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解放軍第一次對軍隊有功人員進行授銜評勛。八路軍的三個師的正副師長一共有六位,其中有五位師長被授予元帥軍銜,分別為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聶榮臻、徐向前(ps:朱德是總指揮,鄧小平是政委)。唯獨肖克沒有被授元帥軍銜,而是被授予上將軍銜。 為什么肖克只是一個上將?在之后后人總結原因時,認為肖克長期擔任副職工作,并沒有指揮什么大規模兵團戰役,而且在解放時期還去辦理軍校,所以戰功不足的肖克只能憑借“老資格”的身份被授予上將軍銜。 這個說法取得了一致認可,畢竟解放戰爭時期肖克與其他幾位師長的差距越拉越大,畢竟在解放戰爭時期其他幾位師長成了野戰軍司令,而肖克的職務與他們相比遠遠不如。 但是這是有原因的,肖克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講述他三次站錯隊,而這三次站錯隊是他長期擔任副職,職務一再下降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們要說一下肖克的出身。 肖克出身于書香門第,知識水平在解放軍一干將領里面算是高的,有些將軍還不識字,而肖克就憑借自己的作品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可見其文化水平之高。而且不光從文,肖克還曾就讀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憲兵教練所(后該所并入黃埔軍校),也算半個黃浦出身了,是屬于能文能武的全才。 其次就是肖克的資歷。肖克早期參加過北伐戰爭,于1927年入黨,這個入黨時間比較早,只比劉伯承晚一年。入黨之后,肖克參加了南昌起義、湘南起義。在起義失敗后,肖克帶領五百多人向井岡山轉移,并且在途中遇見了毛主席,與毛主席順利會師。 當時肖克是連長,和林彪平級,而粟裕只是一個班長。如果事情順利發展下去,肖克的職務應該能提一提,但是在井岡山的時候,肖克第一次站錯隊。 1930年,肖克擔任紅四方面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參加了當時召開了聯系會議。會議決定要在紅四方面軍前委的基礎上組建聯合指揮的前敵委員會,在投票環節,肖克沒有投朱總司令和毛主席,而是投了老戰友陳毅的票。這一次投票是肖克第一次站錯隊,此后肖克被調離紅四方面軍,擔任紅八軍軍長。 這一次肖克的選擇讓人有點看不懂。因為在當時毛主席的指揮能力已經得到了體現,如果本著為革命考慮的角度,那也應該選毛主席。但或許是因為早年一起在湘南起義的緣故,肖克選擇支持陳毅,而當時林彪選擇支持毛主席。 第一次站錯隊,其實并沒有什么影響,肖克也能擔任軍長。但是肖克在長征時第二次站錯隊,這次的影響就大了。 當時肖克帶領紅六軍團與賀龍的紅二軍團會師,組成了紅二方面軍,肖克擔任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而紅二方面軍在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后,紅四方面的張國燾就想讓紅二方面軍的領導們表態,看看是支持紅一方面(軍委)還是紅四方面軍(張國燾)。 我們都知道張國燾在長征時期妄圖分裂紅軍,在這關鍵時刻,大多數人都選擇支持中央軍委,而肖克則是以不知具體情況為由,選擇不表態,不支持也不反對。 肖克本身就是紅一方面軍出身的人,而且紅一方面軍還是中央軍委在領導,他不選擇支持軍委,這就導致他給軍委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是他在日后長期擔任副職的主要原因。而且因為沒有支持張國燾,所以也給紅四方面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屬于兩邊都不想得罪但是又兩邊都得罪了。 前面兩次站隊,肖克都站錯了,在第三次站隊的時候,肖克又又又犯錯了。 那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事,肖克擔任120師副師長。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來,盡管肖克犯了兩次錯誤,但是毛主席以及中央軍委都沒有放棄肖克,也沒有邊緣化肖克,但是肖克顯然又讓他們失望了。 1936年,八路軍120師的一些干部聯名申請調走師長賀龍,這些干部主要都是出身于紅六軍團和陜北紅軍(肖克也是紅六軍團出身的)。而且因為是以王震、王首道、王恩茂為代表,所以此次事件也被稱為“三王倒賀”。原因則是因為賀龍在晉西北指揮不當,讓部隊承擔了較大的損失,而且也因為賀龍的脾氣,在部隊損失后沒有做好安撫工作,反而是與部下鬧得很不愉快。 120師主要是紅六軍團和紅二軍團所組成,本身之間就有矛盾,所以在此時就爆發了。而作為副師長,肖克選擇不表態,不支持也不反對。這一下子又得罪了兩邊,在賀龍看來,紅六軍團出身的肖克不支持他的工作;在王震等人眼里,出身紅六軍團的肖克疏遠了他們。 在之后,中央軍委明確表示支持賀龍繼續領導部隊,而不表態的肖克幾乎孤身離開120師,去組建冀熱察挺進軍。 在冀熱察挺進軍成立的時候,賀龍幾乎沒有向肖克提供任何幫助,從此兩人也沒了交際,而紅六軍團也沒人跟肖克走。雖然肖克還擔著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司令員、政治委員兼軍政委員會書記,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基本盤紅六軍團的支持。 如果沒有丟失紅六軍團的基本盤,那么他跟著紅六軍團改變的359旅回陜北,那么在組建第一野戰軍的時候也能繼續領導部隊。當時一野的副司令是358旅的旅長張宗遜,而359旅的旅長王震則是成了第一野戰軍第二軍軍長兼政委(其實就是取代了肖克領導紅六)。 失去紅六軍團的基本盤,肖克在解放戰爭時期就沒能建立什么軍功,只能創辦華北軍政大學,以及跟著四野撈點戰功。在授銜的時候,四野有自己的代表人選,而二野也有二野的代表人選,肖克就無緣元帥、大將軍銜,最后被授上將軍銜,與王震平級。 所以這三次錯誤是肖克長期擔任副職,沒有建立戰功的主要原因。當然,這也怪不得人,畢竟肖克的選擇實在是有點迷。面臨多次選擇,每次選擇都能兩邊不討好,因為第二次選擇,紅一、紅四方面軍都不認可他,因為第三次選擇,紅六軍團和紅二軍團也都不認可他,最后逐漸失去兵權,去搞軍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