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請注意: 4.5.12 內部審核 1 概述 內部審核是檢驗檢測機構自行組織的管理體系審核,按照管理體系文件規定,對其管理體系的各個環節組織開展的有計劃的、系統的、獨立的檢查活動。公司通過內部審核達到持續改進和提高工作質量的目的。建立《內部審核程序》。 2 內部審核要求 2.1 質量負責人組織編制內部審核計劃,負責內部審核。 2.2 內審員按照計劃審核,記錄審核活動,跟蹤驗證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2.3 每年度的內部審核活動要覆蓋管理體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動。 2.4 審核人員要經過培訓并取得資格,要獨立于被審核的工作。 3 內部審核實施 3.1 由質量負責人選定審核人員,組成審核小組,必要時可外聘有資格人員參加。 3.2 內審員按照內審計劃,在組長的領導下開展內審工作,編制檢查表,現場審核,出具不符合項報告,對采取的措施進行跟蹤和驗證等。 3.3 按《內部審核程序》通常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審核,關鍵要素實施不定期審核。 3.4 內部審核發現的問題,審核組長及時上報質量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按《糾正措施、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和改進程序》采取必要措施。如果調查表明審核發現的問題已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正確性,應書面通知客戶。 3.5 跟蹤審核一般由原審核組成員進行,采取現場跟蹤訪問,或在采取措施完成后進行。 3.6 詳細記錄審核活動的領域、發現的問題和針對問題所采取的措施,編制內審報告。 3.7 內部審核的記錄由質量負責人整理歸檔,由業務辦公室保存。 4.5.13 管理評審 1 概述 管理評審是評價管理體系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通過評審對其不協調、不適應和產生不符合工作的部分進行調整和持續改進,是不斷改進和完善管理體系,確保其符合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提高公司競爭能力的重要舉措。 建立《管理評審程序》、《能力驗證程序》。 2 管理評審時機和要求 2.1 站長負責批準管理評審計劃和主持管理評審。 2.2 質量負責人制定管理評審計劃、準備管理評審和管理評審決議的落實。 2.3 業務辦公室負責管理評審輸入資料的收集。 2.4 通常按照預定的計劃和程序進行管理評審,當出現管理評審輸入內容時應及時進行評審。 2.5 管理評審以會議形式舉行,由站長確定和主持,技術負責人和質量負責人必須參加,其他人員由站長指定。 3 管理評審的輸入與輸出: 3.1 輸入內容 A 以往管理評審所采取措施的情況; B 與管理體系相關的內外部因素的變化; C 客戶滿意度、投訴和相關方的反饋; D 質量目標實現程度; E 政策和程序的適應性; F 管理和監督人員的報告; G 內外部審核的結果; H 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I 檢驗檢測機構間比對或能力驗證的結果; J 工作量和工作類型的變化; K 資源的充分性; L 應對風險和機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M 改進建議; N 其他相關因素,如質量控制活動、員工培訓。 3.2 輸出內容: A 改進措施; B 管理體系所需的變更; C 資源需求。 4 管理評審計劃與實施 4.1 質量負責人在管理評審前組織有關人員根據《管理評審程序》編制管理評審計劃,報站長批準。 4.2 業務辦公室收集管理評審內容和相關資料,報質量負責人匯總,在召開管理評審會議前報站長。 4.3 管理評審會議由站長主持,質量負責人根據管理評審的結果及決議,編制管理評審報告。 4.4 管理評審的改進的結果和決議,由業務辦公室輸入下一年度公司計劃(包括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標、質量目標和質量技術活動計劃)。 4.5 站長確保管理評審會議后,得出的相應變更或者改進措施予以實施,確保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6 質量負責人對管理評審決議和措施組織實施和跟蹤,并保證在指定時間內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