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絳先生的一段話:
讀到這段話,內心戚戚。 我看到過很多吼老公,吼孩子的女人。 老公摔門就走,孩子哇哇大哭。 留下她,頹然而坐,一個人默默垂淚,默默收拾殘局。 然而,時間到了,她依然會卷起袖子,忙碌一家人的晚餐。 端上桌,有孩子喜歡的可樂雞翅,有老公喜歡的水煮魚,她喜歡的呢?沒有人提。 吼人的時候,她看上去,就是家里最兇、最厲害、最強勢的人。 仿佛強勢到,老公只有回避,孩子只能示弱。 但事實上,她一點都不好過。 她是家里最操心,最顧家的那個人。 再苦,再累,她還是期望家人都好。 眼里再多淚,心里再多委屈,她還是愿意為家人擔起責任。 有時候,真心覺得,做這樣的女人,好累! 該做的事,一件不落,該操的心,一點沒少。 但壞脾氣,卻讓她的付出,落不到一點好。 不僅換不來半點憐惜,還落一身埋怨。 何苦! 當自己真正經歷過,才忽然懂了,壞脾氣,都是生活磋磨的。 是生活里的雞飛狗跳,各種不順心,無人疼惜,黯淡了眼里的光彩,催發了心里的焦躁。 那些她眼里的錯,只是催化劑,她吼的是生活的心酸,是現實的無奈,是心底的委屈。 會吼,代表還有期待。 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說明她還在乎。 因為在乎,才會心亂。 她的吼叫里,有她的心聲,是發泄,更是一種述說。 期待有人懂,期待有人分擔。 然而,男女思維模式上的不同,總讓交流成為兩條平行線。 男人總愛跟女人講道理,講不清,就甩手而去。 于是,女人委屈的情緒無限放大,心也就一點點變得冰涼。 若有一天,傷心絕望之下,不管這個家了,家就散了。 其實,煙火人間,平淡流年。 家是什么? 只有房子不叫家,房里有人才是家; 只有人影不算家,家中有人氣、有溫暖才是家。 這世上,誰都經不起時間的磋磨,誰都需要溫暖。 人這一生,所求,不過溫暖與良人。 一個知你冷暖,懂你悲歡的人。 然而,生活中有分歧,太正常了。 但,家,不是戰場。 傷感情的話,少說,傷感情的舉動,少做。 畢竟,有些話說出來,除了點燃情緒,讓對方更惱怒,沒有絲毫益處。 婚姻不易,需要經營。 別為了一點小事,就上綱上線。 好的家風,從來不是沒有爭吵。 而是不爭對錯,不翻舊賬,大事有商有量,小事,互相原諒。 相處之道,在于用心。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一個屋檐下的兩個人,你懂我的辛苦,我知你的不易。 男人,多一點包容,女人,多一點溫柔,互相遷就,互相體諒的家庭,才能在幸福中,相守得更久。 你們說呢? |
|
來自: 我的書海601 > 《思想 哲理 人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