?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因為時間久遠,無可映對。

由于夔皮作鼓、鼓樂一體的關系,我國最早的一位見于記載的音樂家也叫做“夔”,他是帝舜時期的樂官夔。據《尚書·舜典》所載:“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為溫,寬而粟,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大意就是:帝舜命夔掌管音樂,讓他教育貴族子弟,要求貴族子弟為人要正直而溫和,氣量要宏大而嚴肅,要剛強而不暴虐,要簡樸而不驕傲。這說明我華夏祖先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注意到音樂的社會教化功能了。《尚書·益稷》也記載:“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后德讓,下管鼗、鼓,合止祝、敔,笙、鏞”。

石峁古城是不是黃帝城呢?我認為不是。因為考古斷代說明石峁古城距今4300年(耶元前2300年),晚于歷史記載的黃帝時代。在石峁古城發現揚子鱷骨,并不能作為黃帝以夔皮作鼓的證據。因為黃帝發明了“夔皮作鼓”工藝,后代是會繼承這個工藝的,所以石峁古城用揚子鱷皮作鼓,并不能證明是黃帝以夔皮作鼓。

石峁古城建立的時代,在距今4300年(耶元前2300年)前。這個時期,正好是顓頊與共工爭帝時期。

根據我的論事體系,軒轅黃帝在距今4500年(耶元前2500年)左右代神農氏為天子,號稱黃帝,成為天下共主。黃帝100年地崩,黃帝駕崩。東少昊青陽氏沒有繼承黃帝位,因為炎帝系統的共工氏霸占了九州的統治權。共工氏擊敗東少昊青陽氏,東少昊退回了黃帝族群的龍興之地東北。共工氏擊敗了西少昊金天氏,金天氏逃到了江漢地區,跟失去天子之位、淪為黃帝賓客的神農氏居住在一起。這個我根據石家河古城在距今4300前后出現大量風格不同的玉器已經論證是西少昊逃到石家河導致的。

鬼臉座雙頭鷹——西少昊之圖騰玉面神人頭像。譚家嶺出土。距今約4300-4000年。

我也說過,在距今4300年(耶元前2300年)前后,西少昊金天氏有兩個布局,其一是把顓頊送到東少昊青陽氏處,輔助東少昊青陽氏;其二是派鯀帶領夏后氏一支北上,到河套古湖南邊的神木建立石峁城,作為反攻中原霸主共工氏的基地。在距今4300年(耶元前2300年)的時候,臨汾陶寺城只是共工氏建立的小城,守衛著炎帝建立的陶寺觀象臺。隨著石峁城的建立,中原霸主共工氏也加強了陶寺城的建設。在顓頊與共工爭帝的最后時期,共工氏逃到了陶寺城,以陶寺城為最后的都城;在最后時刻,共工氏毀了陶寺觀象臺。共工怒觸不周山,這個不周山是具象的或者歷法意義的不周山,即陶寺觀象臺的觀測柱子。

陶寺觀象臺是根據連山易理論建立的太陽觀測臺,立柱就是連山。在帝堯以陶寺城為冀都的時候,陶寺觀象臺是不存在的。帝堯建立的是東南西北四個觀測站,以定四時。陶寺觀象臺與帝堯的四時觀測站所用的觀測理論和模型是絕然不同的。

我這個說法,是與《連山易》和顓頊被東少昊青陽氏撫養的歷史記載相對映的。

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是夏鯀是從何地出發進入大夏地區的石峁地域的。以前我認為夏鯀是從西川直接北進大夏地區(秦晉高原)的。

根據石峁城出土揚子鱷骨的考古發現,現在可以明確,夏鯀是從川西向東進入江漢地區的石家河城,在石家河城分兵北上進入大夏地區的石峁地區。

夏鯀屬于西少昊體系。在西少昊逃到石家河城的時候,夏鯀也應該先到石家河勤王。

這個說法的依據,就是石峁城出土的揚子鱷骨。至于揚子鱷與江漢地區的關系,是明確的。

在石家河城,夏后氏分成父子氏族,父氏族鯀北上,子氏族禹留守石家河,這就更加完善了我的論述體系了。黃飲冰隨筆耶元20220815(日本投降紀念日)。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模杨依粉嫩蝴蝶150p| 国产3p露脸普通话对白| 亚洲综合无码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喷水| 特黄 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日本一本免费一二区| 天天爽夜夜爱|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a片无码毛片免费看| 免费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美国人性欧美xxxx| 在线观看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1页| 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老司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欧美喷潮久久久xxxxx|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中国浓毛少妇毛茸茸| 日本一本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尤物色综合欧美五月俺也去| 18禁黄无遮挡网站免费|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а∨天堂男人色无码|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成人网站免费看黄a站视频| 亚洲精品成av人片天堂无码| 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高潮|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影院视频| 无码人妻人妻经典|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视频不卡一二区|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又大又粗又黄的网站不卡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