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文藝復興運動開始,歐洲就對來自東方的絲綢以及香料產生了極大的渴望。為了探索通往東方的航線,葡萄牙人占領果阿,自此為西方掀開了強大的秘訣——侵略。 新航路的開通讓他們的野心迅速膨脹,他們失去了作為人的善良,迷失在巨大財富和權利里,為了獲得更多的領地,奴隸,金錢。 于是硝煙戰火四處燃起,燒殺搶掠,哀嚎遍野。所到之處,都留下他們侵略的罪惡痕跡。只是他們處心積慮,卻始終征服不了中國和土耳其這兩個地方。 01 面對外強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清末,這個曾經繁榮強盛,震驚四海,國土面積更是高達1300萬平方公里的滿清帝國已經衰落。但它曾經擁有的財富讓西方列強眼紅不已。 鴉片戰爭打響后,清政府當權者懦弱無能,懼怕外強的長槍大炮,一方面對強敵卑躬屈膝,一次又一次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無理由割讓領土,賠款。另一方面又殘酷剝削本國人民。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處境下,三元里抗英斗爭打響了。這是中國在經歷無數次折磨和屈辱之后,第一次大規模的自發組織抵抗外強侵略的反抗。 這場反抗極為重要,他讓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看到了希望,燃起了保護家園的決心。覺醒的人民就像一頭睡醒了的獅子讓那些侵入它領土的敵人感到害怕。 反抗一旦開始,便意味著一個國家不再怯弱,不再逆來順受,接踵而來的是全民族的反抗戰爭。這種反抗讓那些自以為洋洋得意的外敵心生恐懼,他們開始害怕,開始逐漸知道他們招惹了怎樣的一頭雄獅。 而土耳其曾與清朝有著相似的經歷,曾經在極盛時期,甚至控制了歐、亞、非近45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同樣的在近代開始走向沒落。 侵略總是伴隨著領土流失,民不聊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后, 土耳其作為戰敗國,其下場極為慘烈。將近五分之四的領土被英法俄瓜分,并且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色佛爾條約》。 只是強壓之下必有反抗。凱末爾集結土耳其人民奮起擊敗西方列強,廢除了蘇丹制,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國,組建了人民黨。他用強烈的手段維護了國家領土的統一和完整。 哪里有鎮壓,哪里就有反抗。面對外強毫無人性的欺辱,中國和土耳其的人民只會反抗得更加強烈。 02 同化文明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有人說過一條關于歷史的永恒規律: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 中國最混亂的五胡亂華時期,大大小小幾十個皇權迅速更替的原因便是因為外來文化始終同化不了原有的文化,每一個因為武力戰勝的國家最終都會敗在漢化問題上。 僅僅是本國民族間的相互爭斗和鎮壓就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夠做到統一。當年蒙古鐵騎強勢踏入中原,因為漢化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不到百年便被滅國。 而滿清入關,“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最后花費百年光陰才完成漢化。其付出的代價便是滿人漢化,從此成為中華文化中的一部分。 中華幾千年積攢下來的文化底蘊,不是依靠長槍大炮,燒殺搶掠就能夠消滅的。更何況是那些非我族類的西方列強,想要征服有著千年凝聚力的國家,至少需要數百年的時間來完成。 而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花費如此巨大的代價僅僅為了征服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那是他們傾盡一國之力不能完成的。 所以在西方列強第一次面對義和團運動時,便知道中國傳承下來的凝聚力根深蒂固,是他們力所不能及的。 相同的,土耳其雖然沒有中國那么深厚的底蘊,但是它有從東羅馬繼承下來的文化。我們都知道,東西羅馬帝國延續了將近1500年,一個曾經存在千年的帝國,即使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其文化依然被人繼承,依然被視為圭皋。 繼承羅馬文化的土耳其的國土在一戰后幾乎被分瓜干凈,已經到了滅國的邊沿。可是它依然重生了。 一個國家的文化經歷了千年時間的千錘百煉,是誰也掠奪不走的,即便國土被侵占,但文化不會散,國就依然在。 03 列強之間的利益糾紛 中國有句古話,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利益驅使下國與國之間可以友好合作,卻也可以因為利益而相互嫌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時,西方列強之間為了爭奪更多的領土,就曾有過摩擦和矛盾。德國和俄國不滿意英國的霸道。 為了相互制衡,英國利用法國和日本牽制德國和俄國,以防止他們獵取更多的土地和財富。同樣的,英法俄也不希望作為牽制的棋子日本一家獨大。 甲午中日戰爭之后,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懦弱無能的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但是英法俄絕不會放任日本獨吞如此重要的軍事重地。 將近三萬平方千米的遼東半島是中國三大半島之一,它在東北地區的西南方向,東接蒙古高原,西連朝鮮半島,是中國古代各個王侯將相廝殺爭奪的第一要地。 一旦日本占據遼東半島,那么整個東北早晚都是日本的囊中之物。英法俄當然不愿意一顆棋子占盡好處,三國最終通過強力干涉逼迫日本歸還了遼東半島。 中國幅員遼闊,廣袤無垠,利益之大,任誰也無法一口吞下。在列強相互糾結和權衡利弊之下,中國才得以趁機喘息恢復。 而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海峽地理位置更是對歐洲極其重要,它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如果英國法國得到它,那么俄羅斯和俄國就會被迫將自己的要害展示在別人面前。 博斯普魯海峽的歸屬直接關系到歐洲各國之間的平衡。所以在西方列強的矛盾和斗爭之下,誰也沒辦法獨自占取土耳其。因此土耳其在這種矛盾和沖突之下最終可以獨立。 04 小結: 作為半殖民地的中國和土耳其,國家貧苦弱小,但是因為有了奮起拼搏的人民,國家才能生生不息! 因為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國家才可以不懼強敵侵占!因為有了特殊地理位置和軍事重地,國家才可以在強敵糾紛時得以喘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