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硬件工程師,日常的原理設計,PCB layout,硬件調(diào)試等必不可少。不過現(xiàn)在市面上的電路仿真軟件也越來越多樣化,諸如Multisim,saber,Pspice,LTSpice,Proteus等等,這為前期電路方案的設計提供驗證,同時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 立即加星標,每天新干貨 關注電路一點通 共同探討新技術,粉絲交流 回復 進群 本文給大家推薦ADI公司的LTSpice軟件,該軟件支持模擬信號和數(shù)字信號的仿真,非常適合電源拓撲的仿真分析。反激拓撲是由Buck-Boost拓撲演變而來,通過變壓器實現(xiàn)初次級隔離,這里原理就不闡述了。我們通過LTSpice搭建反激拓撲仿真電路,如下圖。1.TNY280芯片介紹
電源控制芯片采用PI公司的TNY280,內(nèi)置700V功率MOS管,擁有可調(diào)限流、振蕩器、高壓開關電流源以及熱保護關斷等功能。TNY280采用開/關控制方式,無需環(huán)路補償,具有設計靈活,成本低,功率輸出范圍大等特點。TNY280通過BP/M引腳電容值可選擇不同的電流限流點,電流限流點越高,峰值功率越高,同時連續(xù)輸出功率也越高;電流限流點低,可以提高系統(tǒng)的效率。該芯片導通時間延長,可以在更低輸入電壓下維持輸出的穩(wěn)定/維持時間, 能夠使用更低容量的輸入電解電容,同時降低了最大過載功率,從而降低變壓器、初級箝位及次級元件的成本。TNY280具有頻率抖動的功能,在輕載和重載情況下,靈活調(diào)整開關頻率,在優(yōu)化系統(tǒng)效率的同時,降低了EMI。TNY280可選擇使用Zener實現(xiàn)輸出過壓關斷,可選擇使用一個電阻來設置輸入欠壓保護閾值,此外高帶寬提供快速的無過沖啟動及出色的瞬態(tài)負載響應。
2.原理設計分析
1.變壓器設計:變壓器原邊繞組電感量設置為350uH,次級電感量設置為16uH,漏感系數(shù)設置為0.98,基于Ae*Bm=n*Lp*Ip,選用EF20磁芯和骨架,Ae,Bm,n一定時,初級電感量較小時,原邊峰值電流就較大,當TNY280限流點合理設置時,變壓器不容易飽和。但初級繞組感量不能很小,否則變壓器理論輸出功率會變小,帶載能力差。2.漏感吸收電路:一般分為RCD吸收和TVS吸收,兩者的特點在于:RCD吸收電路將漏感能量通過RC的充放電形式進行消耗,EMI性能較好,但是效率較低;TVS吸收電路將漏感能量轉(zhuǎn)換成熱能的形式進行消耗,效率高,但是EMI性能較差。本次采用RCD吸收電路,其中R3和R5取值為100kΩ,C2取值1nF,D1和D2選用US1M(考慮極限電壓應力需要2個US1M串聯(lián))。3.IC芯片外圍電路:TNY280 EN腳接光耦的輸出引腳,作為控制內(nèi)部PWM通斷的控制信號。BP腳為限流點設置管腳(典型值5.85V,最大值6.15V),C1電容值設置為0.01uF(數(shù)據(jù)手冊中0.1uF對應限流點為750mA,1uF對應限流點為650mA,0.1uF對應限流點為850mA)。BP腳影響啟動時間,仿真中需要縮短啟動時間,否則仿真會出現(xiàn)卡頓不收斂現(xiàn)象。此外,增加R10 1000K上拉增加可靠性,通過6.2V穩(wěn)壓管D4 鉗位保護。由于TNY280內(nèi)置700V MOS管,考慮變壓器漏感和反射電壓等因素,需要外置MOS管Q1進行分壓,減少TNY280的電壓應力,提高系統(tǒng)的可靠性。采用的外置MOS管型號為STP8NM60(650V/8A),R6~R9取值為510K,為MOS管提供柵極電流,ZMY15穩(wěn)壓管U5為柵源極電壓鉗位,該電路能夠使外置MOS管與TNY280同步開通和關斷。U4和U6為TVS,為TNY280漏源極進行電壓鉗位,R13為TVS限流電阻,提高TVS使用壽命。U7為磁珠,改善原邊電流尖峰,減小對外的EMI。4.TL431反饋設計:TL431內(nèi)部基準電壓為2.5V,本次設計需要滿足12V±5%的精度,故上下分壓電阻R2和R12分別設置為12K和3K,理論輸出電壓值為12.5V。TL431的環(huán)路補償參數(shù)R4和C4設置為1K和10nF。光耦U2作為初次極的隔離。--TL431電路案例詳解+工作原理+功能引腳圖 5.次級輸出設計:半波整流二極管D3選用MUR460(600V/4A),濾波電路采用Π型的CLC濾波,其中電感L4取值為1uH,假負載R11電阻為750Ω,防止空載狀態(tài)下,輸出電壓值過高。
3.仿真設計參數(shù)性能
電路實現(xiàn)的具體參數(shù)性能如下:4.輸出峰值電流:1.5A(負載突變瞬態(tài)響應)4.1基本電氣參數(shù)
| | | | | | 輸出電壓:12.3V~12.6V,輸出電流:520mA | 輸出電壓:12.3V~12.5V,輸出電流:1.02A~1.05A | | | | | | | | 開關頻率:130.617KHz,開關周期:7.656s,導通時間:545.6ns,占空比7.13% | 開關頻率:129.426KHz,開關周期:7.726s,導通時間:613ns,占空比7.93% | | | 輸出電壓:12.4V~12.6V,輸出電流:520mA | 輸出電壓:11.8V~12.0V,輸出電流:0.98A~1.00A | | | | | | | | 開關頻率:130.606KHz,開關周期:7.656us,導通時間:2.645us,占空比34.55% | 開關頻率:134.506KHz,開關周期:7.43us,導通時間:2.79us,占空比37.55% |
4.2負載突變
| | | 輸出電壓:11.5V~13.6V,突變電流峰值為1.5A | | 輸出電壓:11.6V~13.5V,突變電流峰值為1.5A |
4.3效率分析
4.4 EMI分析
(傳導頻段:150kHz~30MHz,輻射頻段:30MHz~1GHz)注:輻射頻段30MHz~1GHz電腦CPU算力不足,無法仿真
5.總結(jié)
本文使用ADI公司的LTSpice軟件,基于常規(guī)的小功率反激拓撲,進行基本電氣參數(shù)、負載突變、效率、EMI等性能的分析,對于后期的硬件驗證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總之,LTSpice非常適合電源拓撲的仿真分析,硬件工程師們還是有必要掌握的。
*本文投稿人/作者: 閑云野鶴 ,原文標題:小功率反激拓撲的仿真方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