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蟲:我的考試季 一、我想錯了 這幾天全國正在進行高考。我現在讀高二,還沒有到高考的年齡,并且我明年也不參加國內的高考。雖然不走高考這條路,但是我也還是需要為明年的升學做一定的準備。 對于國際教育,很多人有個常見的誤解,就是不太注重應試。我在進入國際高中前也是這么想的。 人們這么想的依據,其一是絕大部分國際學校的學習氛圍確實比大部分的體制內學校要輕松很多;其二就是大家看到不少國際學校的學生平時都會參與各種音樂、藝術、體育等方面的課外活動,就認為他們更注重素質教育。這個其實不假,歐美的大學在招生時除了學業成績,還會參考學生的業余愛好和特長。 還有就是,除了高中生,現在很多小學生和初中生也會去入讀國際學校。我有一個朋友小學五年級轉去了國際學校,據他描述,他們學校平時有很多課外活動,包括棒球和馬術等。而且他們每年的春游和秋游都可以去其他城市玩3天。國際學校低年級之所以可以有這么多活動,主要是因為他們相對來說沒有太大的升學壓力,家長在給孩子擇校時一般會比較看重學校的生活條件和服務水平,而高中生,都是要申請大學的,所以家長和學生在擇校時就會重視升學成績這一硬性指標。 我們學校每年只有一次春游,而且只有一天。其實一天也有一天的好處。我們的春游地一般就是上海迪士尼,時間選在非周末。雖然是非周末,但每個項目還是都要排隊,而且我們一般都一個項目趕著一個項目,基本沒什么時間坐下休息。晚上看完煙花秀再回學校,一天下來微信步數都是兩萬起步,體力消耗非常大,所以玩一天其實也差不多了。還有就是,以迪士尼的物價水平,如果春游時間拉的太長的話,我們的錢包可能會承受不了。 但我們其實也有我們的“高考”。我現在學習的是英國高中課程,兩年制,第一年和第二年各考一次,兩次成績各占一半,第二年考完以后得到一個最終的成績。因此,英聯邦課程還是比較注重應試的,平時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擬考一樣不落。我之前的想法,看來是錯了。 區別也有,跟大多數的普高比起來,我覺得國際學校相對來說更加重視自主學習。在正式的大考前,我們很多老師都幾乎不留課后作業,甚至不講課,直接讓我們自習了。在復習階段,學生確實更應該靠自己,因為在復習已經學過的內容時,每個學生沒掌握的地方都不一樣,老師很難在一節課中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所以給學生更多時間自己復習,效率可能會更高一點。 因為考試前任課老師幾乎不留作業,而且我們大部分學生平時的課程都不一定是每天排滿的,有很多空余時間,這非常考驗我們的自律。老師在講完所有新課后,會把近幾年的考試真題集整理成冊,讓我們自己去刷,我們也可以選擇自己去網上找真題。 二、關于自律 國際生的自主學習特別需要自律,手機等電子產品也需要自律。 以我們為例,因學習需要,雖然校規上寫著十二年級之前學生不允許使用電子產品,但十一年級開始,學校對我們電子產品的管理就逐漸放寬了,開始默許我們使用iPad和筆記本電腦來輔助我們學習。我們幾乎每個學生都有iPad,可以用Apple Pencil在iPad上的電子版文件上寫字,不再需要把試卷打印出來,也不太用擔心弄丟。做完一套試卷,就自己去網站上搜答案,然后自行批改打分。 理科更好,基本每道題都有標準答案,但我選的課以文科為主,基本都是主觀題,沒什么標準答案,官方的參考答案通常只給一個打分標準,告訴我這題的回答中需要包括哪些內容,提到哪些內容可以給多少分。我刷完一套文科的題目后有時候會去給老師看,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要自己研究參考答案里的打分標準。這個參考答案用多了,后來慢慢的也能看懂了。 前面說我們11年級剛開始,學校對我們電子產品的管理就越來越松了,所以從去年11月我就開始和其他很多同學一樣帶手機來學校了。剛開始我們使用手機時都盡量躲著班主任和校領導,但本學期,有的時候班主任甚至在非周末時間讓我們在班級群里“收到請回復”,找我有事的時候也直接給我發微信,不再采用原始的口耳相傳。因此,現在我們是不可能不帶電子設備來學校了。 臨近考試的時候,為了讓自己更專心地學習,我做了一件從來沒做過的事情:陸續卸載了手機和iPad上常玩的游戲和其他娛樂app。這樣我就能每天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這一方法的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但不管怎么樣,我也不可能一天24小時都花在學習上,沒事的時候我會刷一會小紅書。之所以沒卸載小紅書,是因為我在這之前幾乎不怎么碰這個app,卸載了抖音和b站后,沒東西看了,就只能看小紅書。該app相對不太容易讓人上癮,而且它的大數據對我有非常清晰的定位,經常給我推一些國際課程的學習資料,所以有時候看看這個,對我的學習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所以后來還是選擇保留了這個app。小紅書上有很多和我一樣考a—level的同學,一場考試考完后,我經常會和他們交流考試的感受。 三、考試季 我們的考試季持續時間很長,將近一個半月,算上4月初的英語口語考試,就快兩個月了。這非常考驗我們的心態和毅力,不過考試的場次也不會排的太緊,考生可以有一定的時間進行自我調整。因此,中高考的倒計時只要一個倒計時牌就可以,直接寫“距離高考還有**天”就好了,而我們的考試倒計時:“距離英語1卷還有**天”,”距離經濟2卷還有**天”,距離經濟1卷還有**天”……所以自然不可能像高考生那樣有“百日誓師”。我們一般會用手機上的一個叫倒數日的app來設置考試的倒計時。我在考試季開始前,會把每一場考試的日期都在倒數日里設置好,每考完1場,就把那一場的倒計時刪除。 因為幾乎沒有課后作業,所以臨近考試,而我在學校的話,每天都會制定好這一天的學習計劃。每一門學科都為自己設置學習任務,然后在iPad備忘錄里列好,包括必做的和選做的,完成一項就把它劃掉。如果完成了所有必做的學習任務后還有空余時間,就去完成一些選做的。 考試季,精神狀態很重要,平時晚睡一點還好,但考試這段時間,尤其第二天上午有考試的時候,晚上就需要注意休息,不能過度地熬夜。當然也不需要刻意地睡的很早,作息時間突然打亂的話,也會影響睡眠質量。 考前的心態也非常重要,如果考試前過度緊張的話,會影響復習備考,考試中如果心態不好的話,發揮也會受到很大影響,進而影響到考試成績。我覺得我這個人心態一直不錯,考試前不會出現過度緊張焦慮的情緒,不會有失眠或者吃不下飯的情況,所以也不能指望通過考試季來減肥。 當然說完全不慌也沒人相信。當所有考生在考場中入座,從監考老師開始發放答卷,宣讀考試規則,到開考這段時間,其實還是有一種讓人緊張的氛圍。但適度的緊張感是有益的,能令人集中精神。到正式開考,就還是認真做題,像平時一樣。我做題的時候比較粗心,平時刷客觀題的時候大部分扣分的地方都是因為粗心。所以在考試的時候,我一般會做完一道題就檢查一道,然后再去做下一題,這樣更容易找出錯誤,而且全部做完后基本上就沒心情檢查了。 其實說實話,正式的大考和平時學校統一組織的考試,除了要帶證件,其他形式上基本沒什么太大區別。我們考點內不會屏蔽信號,考場周圍沒有交通管制,試卷不會WZ押運,也不會為了騰出考場,專門給其他沒考試的同學放假。雖然我們學校里學生越來越多了,但我們還是有很多空教室,考試的時候可以專門用來做考場;如果空教室不夠用了,才會征用正在使用中的教室。 因為我們每個人選擇的考試科目都不一樣,所以同學們都要自己預先確認自己的考試時間和座位,然后帶好身份證和準考證提前15-30分鐘到考場。沒有老師會來提醒我們時間,忘帶證件或者走錯考場也不能乘坐J車以求便利。不過我們的準考證都可以自己用A4紙打印,一次多打印幾份就不太容易弄丟。 四、首陽 這次五月份大考正好遇上全國第二波疫情,不少同學發著燒來參加考試,后來學校還專門給生病的同學安排特殊考場。 在考試期間,大家都要盡可能避免自己被感染,尤其是我這種去年年底沒陽過的。 五月第二周,學校里感染的同學開始變多,我身邊也開始出現感染者,然后我每天在室內都盡量戴著口罩。因為大部分同學在第一波疫情中都陽過了,所以在學校里戴口罩的同學并不占多數。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戴口罩越來越悶。我最后兩場考試的中間有20天的間隔。倒數第二場考試結束后,我把我所有之前卸載的app都重新下回來,口罩也懶得戴了,決定聽天由命,反正也已經做好感染的準備了。結果不出所料,很快就首陽了。雖然是第一次陽,但總體感覺也沒什么事,跟感冒發燒差不多,比認識的其他第一次感染的人癥狀都輕很多。 因為沒有考試,也不上課,所以陽后一周我都沒去學校,但考試前一周,為了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我還是決定回學校了。 不過學校里的學習氛圍也不見得好到哪去,每天都幾乎沒課,平時教室里一半座位都坐不滿。但在學校里我確實比在家里更加愿意學習,這主要是一種心理作用吧,進入學校,尤其是教學樓這樣的場合,大腦就更自動進入學習模式,所以就會相對更有心情學習。相反,在家里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休閑的活動,所以在家里大腦就可能會切換到娛樂模式,學習的意愿就會下降。這個我在網課期間就深有體會。 |
|
來自: 新用戶2356fYU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