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朱欽文)“醫生,我血尿怎么辦?以前年輕時由于工作原因經常久坐、憋尿,現在晚上會被夜尿憋醒。”在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科,一位患者向該科主任聶曉莉咨詢。
中醫認為,腎為生命之源,人體生長、發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強弱與腎密切相關。早起浮腫?夜尿增多?血尿……到底哪些癥狀才是腎臟發出的警報信號?日常又有哪些不良習慣容易傷腎?記者采訪了聶曉莉。
腎臟的故障預警信號
人體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清除多余的水分,過濾血液,排除代謝廢物,形成尿液排出體外。
如果腎臟這部“機器”發生“故障”,通常會有以下“預警”:
浮腫:身體浮腫是腎臟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不同患者的浮腫現象或輕或重,輕者可能會在早晨出現臉頰、眼部的浮腫,重者可能會出現全身浮腫現象。
血尿、蛋白尿(泡沫尿):蛋白尿是指尿化驗中尿蛋白陽性。患者尿中常見泡沫增多,以較小的泡沫為主,久久不能散去,提示患者尿中有蛋白。
高血壓:高血壓會造成腎損傷,導致高血壓腎病,因此高血壓患者也要注意排查腎臟問題。
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是檢驗腎功能的一個指標,它的升高就意味著腎臟已經受到嚴重損傷。
食欲不振:若患了腎病,體內毒素排泄不暢,也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
貧血:貧血的程度常與腎功能減退的程度相關。
六種不良生活習慣傷腎
飲食太咸:飲食太咸帶來的水鈉潴留和高血壓會導致腎小球處于“三高”(高壓力、高灌注和高濾過)狀態,從而加重腎臟的負擔。
亂用藥物:藥物通過腎臟排泄,用藥種類太多、劑量過大就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導致腎臟出現故障。
暴飲暴食:暴飲暴食會使人體攝入過多甜膩和油膩的食物,加重腎臟負擔,還會引發肥胖。肥胖患者是糖尿病高發人群,其中又有約四成糖尿病患者并發糖尿病腎病。另外,過量吃海鮮有時也會導致急性腎損傷。
亂用利尿劑:不適當使用利尿劑可能會引起體內容量不足,導致腎臟體內缺血,從而出現腎功能受損。如果利尿劑使用過量,還會造成腎臟遠曲小管的損傷,也會出現腎功能異常。
不控制基礎疾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會導致高血壓腎損害和糖尿病腎病。
熬夜:熬夜可以引起人體代謝功能紊亂,脂質代謝紊亂等,會造成腎小球硬化,引起腎臟損害或腎臟損害進一步加重,嚴重者可以出現腎臟功能衰竭。
關愛腎臟的六個建議
1.每年至少定期做一次腎臟檢查。
2.常規尿檢最好每年至少1次,而老年人最好每年1次全面體檢。
3.已有糖尿病、高血壓等腎臟病的高危患者,應定期每3~6個月檢測。
4.1次尿常規或尿白蛋白排泄率,并進行腎功能、腎臟影像學檢查。
5.早發現、早治療,不要到了透析或移植的地步才追悔莫及。
6.多喝水、少熬夜、低鹽飲食,少吃動物內臟、合理運動、保持血壓血糖穩定。
7.拒絕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