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二十中學高二年級同學: 學習內(nèi)容 漢族民歌(中篇) ——選自高中《音樂鑒賞》第二單元 一 山歌 山歌多在戶外演唱,其曲調(diào)往往高亢,嘹亮,節(jié)奏自由,悠長,是勞動人民自由抒發(fā)感情的民歌種類。 山歌多無規(guī)整的節(jié)拍,旋律起伏大,音域廣,音區(qū)較高。 山歌又可分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趕馬調(diào))三類。其中一般山歌又包 括花兒、信天游等。 二 陜北民歌《腳夫調(diào)》 在陜北“腳夫”又稱“趕腳的”或“腳戶哥”,腳夫是以為他人運送生活用品為生的勞動階層。他們常年趕著牲口行走在黃土高原的溝、壑、弟、垛,在寂窠無助之中借歌抒懷、消愁解悶。 “腳夫調(diào)”又名“拉駱駝”,是陜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性曲目。它主要流行于陜北的綏德、 米脂一帶。“信天游”是陜北人民喜愛的一種山歌,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個旋律反復演唱多段歌的詞,所以在民間有“信天游,不斷頭,斷了頭,窮人就無法解憂愁”的說法。 ![]() 我們從《腳夫調(diào)》的歌詞,不難看出腳夫們被生活所迫,拋妻離子、背井離鄉(xiāng)、流落在外的寂竇、無奈、幽怨、憤懣,以及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復雜心情,也從另一種角度表達 了腳夫們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我們邊聽邊劃旋律線,感受旋律、節(jié)奏特點。 ![]() 歌曲上句旋律起伏較大,節(jié)奏自由,表現(xiàn)了腳夫激動的心情。下句則一起即伏,呈下行狀態(tài),結(jié)束在調(diào)式主音上,這種下行表現(xiàn)了一種低沉、壓抑、憤滿的心情。 三 《彌渡山歌》 1.彌渡民歌簡介 彌渡地處漠西高原。它的北部有云嶺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無量山,加上相距不遠的大理、石林和海,可謂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為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蘊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2.彌渡山歌 ![]() 《彌渡山歌》是一首贊美愛情的山歌。它的全部歌詞只有八句:山對山來巖對巖,蜜蜂采 花順山來,蜜蜂本為采花死,梁山伯為祝英臺。山對山來巖對巖,小河隔著過不來,哥抬石頭 妹兜土,花轎搭起走過來。前六句全部是興、比,最后兩句才揭開主題。前面的興、比,暗示著愛情道路上的艱難曲折,最后點題卻表現(xiàn)了追求純潔愛情的決心。這首歌詞寫得非常含蓄,表現(xiàn)手法巧妙而充滿美感。 這首歌的旋律由三部分組成 起(引腔)一平(主體)一落(尾聲)。 起的部分為引腔,它只有兩小節(jié)的長音。這種引腔在南方民歌中常見,如《小河淌水》。引腔之后是歌曲的主體--四個簡潔而勻稱的短句。它一氣呵成,酣暢淋漓。最后,引腔再次出現(xiàn),用主體部分的第四短句做重復,強化了主題思想,使音樂更加清晰而完整。 四 不同地域山歌的音樂風格特點 ![]() 課后練習 “ (請同學們將以下問題的答案寫在留言區(qū),并標注你的班級和姓名。) 方言演唱與民歌風格的形成有怎樣的聯(lián)系? ![]() 撰稿:桑甜甜 設(shè)計:桑甜甜 審核:吳 剛 |
|
來自: 公司總裁 > 《音樂庫/名曲/歌曲/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