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點認為“ 分地區,如果你想在天津或者東北地區發展,南開無疑是你最好的選擇,認可度比較高,但是在北京,南開、武大是一個檔次的學校,在南方,比如南京,浙江,深圳,上海這些城市,武大的知名度更高。 我是天津的,在南方上學,分享個經歷,我曾經選讀研學校的時候有想回天津的想法,和室友說起了想回天大,然后室友的原話就是你一個985的學生讀研去二本干嘛,腦子有毛病。然后我和他談起了南開,他和我說南開不是在南京嗎?怎么會在天津,由于我接觸到的南方人比較多,真實感受,再說北京,這么和你說吧,二者學校認可度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差別 但是說到底,還是要看個人實力,個人實力不硬,什么都是廢話,南開武大的學生,平均實力都是一個檔次的。 但是說到兩個學校的未來發展,我更傾向于武大,一個大學最重要的就是“人”和“錢”,你可以在網上查查資料,這兩樣無論哪一個都是武大占優勢,二者沒有可比性,另外說起武漢和天津,我最直觀的感受是你在天津,如果不是富二代,想靠工作買個好點的房,做夢去吧(天津整體工資偏低,房價還高)。 但是你在武漢的話,就算不是富二代,靠自己努力買一套舒適的小窩難度系數比天津小多了。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些東西,等到全民都意識到這些事的時候,就刺激了 武大體量更大,綜合實力更強,但總體還是一個檔次的學校,無論是分數線還是社會認可度。 從專業角度去比較會更好一點。 比熱門專業: 金融:南開>武大 法學:武大>南開 臨床:武大>南開 口腔:武大>南開 計算機:武大>南開 比基礎學科,畢竟基礎學科重要性很高。 數學:南開>武大 化學:南開>武大 生物:武大>南開 物理:武大=南開(如果算地球物理學,武大>南開) ”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 我是南開學生, 1.先說結論: 兩校都是很好的學校,遜于“華五人”,但在地區和各學科都各有所長。我心目中的感受和接觸武大同學的反饋來說,二者是同一層次。 2.入學難度(本科生源) ![]() 可以看出二者也相差無幾,全國各地可能有的省份南開高一點有的武大高一點,但綜合來看二者浮動在2-3分。 3.經費投入 武大遠超南開 但考慮學校規模和所長學科,南開并不會“貧窮”。相較于武山川吉學科全、規模大的綜合院校,南開更貼近歐美那種文理學院。自曹校到來之后中央撥款幾乎翻番,今年又恰逢南開百年校慶,加上各類捐款、校辦項目、南開附屬醫院的合并,南開財政逐步從15年凋敝狀態恢復。 要是來南開讀文理經管,我相信絕對不會因為“缺錢”苦惱。學工科去隔壁天大難道不香么?(還是羨慕隔壁天大有錢)。 4.強勢學科 此輪一流學科評選中,南開5門一流學科(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武漢大學10門(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武漢大學占優。 如果你有以上心儀的學科也可以依此選擇。 5.就業 兩校詳細的就業升學數據可以參考官網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我就不贅述了。但就我南開學生的感受,我說說以下幾點: 1·因為距離北京太近,說優勢也好說劣勢也罷,南開的就業實習市場其實和北京共通的。在北京,雖然沒有投遞門檻(基本都是各大企業t2階層的target school)但因為校友、就業市場、就業距離等等因素,其實和北航、對外、北師、央財、中政、北理這些同等的t2院校還是有細微差距,而在天津就業市場又要和南下擠出來的清北人競爭。 2·南開天大這兩所大學的影響力。清北華五人、航濟開財貿里就南開是地方性影響力的院校。在南方和中部地區,基本上都是說是個不錯的大學,但實際上基本是和地方本一大學同在t3水平競爭。許多學生高考時考出比本省985高十幾分甚至幾十分來到南開,但要是回鄉就業并沒有什么幫助,甚至校友資源都大打折扣(不要說研究水平、杰青、院士…9成學生還是為了就業,要不然兩財一貿為啥這么火?) 6.發展 最后也想談談兩校的發展,尤其是南開。南開從一開始的清北復開,到七八位,再到十一二位的水平,現在在十五位左右浮動,作為南開人其實是很心急又無奈的。 南開這個學校與天津這個城市捆綁,在南開最輝煌的時候天津是北方工業中心、經濟重鎮,最早的證券交易所一家就在天津。南開10左右的中興伴隨著濱海新區的建設。但來到2020年,濱海新區基本沒有發展、天津沒有擺脫被北京“吸血”的魔咒、19年gdp擠出近千億的水分,天津連第十名城市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南開能好嗎?天津不擺脫發展困境,南開不會恢復往日輝煌。但南開會繼續差下去嗎?我看未必,從19年財政撥款翻倍可以看出來(南開66億,而天大作為工科院校70億+)中央下場要支持南開。所以我預估南開未來十年還會保持現在的狀態,甚至會好一點。 回來說武大。 未來武大、華科會有一個提升(生源、財政、學術平臺等等),但名次不會有很大上升(上面基本就是華五人了) 未來十年,伴隨中部崛起戰略,中央的資源會向武大、華科、西交、川大等等傾斜。但我估計只要東部保持發展優勢,華五人的地位還是不會被打破,但這些中西部大學的世界排名會有不小的提升。 我本人是文科出身,當時第一志愿是人大,雖然出分的一瞬間就知道自己沒戲了,但抱著僥幸的心理還是填上了第一志愿。之后第二志愿差不多就是決定校了,當時也是糾結于南開中山和武漢。來到南開后發現大家基本上也是糾結這些學校,再加上廈大、北師、華東師范(我當時腦子熱沒想到北師,真的罪過。),所以我認為單純文科來說這些學校真的差不多,除非去兩財一貿讀經貿財經或者去北外上外讀語言法大讀法律。 我舍友就有湖北的,來南開覺得是總理母校(也算是招牌了)家里老人就建議他來。廣州同學也有不去中山來到南開,覺得想去北方呆幾年,看看雪。 總之吧,以上這些學校和強勢專業去哪里真的八九不離十,挑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自己喜歡的城市,或者挑一個有趣的理由,什么總理母校啊、珞珈山的櫻花啊、中山花園校園啊、廈大風景如畫設施豪華啊、華東師范地處滬上啊……然后來到學校好好學習,努力開拓自己。 當年來到南開,院長講話的時候問我們,你們知道天津最有錢的大學是那幾所嗎?第一天大沒跑了,第二卻不是南開而是天津醫科大學(沒錯,人家才是天津市的親兒子,帶醫院吃資源,你教育部直轄又怎么樣?),這幾年應該變化了。 合校并系南開吐的比吃的多,武大又吃了多少呢?不說吃了天大,吃一個天工天理工也好啊,現在南開工科還是弱勢。然后最好津南也給我們再劃一片地,我們也想一次招個1w人。(妄想中) 這幾年各個大學都搞附屬醫院,為啥?來錢快啊,出文章方便啊。好不容易,擠了天津四院分給南開,老天津人應該也明白四院是什么水平。最近又爆出來天津市準備劃四所醫院給天大,得,又沒我們什么事兒了。 我記得剛來津南新校區的時候,理科的同學吐槽冰箱不行,試劑都存不了(忘記是電壓不行還是暫時沒有搬過來),老師都在自己家冰箱冰著第二天上課帶過來。雖然是特殊時期的窘境,但是我們受制于學科不全、規模小這個問題也是很嚴重的。規模小了,項目小了,資金肯定就不到位;招的人少了,沒準20年30年后,南開就少了一個高官校友、富豪校友、院士校友,南開的發展之路也會更艱難。 所以對于“規模大小”這件事,可能就是圍城吧。 ” 你們覺得南開大學和武漢大學,該怎么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