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汪女士有一個2歲的可愛女兒,是由自己全職照顧的。一天,汪女士把女兒放在小床上午睡,自己定了半個小時的鬧鐘,準備到時去喊女兒。半個小時之后,當汪女士再次走進房里的時候,發現寶寶趴在枕頭上,臉埋在柔軟的枕頭里一動不動,似乎正睡得香甜。她輕手輕腳走過去,準備喊醒寶寶。讓媽媽此生難忘的一幕出現在她的眼前…2歲的女兒已經沒有了呼吸,不管媽媽怎么拍拍她、喊她,都沒有任何反應!汪女士這時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想要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可惜,為時已晚。不過是某個再平常不過的中午,看似毫無異常的一次午睡罷了。居然讓一個年輕的媽媽,與自己的孩子天人永隔。從大人的視角來看,4歲的小男孩光光只是一直趴在床上睡覺而已。這一次,孩子睡得很香,遲遲沒醒。眼看著孩子睡這么久還不起來,生怕他晚上太精神、不睡覺的大人這才走到床邊。枕頭邊的嘔吐物引起了大人的注意!再仔細一看,床上不僅有光光的嘔吐物,還有他的大小便。還沒來得及搶救呢,孩子已經涼透了…在網頁上搜索關鍵詞,類似的新聞數不勝數。新生兒、不同年齡的小孩子在睡夢中悄然離世。死因包括但不限于:如果過分輕視這一問題的話,代價可能失去一個可愛的小生命。對于父母來說,密切關注小朋友的睡眠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對于發育還不完全的嬰兒來說,趴睡是導致猝死綜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的一大高發因素!到底為什么如此危險呢?其實,這是因為月齡較小的嬰兒對于自己軀體的控制能力是非常弱的,趴著睡的時候,很可能無法自主轉動頭部而窒息。如果口鼻處不小心被衣物、被單、枕頭套等遮擋住了的話,也很容易發生危險事故。最好也別在小朋友床上擺上太多柔軟的絨毛玩具。萬一玩具倒下,遮擋到了寶寶的口鼻就大事不妙了。對于月齡較小的嬰兒來說,趴著睡的另一大缺點就是不利于成長發育。當寶寶在趴著睡的時候,身體的脊椎是扭轉的。所以對于1歲以下,尤其是月齡低于6個月、不會自主翻身的小寶寶來說,趴著睡的睡姿非常危險!最佳的睡姿是仰臥位。這種睡姿不僅方便爸爸媽媽第一時間觀察到孩子不適的情況,也不會對心、肺、胃腸和膀胱等全身臟器產生壓迫。而且早在1992年,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一項關乎孩子睡姿的運動,也證實了仰臥位睡姿的科學性。在1992-1994年間,經過學會、其他社會組織的倡導,幫助大部分美國家長糾正原有的孩子睡姿,小朋友趴著睡的比例從原來的70%下降到20%。這帶來了怎樣的改變呢?沒想到的是,只是改變一下睡姿,嬰兒猝死綜合征的發生率下降了40%!另外,對于3個月以下的寶寶來說,也不需要枕枕頭。這是因為此時的寶寶沒有形成頸椎前凸。睡枕頭反而適得其反,容易造成頸部、肌肉損傷。如果寶寶容易出現胃食管反流、吐奶的情況,可以讓小朋友向右側躺臥,或者將床頭抬高,整體呈現一個斜坡狀。平時,父母最好是讓月齡較小的孩子交替進行左側臥、右側臥和仰臥交叉這幾種睡姿。關注孩子的睡眠問題,非常重要!尤其是月齡越小的幼兒,更需要爸爸媽媽多多注意,以防出現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