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夏文字,曾經廣泛應用于寧夏、甘肅河西走廊、內蒙等地區。不過蒙元滅亡了西夏,也抹去了西夏的所有印跡,包括西夏文。也包括西夏文古錢。 ![]() 宋代洪遵普見過西夏文錢幣,但不認識西夏文,所以把它叫做梵文錢。洪遵猜想它可能是吐蕃那邊的文字。并感嘆說數百年以后,假如能夠破譯此文字,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啊!這一感嘆真的延續了數百年,直到清代乾嘉時代,才真正認識到這不是梵文而是消失了數百年的西夏古文字。 ![]() 今天我們對于西夏國錢幣的體系已經是比較清楚了,它與宋的體系是基本一致的。材質分為銅錢和鐵錢兩大類。折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數種。但書體上要比宋錢更為豐富,除真、行、草三體以外,還有獨具特色的西夏文錢。這也是少數民 族政權所獨具的特色。 西夏文錢的寶文稱為寶錢。也就是年號+寶錢這樣的格式。常見的西夏文錢:如大安寶錢、福圣寶錢、天慶寶錢等等已經被錢幣界所熟知了。但隨著新世紀的新發現逐漸增多和深入,一個更加深入立體的西夏國錢幣體系展現了出來。 新發現的西夏文錢 1、某某寶錢。直徑24.7MM。擴緣狹穿。直讀,上下兩字不識。 ![]() ![]() 2、番國寶錢。 ![]() ![]() 福圣寶錢白銅樣錢![]() 新發現的漢文錢天盛扁元新版![]() 常見版![]() 天盛背西鐵母![]() 乾祐真、行、楷三體樣錢,精彩不輸徽宗錢![]() ![]() ![]() ![]() 花錢類大夏國寶,目前已經發現有大遼國寶、大夏國寶兩種以國寶為號的錢幣。其性質筆者認為應該是屬于賞賜錢或花錢。包括西夏文番國寶錢也屬于這一類。這一階段花錢更為流行,而番邦之國想樹立存在感,使用這種較為夸張的詞匯也是可以理解的。這種少數民族希望自己是被歷史所認可的正統王朝,大夏、大遼、大元皆是在這種心理下鑄造的,隨著錢越鑄越大,感覺底氣也似乎更足了一些! ![]() 這枚大夏國寶于2011年見于中都國際錢幣拍賣專場,直徑30MM。![]() 此枚真假存疑 關注大咖美泉,賞美泉美文 |
|
來自: 黑天鵝20010520 > 《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