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和李元吉對李世民的圍殺是從尉遲敬德開始的。 有人秘密向尉遲敬德(尉遲恭)府上送了一車珠寶器物,并暗地送上一封信。尉遲敬德見信方知是太子送的。 太子讓尉遲敬德背叛秦王,尉遲敬德拒絕,并稟報李世民。 李世民大驚,“君心似山岳,我相信你。以后他再送,你要收下啊,假意歸附還能了解他的詭計。若不如此,恐招禍殃!” 不出李世民所料,不久尉遲敬德收到消息,齊王李元吉要派壯士刺殺尉遲敬德。 刺殺尉遲敬德自然是一頂一的高手,刺客夜晚入了尉遲敬德府邸,卻發現通往臥室的門打開著。 刺客久聞尉遲敬德英勇善戰,怕中了圈套,在門外等了半天,愣是沒敢進門。 只是不久,唐高祖李淵下令將尉遲敬德下獄,不久便斬首。 這次又是齊王李元吉的手筆,暗地告了尉遲敬德的黑狀。 關鍵時刻,李世民在李淵面前多方辯解,總算釋放了尉遲敬德。 李元吉不肯罷休,再次誣陷程知節(演義中的程咬金),唐高祖李淵下令將程知節貶黜,去康州做刺史。
這事剛完,秦王李世民的屬下段志玄收到李元吉的金帛,段志玄也是果斷拒絕。 接下來遭到打擊的是房謀杜斷,房玄齡和杜如晦。高祖李淵聽信李建成和李元吉讒言,將房杜二人逐出秦王府。 李建成一番剪除羽翼之后,秦王府能公開露面的只有長孫無忌。 但秘密前往秦王府的還有高士廉(長孫無忌的舅舅)、侯君集、尉遲敬德等。當時情形已經魚死網破,大家不斷勸說李世民動手,李世民念骨肉之情猶豫不決。 李世民察覺還有兩位高人沒有表態,李靖和李世勣(演義中的徐茂公),李世民請教李靖,李靖不肯說。李世民再請教李世勣,李世勣借故推辭。 后來除了高士廉,就李靖和李世績這兩位活得久,得善終。 尉遲敬德則居功自傲,跟李世民鬧僵過一段時間。侯君集謀反被殺。長孫無忌高宗時被殺。 皇子內斗之時,突厥數萬大軍包圍烏城。齊王李元吉奉命率軍解圍,趁機將李世民手下眾將劃入他的軍中,分別有: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秦叔寶等。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暗地收買的官員王晊送來重大消息,太子李建成與李元吉密謀,昆明池為李元吉踐行時,將秦王拖入帳中,秘密殺掉,對外說是秦王暴病身亡。 李世民召集手下謀士長孫無忌等人商量,想在太子的人動手時反擊。尉遲敬德認為那樣難逃一死,所有幕僚都建議馬上反擊。
李世民讓人以龜殼占卜,幕僚張公謹拿起龜殼扔到地上,“有疑難時占卜,如今沒有疑問,難道占卜不吉利就不動手嗎?” 玄武門之變開始了。 縱觀事變前的一系列事件,明爭暗斗,殺氣騰騰。從實力上和謀略上看李世民雖看似被動,實則有絕對把握。 以上史料主要出自《資治通鑒》,部分參考新舊《唐書》,雖然唐史爭議頗多,但本文并未野史。
《資治通鑒》和《史記》并稱為史學雙壁,而《資治通鑒》因為采取時間先后的順序編寫,更能讓人看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從以史為鑒的角度,是非常適合現代人閱讀的。 本文參考的這套資治通鑒,是今年大火的白話文史書,僅在推薦的這家店鋪的月銷量就是一萬四千多套。由臺灣學者黃錦鋐組織臺灣各大學二十七位教授編譯,歷時三年。該書圖文結合,便于讀者理解。在翻譯白話文的功力上,也達到了信達雅的要求。 讀者的評價是排版看起來舒服,紙質好,內容客觀嚴謹,但又不是“白開水式”的那種白話文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