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曾大夫666 神經內科曾大夫 2023-04-29 22:17 發表于河北 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用豬油炒菜,用一勺豬油炒的菜那是噴香的,豬油拌飯更是老一輩的童年回憶。 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市面上的食用油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各種植物油代替了豬油。 坊間傳言一勺豬油勝過五副藥,也有人認為豬油會損害心腦血管,而且吃多了還會致癌。那么長期吃豬油,到底是養生還是禍害? 一、豬油和植物油,吃哪個更健康?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又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3種類型。 其中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但攝入過多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和肥胖,而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有比較大的益處。 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每100克豬油就有39.2g飽和脂肪酸,在常吃的油中是當之無愧的“飽和脂肪大王”。 一旦飽和脂肪攝入過多,可明顯增加體內膽固醇合成,提升血液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加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而植物油的成分,主要以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不同植物油二者比例會有所不同。 植物油之所以被認為對身體健康有利,這是因為其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它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的好處,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 因為不飽和脂肪酸越多,在體內被氧化的風險越大,易產生過多的過氧化物,會導致免疫力低下,大腦功能衰退等病變。 所以,無論是豬油還是植物油,只要控制好每天的用量,并不會對健康產生什么威脅。 二、這4種油最不健康,應該少吃或不吃 1、氫化植物油 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酸在人體內代謝較慢,容易蓄積。長期大量攝入不僅會使人肥胖,還會直接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椰子油 椰子油也是“飽和脂肪大戶”,其中含量高達82%。過量攝入可提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產生更多的血管垃圾,增加腦中風、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 3、煎炸油 但有些人為了節儉,把煎炸過食物剩下的油,再回收用來炒菜的習慣,這是對健康非常不利的。 這些煎炸油除了含有大量的氧化脂肪酸,而且還含有苯并芘、二苯并蒽等數十種致癌物。長期食用煎炸油或煎炸的食物,患癌癥的風險會明顯升高。 4、自炸油 小作坊的花生榨油廠,由于缺乏祛除有害物質的工藝,無法進行精煉,加上無法確保原材料的源頭安全。 如果采用了發霉、變質的原材料,可能攜帶黃曲霉菌等一級致癌物,長期過量地攝入可引發肝癌。所以,這種油存在未知的安全隱患,最好少吃。 三、健康用油,牢記這4點食用油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須品,它與健康息息相關。作為一種高能量食物,食用油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但食之過量又會導致肥胖,甚至誘發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那么怎么吃油最合適呢? 1、不要過量使用 根據《中國膳食指南》的推薦建議,每天食用油最好控制在25~30克之間。無論是豬油還是植物油,吃多了都會導致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升高。 2、食用油要換著吃 食用油種類有很多,比如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不要死盯一種,可以換著吃,保持食用油品種的多樣化,才可以更好地保證營養平衡。 3、不要讓油熱到冒煙 如果等鍋里的油冒煙才下鍋炒菜,此時油溫接近250℃,這樣的溫度會使油脂劣變,產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 4、開封后最好3個月內用完 食用油一旦打開,就會開始氧化酸敗,放置的時間久了,容易發生氧化反應,產生一些氧化產物,進食后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不適。所以食用油開封后,最好在3個月內用完。 中國營養學會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天烹調油攝入量達42.1g,屬于過量用油。不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都可以吃,但都應當適量吃。養成良好的用油習慣,不僅吃得更舒服,也吃得更健康 |
|
來自: 12345csdms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