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戰場,步兵在一個山洞里抓到8個嚇得半死的日本女人。我們在洞外烤火,日本女人也靠攏過來烤火、點煙……” “1943年6月,征兵的來村里抓丁,我家里兩兄弟必須要有一個人去當兵,我拈勾拈中了。在訓練營地,我被編入遠征軍第8軍103師308團2營重機槍3連。” “接受了半年多的軍事訓練,主要訓練重機槍、沖鋒槍等科目。培訓我們的是中國教官,美國人是在準備進攻松山的時候才來的。” “1944年7月,遠征軍收復松山的任務交給第八軍接替,并限第八軍于9月上旬內收復松山,如果再攻不下,軍法從事!固守松山的日本鬼子是第五十六師團一一三加強聯隊,兵力聽講有3000多人,他們不僅配有重武器,野戰防御工事也修得非常好。” “松山地勢極為險要,主峰高2000多米,地形復雜,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的那種地形地貌極其相似。那時松山上的植被要比現今的松樹茂盛得多,山高陡峭,草深叢林。七月八月,正值雨季,山路泥濘,云霧籠罩,十米之外是射界不清,易守難攻。” “我們部隊到達陣地后,只做了簡單調整就開始進攻滾龍坡。當時,美國人的飛機在空中掩護、丟炸彈。我們在下面用重炮、機槍掃射。掃射過后,我們的步兵就又向前推進一截。攻打松山的仗打得很激烈,雙方死傷都很嚴重。” “敵我雙方犬牙交錯,在深草叢林經常發生我們的士兵與日軍不見面就不見面,一見面就面對面。此時只能看雙方誰的反應快,動作快,先開火。更為惱火的是,日軍在暗處,我軍士兵在明處。日軍的各種明暗火力點、地雷陣,防不勝防。” “一天下午,為了爭奪滾龍坡的一個小高地,我們連的幾挺重機槍受命同時在一個半山坡向日本鬼子的陣地射擊,日本鬼子的炮也猛烈地向我們開火。雙方的槍炮聲“轟隆轟隆”響了好久,我們的步兵都沒有辦法攻下山頭。因為下著毛毛雨,天很快就黑麻麻的了,前方幾十米遠的地方都看不太清楚。 連日的作戰,我感覺有點累了,就趁裝彈手裝子彈的時候瞇了一小下眼睛,想休息一下。噠噠噠……哎喲!一陣槍聲隨著身后傳來一聲慘叫,把我從迷糊中驚醒。我回頭一看,是裝彈手被一顆從鬼子碉堡里面射出的機槍子彈射中了右邊眼睛!馬上有人沖過來幫他包扎,包好以后很快就用擔架抬下去了。裝彈手受傷以后另外的人馬上就補充上來了。” “那時團長把私房錢都拿出來了,他對大家說:只要拿下陣地,每個人賞十塊錢。當時,戰壕里經常水蓋過腳背。惡劣的氣候加上日本鬼子濃密的火網,造成我們重大傷亡。仗打得好激烈,那時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一心只想著怎么才能把日本鬼子都消滅掉。” “四連連長率先組織敢死隊去強攻山頭,人被打得差不多了,我們排長又帶了十多個步兵補充到敢死隊去沖鋒,結果右胸中彈負了重傷,敢死隊員也全部陣亡。” “日本人在松山的碉堡、戰壕等防御工事都修得蠻好,戰斗中我們總是搶占他們的碉堡,搶過來以后把槍口調一個方向對著他們開火。我們的槍日夜不停地打,槍管都打紅了,你停下槍,日本人就打過來了啊。” “雖然每天用飛機輪番轟炸,重炮不斷猛擊,步兵晝夜不停地攻擊,但是敵人占據的松山頂峰堡壘沒受什么損壞,一直沒能攻下。最后我軍把高地掏空,在下面埋了很多的炸藥,碉堡終于被炸掉,煙柱一兩百米高,他們的指揮官也被我們的猛烈炮火擊斃,日軍的“拉孟守備隊”全部被干掉。” “終于攻下松山,我們第八軍傷亡了3000多人,我們三連也損失慘重,已經沒剩下幾個人了。這一仗,中國軍隊投入兩萬人,傷亡7763人,日軍死亡1260人,無一逃脫,沒有俘虜,也不可能有俘虜。” “在打掃戰場時,怕有活著的日本鬼子開槍,我們機槍連受命架好機槍在山坡上死死盯著,由步兵負責清理。步兵只在一個山洞里抓到8個嚇得半死的日本女人。當時天氣非常冷,我們的人在洞外燒火烤,那些女人也靠攏過來烤火、點煙,她們講話我們聽不懂。后來押送回去才聽講那些可能都是日本人的家屬。日本人挖了個大洞,讓她們一起住在里面。” ”因為擔心其他的日本鬼子又攻回來,上面命令我們在那守了一個多月。之后,我們才從戰場撤下來。” “那個年代,戰死的人連塊碑都來不及立,我清楚地記得我們連隊里只是最后一次就埋了18個人,其中就有敢死隊的機槍射手。很多人都不曉得,敢死隊隊員咋都光著上身沖殺?其實,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容易分辨敵我,光著膀子的敢死隊員手持大刀沖入敵營,摸到穿著衣服的日軍就是一刀,他們都沒想著活著回去。” “ 那時候,每天都會有人離開這個世界,每天隊伍中都有人發瘋。有人總問我打仗怕不怕死?怎么怕?怕就不會死了?戰死了干凈,死也要死得有價值,要拖著鬼子去死……!中國人不會認輸,哪怕再戰死幾千、幾萬人也不會認輸,一定會血戰到底。” “活著,就一直戰斗,或者死在下一場戰斗……” 【講述抗戰故事·回望歷史瞬間】—上觀嘉聞#我要上頭條##歷史##抗日戰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