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基礎教育參考》2017.5. 巧妙創設學習情境,讓高中數學教學綻放魅力之花-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級中學 肖應松 郵編:445000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的一門學科,廣泛應用于科學發展領域和日常生產和生活之中.高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復雜性,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都會遇到許多問題.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若能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根據具體教學實際創設教學情景,讓教學在具體情景中進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加深對思維方式的理解和消化,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和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校數學教學質量,本文從數學問題、思維、實踐及日常生活四個方面,對高中數學情境教學方法進行相關探索。 一、巧妙創設問題情景,提升課堂教學興趣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類型各式各樣的問題,有問題不是一件壞事,問題能夠促發人們對事物的思考,激發心中解決問題的興趣與動力,使人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學識,拓展了科學探究方法,增強了自信心.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結合教材,善于使用問題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力.讓學生在問題這種奇妙的氛圍中,充滿探索知識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自信心,通過親身體驗感受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和數學教學質量. 集合知識是高中數學教材的基礎知識,集合中包含子集、補集、交集、并集等主要知識.集合是指具有某種特定性質的具體的或抽象的對象匯總成的集體,這些對象稱為該集合的元素.子集是集合元素中一部分,子集包含于集合之中;補集是一個集合與另一個集合相比,其中包含的部分就是這個集合的補集;交集就是兩個集合相同的部分元素組成的集合;并集就是兩個集合元素的總和組成的集合.教師在講解集合知識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利用圖表動態的展示集合之間的關系,引起學生對集合知識的興趣,合理的引導學生學習集合知識,使學生愿意主動去學習探索,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達到學習的效果. 二、靈活創設思維情景,拓展學生大腦思維 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特征,人們通過思維對事物的信息進行加工制作,從而改變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達到其期望的目標.思維具有強大的可塑性,人們根據現實條件對思維方式進行改變,達到事物有利發展的狀態,促進目標的達成.高中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的階段,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思維情景,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大腦細胞,培養數學學習思維能力,提升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探索數學思維的過程,是學生培養成熟思維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心智都將得到鍛煉和發展. 例如,數學課本中的“簡易邏輯”包含四種命題:原命題、否命題、逆命題,逆否命題.這四種命題相互之間存在關系,一個命題的真假與其他三個命題的真假存在如下三條關系:如果原命題為真,它的否命題不一定為真;原命題為真,它的否命題不一定為真;原命題為真,它的逆否命題一定為真.四種命題的關系很容易混淆,學生不容易記清楚.教師在講授命題真假關系時,可以創設對立思維的情景,互為逆否的兩個命題,真則同真,假則同假.原命題和逆否命題為一個逆否關系,否命題和逆命題為一個逆否關系,所以原命題與逆否命題同真同假,否命題和逆命題同真同假,其余命題之間不存在相對關系.經過這種對立思維情景的創設,學生可以更加牢固地將命題真假關系的數學知識記清楚. 三、完善創設實踐情景,加強教學操作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強調課本內容的學習,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視的.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完成數學實踐,親身體驗數學元素在雙手間的游動,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完成數學實踐,既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繪制圖表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本步驟,良好的繪圖功底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在學習函數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好白紙、標尺、鉛筆、橡皮等繪圖工具.先由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標準繪畫步驟,學生認真觀察,記住要點和易錯的地方,隨后根據函數要求和教師示范,設計好刻度比例,進行函數圖象的繪制.學生在繪制時可能會遇到困難,教師要適時提醒和引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繪制任務.教師創設繪制圖表的情景,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了解函數圖象的形成和走向,加深對函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四、切實創設生活情景,將教學融入生活 我們的生活充滿數學,每天都在和數學打交道,同時,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人們對于身邊日常的事務比較了解,通過創設實際的生活情境,將學生身邊熟悉的東西與數學課本知識相結合,碰撞出新的火花,使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務中探索到數學知識,了解到數學知識中存在的規律,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同時拓展數學學習的科學研究方法,提升數學學習的能力,促進數學知識的進步,最終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 天氣預報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天在出門之前我們都會習慣性地看看天氣預報,再根據天氣變化調整日程規劃和準備相關物品.天氣預報其實是氣象學家根據天氣因素的變化程度,計算出導致天氣變化因素在特定時間段出現的機率,根據機率大小,預報氣象的變化,如果導致降雨的元素出現機率超過80%,那么在這段時間內出現降雨天氣的機率將大大增加,天氣預報就會提醒人們帶好雨具,做好防雨準備.教師在講解數學概率知識時,可以將日常人們熟悉的天氣預報、彩票等與概率知識相關聯的日常生活情境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學會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促進數學教學工作的展開. 總之,高中數學知識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繁雜和枯燥,我們缺少的是恰當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中融入情景教學的方法,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創設思維情景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創設實踐情景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通過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生活學會數學又將數學應用于生活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奧秘,這樣一層接著一層,一環緊扣一環,從提問到思維,從實踐到生活,在不同的情景中,使學生學習、理解數學知識,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向往程度,積極探索數學知識,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同時,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進步,我們也可以通過具體教學狀況創設相應恰當的教學情景,從而促進數學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