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基礎教育課程》2019年4月 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可行性措施思考 湖北省鶴峰縣下坪鄉民族中心學校 唐耿玉 郵編:445800 摘要: 如今,美術課堂教學已走進核心素養時期,專家們提煉出了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五個核心素養。在新時代下一場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的變革也悄然而至,從2000年課程改革以前的雙基落實,再到2000-2015年的三維目標,直到現在,核心素養已成為美術課堂上的指揮棒。本文將通過對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力求探索 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小學美術;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不外乎就是一個人本身的修養,核心素養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像是道德、談吐舉止、知識技能、思想境界等等都包括在內,但核心素養的特殊之處在于其更加注重整體,是一個綜合性的評定。核心素養已經不再像雙基和三維那樣的具體,轉而指向的是一個全人的、全思維的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天賦和智力的量化,更注重的是后天培養的一種核心的文化素養。因此,要培養核心素養也應該從整體入手,某一方面的突出并不能代表核心素養的提高。而小學美術正是這樣一門考驗學生綜合性能力的學科,因此小學美術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上,有著天然的優勢。那么,小學美術如何在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呢? 一、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個性,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每個人的個性天生就是有所不同的,這種不同體現在興趣愛好、氣質、能力以及夢想等各個方面,這也正是我們必須采取“因材施教,因人授課”的理由。因人授課的意思并不是說不同班級的教學內容不一樣,而是同樣的教學內容,根據每個班氛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樣既考慮到了不同班級之間學生的不同,又顧慮到了期望的目標同實際造成的結果之間的差距。老師根據完全相同的課堂內容,卻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的不同而做出改變,避免一成不變的上課模式,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和興趣,使得這堂美術課異彩紛呈。 二、打造輕松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快樂學習 每個人天生都會有創造的欲望,而美術課正是發揮學生才能的舞臺,但是很多時候導致學生不敢展示自己的原因正是因為過于嚴肅的課堂氣氛。美術課的課堂氛圍因該是輕松而快樂的,這也就是所謂的“氛圍輕松,寓教于樂”,而要想達到這種氛圍,其實不妨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小游戲。例如:湘教版一年級上冊的第一課就是“大家一起畫”,若是老師干巴巴的講解繪畫方法無疑就會使學生聽得無聊,這時候不妨設計這樣一個游戲,選一組同學,老師想一種動物,然后讓第一名學生將其畫在紙上,然后接下來的每個同學都只能看前面那個同學的畫來猜測是什么并自己重新畫,直到最后一個同學看看還能不能猜出原本的動物;或者老師找一個小故事,然后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漫畫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等等。這樣的小游戲會使得學生們興致高昂,并且也在娛樂的同時學到了內容,而且印象還會較為深刻。 三、巧妙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上課的形式也已經開始不斷的發生變化,現在很多學校都已經普及了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美術課除了創造外,還有一部分就是鑒賞,多媒體播放設備無疑為這種鑒賞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便利。例如: 我在教湘教版三年級下冊《恐龍世界》一課中,多次利用多媒體播放恐龍的圖片、視頻,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界限,讓學生馳騁于遠古恐龍時代,在想象空間飛翔,激發他們以自己的知識經驗、審美認識、情感態度去識讀恐龍圖像。 但是,美術課的教學也不能一味的依賴這些科技,否則教師就徹底淪為了課件播放員,就完全本末倒置了。 四、尋找學生優點,善于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美術不同于數理化,數理化的問題總會有一個唯一的標準答案,但美術卻沒有,美術作品向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因此,在美術作品的鑒賞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大家說出自己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而且要對那些新的、獨特的,哪怕是有些偏離主題的見解都要予以鼓勵,因為思維的發散性和角度的獨特性是美術課所必須鼓勵的。還有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不少學生的繪畫功底確實偏低,畫出的作品也差強人意,但美術老師一定要從中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鼓勵,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可以采用“美術角”等方式,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這對于學生來說會獲得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起創作和學習的熱情。 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所以,對于同一事物,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欣賞時,尊重學生不同的見解。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創新之處,對學生予以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美術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擔負著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小學美術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本,把提升學生氣質和審美品味,激發學生創造性,鍛煉學生思維的發散性作為目標,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內容,以“因材施教,因人授課”、“氛圍輕松,寓教于樂”、“善用科技,科學結合”和“尋找優點、善于鼓勵”的四種手段,力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使其適應時代和社會新背景下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李藝, 鐘柏昌.談“核心素養”[J].教育研究, 2015(9):17-23. [2]宋關華.小學美術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 2013(9):203-204. [3]吳章新.小學美術課堂創意教學策略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0,(01):53-54. |
|
來自: 昵稱15221501 > 《中小學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