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補藥一堆,不如黑豆一把,我們身邊最不起眼的黑豆,卻身懷絕技,有著神奇的養生功效。大家熟知的三豆湯、醋泡黑豆,五行健脾粉,都有這其貌不揚的黑豆在默默地奉獻。 很多人都知道黑豆補腎,古時黑豆又被稱為“腎之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這么描述黑豆:“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制風熱而活血解毒。” 黑豆補腎,是其最為人知的一個功效。你看,黑豆本身是黑色的,黑色入腎,而且黑豆是橢圓形的,形狀也有點像腎臟,是一個內收之“象”,能夠把精華物質收在腎臟里面,這就是黑豆的“補”。 黑豆不僅能補,還有“利水”的作用,可以把身體中多余的水排出去。如何理解呢?黑豆補腎,腎又負責調節體內的水液代謝,腎的功能加強了,就可以正常運轉把身體里的廢水排出去。 從中醫類比取象思維來看,所有植物的種子都是往下的,這些種子的“氣”也都是往下走的,黑豆本身又不太溶于水,在它往下走的過程中,就有了“利水”的作用。 黑豆還有一個用途,就是“解毒”。常見的黑豆有2種,一種是綠色肉質,一種是黃色肉質,綠色肉質的黑豆擅長解毒,黃色肉質的黑豆更擅長補益。肝臟不好的人,身體毒素重的人,就非常適合吃綠色肉質的黑豆。 以下5種人最適合吃黑豆。 1.容易虛火上炎的人。咱們現在所說的“上火”,十之八九都是虛火。就是身體下面的“水”太少了,水制約不了火,水火不能相濟,“火”就多了。相對多余出來的火就變成了虛火,虛火往上走就會出現口腔潰瘍、牙齒痛、牙齦腫、眼睛紅腫、臉上長痘痘、以及痤瘡等等癥狀。 要解決這種虛火的問題,有一個超級簡單的方法:用黑豆煮水喝,就可以搞定。原因就是黑豆可以滋補腎水,引火下行,讓心腎相交,身體重新回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加上黑豆解毒的功效,各種不適的癥狀就可以消除。 2.骨質疏松的老年人。老年人的骨質疏松實際上是腎的封藏功能不足,導致腎精泄漏。腎主骨,腎虛了,骨頭就會疏松,腿腳就會無力。 中醫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是補腎,把腎臟補起來,恢復腎臟的封藏能力,讓腎精不再泄露,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 黑豆色黑入腎,最擅長補腎,與其大把的吞下鈣片,不如一把黑豆,更為健康安心。醋泡黑豆,強肝補腎,是最為理想的選擇。 3.發質不好、華發早白的人。腎其華在發,要想頭發長得好看,烏黑光亮,就必須要腎精充足,提供豐富的營養。如果頭發花白,頭發沒有光澤,就得補腎了。 常吃黑豆,補益腎陰,有利于改善發質。腎是人的先天之本,好比一棵大樹,只有樹根強壯了,才會枝繁葉茂。腎好了,自然就會有一頭濃密亮麗的頭發。 4. 經常熬夜,容易失眠的人。多數人失眠是因為陽不入陰,黑豆有較強的凝聚之力,其內收之象有收斂浮陽的功效。把浮陽收斂到內部,同時腎水得到補充,身體里有更多的陰可以來包容陽,自然就可以安心入睡,改善睡眠。 5. 用眼較多,視力不好的人。如今在校學習的孩子,以及整天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喜歡刷短視頻的低頭族,用眼強度特別大,不帶眼鏡的人已經很少見了。 肝開竅于目,眼疲勞、眼睛近視的問題實際上是個虛證,是因為肝的能量不足了,沒有足夠的氣血上輸來滋養眼睛。如果是輕度的近視或是假性近視,用醋泡黑豆來調理就很適合。醋泡黑豆可以肝腎同補,醋的酸味入肝,黑豆又補腎,腎水又可以滋養肝木,肝好了,眼睛的問題就可以調整過來了。 除此之外,因為黑豆有補腎的功效,腎虛引起的腰疼,以及腎精不足導致的耳鳴和聽力下降,也都是可以用黑豆來輔助調理的。 總之,黑豆是很平和的食物,是一把補腎的好手。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補益的同時,它也有內收內斂的一面,以下情況要慎用: 感冒期間最好別吃黑豆,月經期間不吃黑豆,有子宮肌瘤的人也不建議多吃黑豆。還有,常見的腎病實證,比如有腎囊腫,腎結石,痛風的人,也不太建議吃黑豆。 關于黑豆的吃法,因為不太好消化,所以不建議直接生吃。黑豆煮水是最常用的方法:半碗黑豆兩碗水,黑豆不用提前泡,洗干凈后下鍋,水開后中火煮10分鐘就可以飲用了。喜歡的話可以加點冰糖,味道更好,小孩子也喜歡喝。 當然,打成豆漿,煮成粥,或是變身成豆腐和腐竹,也未嘗不可,隨您開心喜悅就好! 推薦學習 一、中醫基礎入門 ![]() 二、9大體質調理方案 ![]() ![]() ![]() ![]() ![]() 赤腳,一個中庸之人,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本號意在弘揚中醫文化,不是求醫問藥的平臺,本號分享的方子,供學習交流,切勿盲目試藥。 最接地氣的中醫公號 |
|
來自: 閑云野鶴rr2v5v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