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已經開始有二胎了,作為目前生育的主力軍,我們這些90后也都開始要二胎了,前幾年的新手媽媽群,現在也快要變成二胎媽媽群了。老話說的好:“一個太少,兩個正好;一個嫁人,一個養老。” 在政策、環境以及老人的鼓勵下,很多人走上了二胎之路,甚至三胎。 現實情況是,二胎后,很多寶媽都后悔了! 小區里面有一位80后的二胎媽媽,今年43歲了,一胎兒子13歲,二胎女兒3歲,目前全職。一胎兒子的時候,她還年輕,婆婆也年輕可以幫襯一些,她和老公上班,日子過的也很愜意。兒子上初中后,婆婆生病到去世,作為獨生子的丈夫覺得一個孩子壓力太大也太孤獨,趁著政策放開了,公公也愿意幫忙帶娃,所以就決定要二胎。 40歲懷孕生娃,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孕期反應大,生產風險高,這些都順利的渡過了。就當孩子出生不久,她公公卻生病了。原本輕松的家庭,一下變得緊張起來。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一個臥病在床的老人,還有一個初中的學生,原本愜意的生活變得一團糟。最終只能她辭職,全職照顧二胎女兒,以及整個家庭。 慶幸的是,她公公有退休金,愛人的收入也比較可觀,再加上之前的積蓄,所以不至于很難過。但精神、體力上的消耗,讓她后悔莫及。她后悔40歲的高齡還冒險要二胎,也后悔自己沒有考慮到老人隨身可能出現身體上的問題,導致了現在的“狼狽”。 乍一想,生一個是養,生兩個也是養,沒什么區別,甚至三年抱兩,一起就拉扯大了。其實,用不了1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從家庭物質需求的豐富度、家庭內的幸福感等各個現實方面都會大打折扣。1、經濟層面 我們戲稱孩子是“四腳吞金獸”。在孩子1周歲的時候,我給孩子算了一筆賬,作為一個普通家庭,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 最大的一筆支出是孩子的保險費用:5000元(20年期重疾,60萬保額) 其次一筆長期支出的費用是尿不濕:300元每月(2元每片的標準) 還有6個月齡后的輔食添加、奶粉寶寶的奶粉、玩具、衣服、游泳等等,每一項花銷疊加起來,15000元 起是肯定的,這是不上早教課的標準。 “零點調查與指標”曾經公布過一組數據,我國1、2線城市家庭中,孩子的教育經費往往可以占據家庭總支出的30%以上,這還只是一個孩子的情況。育兒成本占家庭平均收入的半,已經成了一種基本配置,不少家庭育兒支出甚至能達到70%以上。 有人統計過,養大一個孩子,花費總額基本要在62萬~198萬之間,這還只是在普通城市,如果在一二線大城市,這個數據肯定會更高。 我們生活在一個三線城市,普通上班族月薪5000元是一道坎兒,如果沒有全款的房子,一個人上班,一個人全職照顧娃,很難做到收支平衡。養兩個娃,就需要父母齊出動,十分努力的工作。 2、養老層面 一個農村奶奶她有4個兒子,在重男輕女的時代,她很是威風。 在農村有句話是:一旦輪養,八成就沒幾年活頭了。 在她80歲以前,她都是一個人生活,4個兒子每人每月給300元,80歲以后她開始在每個兒子家生活,每家待3個月,4個兒子都十分準時的把老娘送到下一家,哪怕是老娘正在生病。 后來,這位奶奶真的生病了,需要做一個手術,費用十幾萬,結果沒有一個兒子主張上醫院,因為誰主張就得誰拿錢,沒有一個兒子愿意拿錢。 這位奶奶后來因病去世。她一定沒想到,這幾個兒子沒有因為她的去世傷心,卻因為她留下的錢不對數而大打出手,兄弟反目。 有人可能覺得這是特殊例子,但你是否聽說了那個在網絡平臺上投票決定父親生死的老師?! 3、投入精力層面 五一假期期間,我回到了農村老家。我遇到了幾個跟我娃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她們在一起追逐打鬧,一點都不黏父母,很讓人羨慕。接觸了一會兒,之前的羨慕蕩然無存。一個小女孩追著另外一個女孩,一邊追一邊喊:“你個王八蛋!” 到了晚上,廣場上有十幾個孩子一起玩兒,遠看他們玩的特別開心,距離近了發現他們說話真心難聽,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臟話脫口而出,討論著游戲、電視劇、小視頻等。 他們都不黏父母,他們的父母也大都有2-3個子女,很省心。 但是他們的結局,多數是上完初高中就不上學了,找個工廠打工,結婚生娃。 再看那些精養孩子的家庭,對于孩子興趣的發掘,潛能的開發,以及體能、素質、特長方面的培養,都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精力、金錢,絕對不如散養孩子這般輕松。一個孩子就是1,兩個孩子就是加倍,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沒有捷徑,都是日復一日的積累。 “詩詞才女”武亦姝,剛上小學時,性格頑皮,不愛學習,成績墊底,曾是班主任口中的“差生”。 父親武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管工作多繁忙,都堅持每天下午四點半關掉手機,專心陪伴武亦姝學習。 在日復一日的耐心陪伴和教導中,武爸武媽探索出一套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最終成就了如今備受矚目的國民才女。以613分考上清華大學。 4、如何做到“不偏心” 獨生子女,得到的就是父母全部的愛。很多人說有了二胎,并不是把原來分給老大的愛分走了,而是父母的愛翻倍了。愛范本了,但是精力卻很難做到翻倍。一個傍晚,以往可以爸爸媽媽陪著老大到公園里撒撒歡兒,但是因為老二的到來,老大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辦法跟爸爸媽媽一起在傍晚到公園里撒歡兒了。 父母一邊對老大說愛你不會變,一邊要求老大理解實際情況對變化。 而且很多二胎父母會偷偷的說,他們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他們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更喜歡哪個孩子。 “不患貧而患不均”這句話用在二胎家庭里也很適用。許多家庭的矛盾都來自于父母的“偏心”,明明是一樣的父母,為什么會愛他多一點呢? 結語:養育孩子不是兒戲,高質量的養育、陪伴,是孩子一生的財富。二胎之前,一定要充分考慮精力、財力、老大等問題,只有考慮全面了,老大老二才能健康快樂的長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