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紅二十五軍戰史連載(2)重建軍威

 蘭州家長 2023-08-15 發布于甘肅

上一章:紅二十五軍戰史連載(1)黑云壓城

'革命完了嗎?'

紅軍主力走了,蘇區被敵人占了,今后部隊怎么生存、怎么斗爭?每個干部都在想,有的戰士還把疑問掛在臉上,甚至說:'革命完了。'

'紅二十五軍完了嗎?'

紅二十五軍的3個師,除七十三師隨同方面軍總部行動外,七十四師在方面軍9月間到達皖西之時,分別補充加強了其他幾個主力師;剩下七十五師的兩個團,這時卻又分散在皖西北、鄂東北兩地,無形中給人造成一種錯覺,以為紅二十五軍真的'完了'。

是的,紅軍主力一走,大家似乎少了主心骨。盼啊盼,等啊等,眼巴巴地瞄著西方,盼望紅軍主力早日歸來,好統一指揮集中行動,狠狠打擊來犯的敵人;盼望方面軍主力早日歸來,好恢復失地重整旗鼓,盡快拔去插在群眾家門口的'白旗子',把紅色政權早日建立起來,許多就地休養的傷病員們,也在期待著自己所在的部隊,好及時歸隊重返前線,那些婦女群眾,仍躲在深山老林里打草鞋、納襪底、縫煙包,而且還做好了糯米糍粑,等待自己的親人歸來好去安慰他們。

現實是殘酷、無情的。一個多月過去了,有關方面軍的行動消息,連個影子也捕捉不著,……轉戰到哪里去了?即使是全軍覆沒,也該有所傳聞啊!留下來的干部、戰士、群眾,都在關注著紅軍主力的行動消息。

當時,留在根據地的領導機關—中共鄂豫皖省委也沒有料到會出現這種局面,也認為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紅四方面軍不久就會返回。他們哪里曉得方面軍主力轉出外線之后已無法轉回根據地。隨之而來的'不滿'也就產生了。1933年1月5日,省委領導人沈澤民、徐寶珊、吳煥先、王平章、鄭位三、成仿吾、戴季英、高敬亭聯名作了'鄂豫皖省委關于反四次'圍剿'及堅持斗爭情況給中央的報告'。在報告中嚴厲地批評了張國燾等領導人:

臨行時國燾同志猶說,今后紅軍總不放棄鞏固蘇區根據地的任務,總在蘇區及蘇區四周與敵軍兜圈子,那時使我們還不曾料到紅四方面軍終于脫離蘇區,但從此一別,紅軍主力在河口打了一仗,即往京漢路一去不回,直到現在竟遠在陜西,且更進一步的向甘肅去了。反動報紙上甚至說,紅四方面軍甚至提出打通國際路線的口號,要由內外蒙古開到蘇聯去。這個,我們認為是反動報紙造謠,不去相信的。但無論如何,紅四方面軍的這個行動,我們認為是不正確的右傾機會主義的領導,主要的負責者應當是國燾、昌浩二同志。……而國燾同志尤其是主要負責者,因為他從南昌暴動一直到現在,以及由于他在蘇區所發表的種種觀點,實是一貫的傾向。我們承認往日在他的領導之下,對于他的機會主義傾向與復活,不曾加以充分的斗爭,然現在則不能停止復活,現在紅四方面軍離我們太遠了。我們雖然想盡方法,至今還沒有找到能走這條路的人才去信給他,去阻止他的行動,請中央立即采取辦法,找紅四方面軍回此地來,……

等待,請求。但不是消極地等待,也沒有把恢復鄂豫皖的希望一味寄托在紅軍主力的歸來上。因為,他們是大山的兒女,他們有大山般的性格。'革命沒完!''紅二十五軍也沒有完!'燒殺、掠奪、圍困、封鎖,嚇不倒共產黨員和紅軍戰士。在血泊和火海里,他們英勇不屈地戰斗著。許多傷病員,寧愿餓死在深山,也決不下山投降敵人。在一座山崖的石壁上,紅軍戰士用刺刀刻下這樣幾行字:

樹枝吹不完,

根也挖不盡。

留得青山在,

到處有紅軍!

黃安縣縣城監獄里,關押著一名當地的革命干部。他視死如歸,堅貞不屈,最后終于越獄而出。逃離之時,他在關押自己監獄的墻上留下了一首詩以作紀念:

大別山里出好漢

生就骨頭似鐵堅;

今日逃出虎狼口,

明日回來報仇冤。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有過無數次的曲折和失敗,但沒有一次是失望和絕望的結局。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就預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還分析了紅色區域存在的五項條件,其中兩條便是:有很好的群眾,有很好的黨。

在嚴峻的形勢面前,能不能繼續率領廣大軍民堅持革命斗爭,關鍵在于黨的堅強領導。留在根據地的鄂豫皖省委的主要成員,在關鍵的時刻旗幟鮮明地堅持根據地反'圍剿'的態度,對于穩定人心、消除疑慮起了重要作用。11月12日,在沈澤民主持下,省委于黃安長沖召開第一次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徐寶珊、成仿吾、吳煥先、王平章、鄭位三、戴季英、高敬亭等。會議作出了《關于反國民黨四次'圍剿'下的總任務》的決議。會議指出:國民黨反動派雖然對根據地進行嚴重的破壞和摧殘,然而,它不僅不能消滅蘇區,反而更激起了群眾的革命熱情和團結,今后'必須經過殘酷斗爭,反'包剿'才能完全勝利'。為此,會議提出了堅持斗爭的中心任務:

'訓練廣大工農群眾來做長期戰斗的準備……'

'繼續擴大紅軍,擴大游擊戰爭,從游擊戰爭中鍛煉新的紅軍主力,……'

'迅速地把鄂東北、豫東南與皖西北的游擊區打成一片,加強對豫東南、皖西北根據地游擊戰爭的領導,打破根據地游擊戰爭不平衡的狀態,逐步恢復整個鄂豫皖根據地,……'

省委擴大會議之后,鄂豫皖省委領導紅軍、地方武裝、游擊隊以及根據地的廣大人民群眾,同'圍剿'之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尤其是在被敵人分割為鄂東北和皖西北的兩個地區,又重新形成了新的'燎原之火'。

鄂東北地區,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它可控制武漢、信陽、潢川,威脅平漢鐵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也是敵人'圍剿'的重點地區。它還是著名的黃(安)麻(城)起義的發源地。在共產黨領導下,1927年11月13日,黃安、麻城四鄉3萬多民眾,高呼'打倒蔣介石!''打倒地主豪紳!'的口號,像潮水般地涌向黃安城,活捉了縣長賀守忠。

中國現代史書上便留下了'黃麻起義'。

黃安這座古城從此又開始了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歷史。黃麻起義失敗后,紅軍被迫從城內撤出。紅四方面軍成立的第三天,即1931年11月10日發起的黃安戰役,將守敵六十九師的5000余人全部殲滅。歷史悠久的黃安縣城再次回到黨和人民的懷抱。黃安縣蘇維埃政府隨即遷入城內。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勝利,遂將黃安縣改名為'紅安縣'。

一字之改,可圈可點,這是無數紅軍戰士和群眾用鮮血染成的'紅'字。然面,誰又能想到,這座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紅安縣城,經歷過8個月的曙光初照,轉眼之間又被血雨腥風所籠罩;又有多少人在期盼著它能夠盡早回到黨和人民的手中,獲得永久性的新生。

黃安縣城失陷,但在鄂東北仍保存著紅色政權和根據地,鄂豫皖省委機關在這里領導、指揮著整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軍民的斗爭;紅軍主力走了,但這里仍然有紅二十五軍七十五師二二三團、軍部特務營和紅九軍二十七師八十、八十一兩個團,這支軍隊成為這里反'圍剿'的主力軍。

紅四方面軍主力越過平漢路西進后,紅二十五軍的七十五師二二三團完成了掩護主力轉移的任務。之后,于10月上旬即和軍特務營活動于黃安縣以南地區。這一帶對他們來說太熟悉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他們尋找機會主動出擊:

10月下旬,在鄧家橋殲第十三師一個連。

10月24日,在高橋河給敵第十三師七十三團以很大殺傷。

10月26日,僅隔兩天,他們在宮懋塘痛擊敵保安第四團和湖北省第四區保安隊,斃傷敵百余名,敵保安第四團團長李樹榮被打傷,差一點命喪宮懋塘……

10月底,在八里灣狠狠打擊了反動民團,斃傷俘敵300余名。

在黃安縣以南的敵人連吃敗仗、驚魂未定之時,這支紅軍部隊轉移到縣城以北的七里坪、檀樹崗和麻城縣以北的地區,并在七里坪附近殲敵第八十一師一部。

人們喜歡用'金秋十月'來形容豐收的喜悅。歷史又總是會出現許多巧合。

七十五師的二二三團在收獲,二十七師的八十、八十一團也在'開花結果'。它們在完成掩護紅四方面軍主力西移的任務后,就開展了打擊敵人、鎮壓反動土豪劣紳的斗爭:

10月14日,在黃陂站殲敵第十三師百余人。

10月下旬,在九龍嶺附近與敵第十三師一個團激戰中,斃傷敵數百名。

10月26日,在乘馬崗、張店地區與敵第八十九師二六七旅激戰一天。冤家路窄,第二天在楊泗寨地區兩軍又相遇,激戰數小時。連續兩戰共殲敵數百名。

進入11月后,他們又進一步擴大戰果。11月22日,又在羊角山殲敵第八十師一部。

活躍在鄂東北地區的另一支武裝便是地方武裝和游擊隊。這支隊伍在編制上開始接近'正規軍'。

早在1932年8月底。根據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指示,為統一領導地方武裝斗爭,成立了鄂東北道委和游擊總司令部。

'道'是一個行政區劃名。北洋軍閥時期,曾分一省為數道(道下設縣),隸屬于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所設的委,為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鄂豫皖省委的派出機構,系這一地區黨的地區委員會。

地方武裝曾多次使前來'圍剿'的敵人吃到了苦頭。紅四方面軍在鄂豫轉戰期間,鄂東北地方武裝在道委和總司令部領導下,廣泛開展游擊戰爭。

'敵進我退。'敵人開進根據地后,鄂東北地方武裝積極動員群眾、幫助群眾轉移,避入深山,實行空室清野。

'敵駐我擾。'敵軍在根據地內,白天顯得安全、放心,入夜則總是提心吊膽,冷不防腦袋就會搬家。遠處偶爾傳來一聲槍聲,也常常使龜縮在據點里的敵人打個冷戰;有時槍聲四起,他們認為又遭到地方武裝的夜襲,更是驚恐萬狀。電話線、交通線時常被破壞。地方武裝充分發揮了目標小、行動方便等優點,往來穿梭于敵人據點之間,四處襲擾敵人,有力地配合了紅軍主力的反'圍剿'斗爭,逐步形成了敵占城鎮、我占鄉村的格局。

'敵疲我打,敵退我追。'9月20日,兩支地方武裝—羅山獨立團和仙居赤衛隊埋伏包山,借助有利的地形,等待著由宣化店開赴七里坪的敵十三師。敵人進入伏擊區后,就被突然面來的槍擊嚇慌作一團。激戰一日,敵死傷甚多,不得不繞道而行。這次阻擊戰最終以地方革命武裝的勝利而告終。另外一支活躍在禹王城一帶的赤衛軍戰斗連,先后在翻叉嶺、塢子鋪等地伏擊敵軍,繳獲機槍6挺、步槍數十支。敵人一時間又弄不清地方武裝的方位、人數,挖空心思也想不出對付的好辦法。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毛澤東在1928年5月正式提出的游擊戰'十六字訣'對開展游擊戰的鄂東北地方武裝實在太實用了。

地方武裝在斗爭中有時還要擔負重要的使命。劉震在回憶錄中講:他是1932年春從陂孝北縣獨立營調鄂東北道委特務四大隊一分隊一班,當時他還是一名普通的戰士。跟他分在同一個班的還有黃安縣獨立師來的韓先楚。班長是陳先瑞。他們所在的四大隊人員精干(共120人左右),都是從各區、縣游擊隊作戰勇敢的干部中選調出來的,由鄂東北道委和游擊總司令部直接指揮。其使命是:'主要在平漢鐵路南段沿線赤白交界的地區活動,負責收集情況,偵察敵人動向,籌備經費物資,并擔任接送來往于中央和鄂豫皖根據地之間的領導干部、交通聯絡人員。根據任務的不同,分別以大隊、分隊有時也以班為單位外出活動。在活動中,強調嚴格執行政策紀律,切實保護群眾利益。

'為了籌集經費,當時采取的一個辦法是武裝潛入敵占區,強令大地主、大資本家出錢,叫做'抓案子'。我們執行任務時,晝間在敵占區地下黨員家隱蔽,夜間按計劃行動,天明以前趕回邊沿地區。一次,不巧白天讓孝感民團發覺,被他們包圍起來。我們利用房屋和圍墻組織抵抗,堅持到天黑,大隊長、政委組織多路突圍,到指定地點集合,集合后繼續完成任務。后來又有幾次遇到類似情況,也同樣完成了任務。

'我們還上過雞公山抓'洋人'的案子。雞公山在河南信陽南45公里,豫鄂兩省交界處的大別山中。主峰報曉峰西側有靈華山和長嶺,宛如雄雞的兩翼;峰的左右,峭壁幽谷,很似雞爪。整個山形如雄雞引頸報曉,矗立于群山之中。山上云霧繚繞,泉水清澈,又有茂密的林冠覆蓋,盛夏氣溫一般在23攝氏度左右。古人有這樣的贊美詩句:'三伏炎熱人欲死,到此清涼頓疑仙。'每當雨后初晴,紅霞掩映,蒼松翠柏,奇峰幽谷,點綴得光彩斑斕的樓臺別墅,顯得分外妖嬈。可是我們這些肩負特殊使命的紅軍戰士當時并沒有那么多的雅興去欣賞,而是直奔'洋人'的別墅,去懲罰那些作惡多端的帝國主義分子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

紅軍主力轉移后,為反對敵人的'清鄉',中共鄂東北道委和游擊總司令還先后合編和擴編了7個獨立師和游擊師。這樣,地方武裝也有點像'正規軍'的樣子了。這7個師是:

以黃安獨立團為基礎,擴編為獨立第七師,師長夏如銀,下轄兩個團,約1500人。

以羅山獨立團和光山西部地區的游擊隊合編為獨立第六師,師長葉啟文,下轄兩個團,約1200人。

以麻城獨立團為基礎,擴編為第一路游擊師,師長邱江浦,政治委員了少卿,下轄三個大隊,約1000人。

以陂孝北獨立團為基礎,擴編為第二路游擊師,師長郭順全,約700人。

以光山縣獨立團為基礎,擴編為第九路游擊師,約1000人。

以陂安南(包括黃岡部分地區)游擊武裝組建為第四路游擊師,師長金傳鑒,約800人。

以河口獨立團為基礎,擴編為第八路游擊師,師長郭順全,約800人。

以光山縣獨立團為基礎,擴編為第九路游擊師,約1000人。

這已經是一支7000余人的隊伍,一支足以使'清剿'、'清鄉'之敵感到棘手的隊伍。

還是在這一年的10月下旬,又傳出了游擊師的捷報:

河口第八路游擊師在小沖、楊家沖一帶,斃傷敵軍第十三師300余人。

光山第九路游擊師在夜間神出鬼沒,奇跡般地攻占了白雀園、沙窩、磚橋,端掉了這幾個敵據點后,胃口大開,進逼新集、潑皮河等地,醞釀著如何拔掉這幾個較大的據點。守城之敵已如驚弓之鳥,趕緊加修工事,加強戒備,以防飛來的'橫禍'。

陂安南第四路游擊師經過多次偵察,發現了敵人的'耳朵'—電話排。他們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終于'咬'下了這只'耳朵',繳獲一批電話機和其他軍用物資。

遭到打擊和襲擾的敵人,終于承認了'清剿'計劃難以如期實現。敵第十三師萬耀煌部在1932年9月19日的戰斗詳報中也不得不承認:'近來自大軍節節進展后,匪之紅軍主力均已東竄,其散伏于各處者有偽獨立師、獨立團、游擊隊、赤衛隊等,槍械甚多。

'所謂地方武裝,各縣各區均有,每縣有縣區軍事指揮部指揮之,此種匪軍在裹脅民眾,維持其原有組織,并擾害我后方交通。連日派隊清剿,此剿彼竄,兵去匪來,兵來匪去,剿撫兼施,未獲成效。'

無論是'此剿彼竄',還是'兵去匪來,兵來匪去',如果站在另外一種角度去解釋,很容易使人想起毛澤東的游擊戰'十六字方針',在這'十六字方針'面前,國民黨軍隊除了表白'未獲成效'的無可奈何之外,還能干些什么呢?

是的,除了燒殺搶掠之外再沒有什么作為了。他們的'功績'是使許多根據地沒有了,莊稼院沒有了,居民跑反了,就是一頭豬崽也看不見了,和平的村莊變成了無人煙、無表情焦土。但這群愚蠢的強盜忽視了,在他們腳底下的是沉默中滿懷憤怒的土地!這片土地早已被'赤化',他們無法想象,與紅軍融為一體的民眾是多么雄偉的血肉長城。

鄂東北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很快從慌亂、恐懼中清醒過來。他們在中共鄂東北道委和游擊總司令部的領導下,匯聚成一支堅強的力量。或者踴躍參加紅軍和地方武裝,或者紛紛組織游擊隊和赤衛隊。有的積極為紅軍偵察敵情、帶路送信、籌集運送糧食、收容掩護傷病員,有的直接奔赴第一線,配合紅軍打擊敵人。黃安七里區的群眾組織掩護隊,用四面搖紅旗、滿山放鞭炮、聲東擊西的辦法,在老君山打退敵人一個營的進攻。現在是'圍剿'之敵慌亂、恐懼的時候了。還是敵十三師比較'實事求是',在幾個月的'圍剿'和'清鄉'后不得不承認:'蓋黃麻為鄂東赤匪之策源地,匪化最深,無論男女老幼,莫不具有匪性。大軍進剿過后,地方匪軍蜂涌而起,動輒嘯眾千萬人,匪之組織毫未打破,匪軍行動到處自由,實非僅以軍事力量所能完全消滅也。'

不要把'動輒嘯眾千萬人'看作是萬耀煌部有意夸大'敵情',借以推卸'清剿'不利的責任。其實,早在黃麻起義后不久就在當地流傳著這樣的一首歌謠: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鑼鼓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

這首至今還使鄂東老區人民激動不已的歌謠,與當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三師鄂東剿匪戰斗詳報》倒是真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相比之下,紅軍主力轉移后的皖西北地區形勢更加嚴峻。留在這里堅持斗爭的部隊,有紅七十五師二二四團和10月初組建的紅二十七軍。他們也走過了一個不平凡的'十月'。

紅二十七軍又稱紅軍東路軍。早在1932年9月,紅四方面軍主力由英山向黃安地區轉移中,張國燾以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名義致信中共皖西北道委書記郭述申,讓他與東路游擊司令員劉士奇、第二十七師師長徐海東等組成中共鄂皖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皖西地區的工作和武裝斗爭。這一決定,在前線擔任掩護紅軍主力轉移任務的徐海東并不知曉,他回憶說:'1932年10月,我帶一個團去英山地區打掩護,此時紅四方面軍的主力突然西去,從此我和主力部隊失去了聯系。在英山前后畈附近打兩天掩護。不見主力去向,我即帶七十九團(另兩個團被副師長、政委先帶走)翻過一座大山,擺脫了敵的前堵后追,來到土門潭。路上遇到皖西北道委書記郭述申。我們一塊打到游擊司令部,這才知道總部有指示,讓我們組織東路游擊司令部,牽制敵人。'

郭述申是1929年從上海派到鄂豫皖來的。他這幾年一直是做地方政府黨的工作。1921年的一次戰斗中,徐海東負了重傷。兩顆'不吃素'的機槍子彈,一顆穿透他的大腿,一顆卡在小腿中間。徐海東養傷時所在的縣是陂安南縣,該縣縣委書記就是郭述申。那時他倆就見過面。如今再次相遇,兩人都分外高興,似乎都有了依靠。只是在趕往司令部的路上,兩人的心情很沉重。路上有許多傷病員、婦女、娃娃向他們呼喊,有的攔著馬頭,要求帶上走。郭述申、徐海東跳下馬來,一路勸解,一路向前走。他們走到一個村莊,看見許多人擠在一口井邊打水喝。有些認識郭述申和徐海東,就跑上來圍住他倆,詢問敵人的動向,請求解決吃的問題。兩人既不了解敵情,又拿不出什么東西填他們的肚子,只好勸慰幾句,匆匆向東路游擊司令部所在地走去……

當時,在皖西北地區有敵人8個師又2個獨立旅。敵我力量相差懸殊,紅軍處在敵人四面包圍之中,形勢極為險惡。在這種情況下,中共皖西北道委于10月1日在英山土門潭召開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會議根據指示,成立中皖工作委員會,書記郭述申,委員有劉士奇、徐海東、吳保才、王建南等。會議還決定改編部隊,把聚集在金家鋪一帶的紅軍和地方武裝編成紅二十七軍。會上,還確定了部隊的行動方針:突出敵人的包圍,從內線轉向外線行動。

部隊要馬上突圍,這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在金家鋪地區,還聚集著跟隨紅四方面軍轉移而被敵堵截留下的2萬多名各地地方干部、群眾和4000多名紅軍傷病員。最棘手的是傷病員,這無疑給突圍增添了難度,究竟怎么辦好呢?有的主張把傷病員帶上一起走;有人認為那樣走不脫,打不了,最后要一塊被敵人消滅,主攻部隊先走。傷員分散,醫院的女同志統統回家去。

領導間意見不一,討論不休。這時,偵察員跑來報告說,敵人的五十四師和四十七師步步緊逼追過來了。大家這才停止了爭論,統一了意見:凡是能走動的傷員,一律動員歸隊,走不動的,派人抬著。三個團當中留一個團負責傷病員,另兩個團由徐海東帶領去迎擊敵人。

重擔落到了徐海東的肩上。對他來說,這算不上什么。在大家爭論時,他就堅定地說,'我們決不能丟一個傷員,不能丟一個婦女','我帶七十九團掩護,你們快走!'

軍隊領導人威信的建立往往要取決于危急關頭他所持的態度和行為。在生死存亡的戰爭年代更是如此。

10月2日,部隊到金家鋪的河灘上召開大會,正式宣告紅二十七軍成立。成立后的紅二十七軍,一面積極鉗制和抗擊敵人,以配合留在根據地的紅軍進行反'圍剿'斗爭,一面掩護兩萬多名地方干部、群眾和傷病員隨軍轉移。

向何處轉移?在英山土門潭召開的會議上,只是確定了'向東'行動的方針,沒有規定具體的行動路線。當時,圍追堵截紅二十七軍的敵人有梁冠英的第二十五路軍、上官云相第四十七師、郝夢齡第五十四師、曾萬鐘第十二師、陳調元第四十六師、宋天才第七十五師及反動地方武裝顧敬之部。為避敵鋒芒,中共鄂皖工委決定,紅二十七軍向太湖、宿松方向前進,在突圍的同時,尋機打擊薄弱之敵。

無論是從戰略上還是從戰術上,紅二十七軍的行動方針是正確的,整編后的廣大戰士也充滿了信心。但是,紅二十七軍不過下轄3個師(第七十九師、第八十師、八十一師)共4500余人,要率領兩萬多名隨軍隊伍突破敵6個多師的圍追堵截談何容易。我動敵亦動。紅二十七軍經太湖彌陀寺、蘄春張家旁、宿松陳漢溝,于10月9日到達宿松趾風河,這一路還算順利。但在趾風河以東栗樹嘴、昔家壟,遭到敵第四十六師兩個團的堵擊。經過幾天的轉移,紅軍指戰員求戰心切,早想痛痛快快和敵人干一仗。旺盛的斗志,是戰斗勝利的重要砝碼。軍領導充分抓住了這一點,同時考慮到對手戰斗力較弱、地形對我有利等因素,決定用'四面包抄'的辦法,集中紅軍兵力,把對手全'包下來'。

戰斗打響后,能征善戰的徐海東率第七十九師一團迂回至敵人側后,其他各團從正面攻擊。敵人進入伏擊圈后,徐海東率部迅速攻占小石門制高點,切斷了敵人退路。敵人兩面受擊,認為遇到了紅軍的大部隊,頓時亂作一團。經過激烈戰斗,斃傷俘敵約1個團,俘敵副團長1名,繳獲迫擊炮2門、機槍8挺、步槍500多支、子彈4萬余發。當敵軍逐漸從驚恐中清醒過來后,紅軍已撤至趾風河南北一線,控制叫雨尖、白崖寨等制高點,防敵反撲。

戰局突變。第二天,敵第三十二師及宿松反動地方武裝陳金旺'獵虎隊'從陳漢溝方向追來,占領了趾風河西南的云天嶺等制高點,憑借猛烈火力向我軍陣地攻擊。敵第四十六師的兩個團殘部,也像受傷的狼一樣從趾風河以東向紅軍攻擊。紅軍腹背受敵,處境危險,頑強戰斗到黃昏,主動撤出戰斗。借著黑夜的掩護,向東進時路過的地方—太湖彌陀寺方向轉移。

危機四伏。10月中旬,紅二十七軍轉移至潛山衙前鎮(現岳西縣城)。為避免暴露目標,部隊悄悄地在城東的一條山溝艱難地前進,突然,槍聲大作,敵五十四師早已等候在這里。隨行的群眾和傷病員在慌亂中也擁到溝里。人多溝窄,行走困難,敵人居高臨下向我軍猛攻,情況萬分緊急。紅二十七軍迅速搶占了衙前東側幾個山頭,抗擊數倍于己之敵。經過3個小時的激戰,進行了10多次的反復沖殺,終于打退了敵人的瘋狂進攻,斃敵俘敵數百名。但是,我軍付出了很大犧牲;傷亡300多人,第一團一營政委、二營營長和政委、3名連長和6名指導員均壯烈犧牲。

險象環生。部隊剛剛擺脫了敵第五十四師的堵截,又和敵第三十二師遭遇了。

衙前戰斗后,紅二十七軍認識到向東行進困難重重,不得不向北轉移,擬渡過渭河返回皖西北革命根據地,當行至頭陀即遭敵第三十二師堵擊。部隊又折轉向東,到達官莊地區又與敵人發生激戰。為甩掉敵人,紅二十七軍星夜兼程,向桐城土嶺方向轉移,但在土嶺再次遭到敵第三十二師堵擊。經過激烈戰斗后,終于殺出一條血路,沖破敵人的圍堵,直插大沙河。

'馬上渡河,搶占有利地形!'軍領導一聲令下,部隊迅速渡河,而緊追不舍的敵第三十二師跟蹤了20多公里后也來到了河邊。雙方又隔河展開激戰。敵人依仗數量的優勢,狂叫著搶渡大沙河。擔任阻擊敵人任務的第一團冒著槍林彈雨,頑強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許多歸隊不久的傷員,舊傷未愈,又添新傷。有些人傷口還化著膿,又拿起武器參加了戰斗,掩護部隊的轉移。在這場戰斗中,紅二十七軍又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第一團傷亡200多人,但終于粉碎了敵人的渡河企圖。

這已經是10月底了。大別山已是寒氣襲人。

一個多月的東線轉戰,紅二十七軍遠離根據地,缺衣少食,部隊天天行軍作戰,兵員補充和傷病員安置卻有困難。11月初,中共鄂皖工委和軍領導干部召開會議,決定當務之急是返回皖西北革命根據地。

橫穿安徽境內的渭河是紅軍返回皖西北根據地的必經之路。磨子潭坐落在河東岸。這里水淺流緩河道窄,是個理想的過河處。如果想從渭河的中央渡過,恐怕只能望'河'興嘆了。

靜靜的渭河等待著紅軍。一場惡戰也在等待著紅軍。

11月6日晨,紅二十七軍到達磨子潭附近。河西岸的大小山頭上人頭攢動,各處的制高點已有人把持,敵第三十二師九十旅已經搶先一步,堵住紅二十七軍的去路。另一支敵軍敵第四十七師也跟蹤而至,占領了紅二十七軍來路上的兩側山頭,切斷了紅二十七軍的退路。顯然,敵人的意圖就是讓紅軍欲進不能、欲退不行。

紅二十七軍被壓在河川峽谷中,情況異常危急,面臨全軍覆滅的危險。

唯一的希望就是殺過河去,沖破對岸的封鎖,別無選擇。形勢不容許他們長時間商定作戰計劃。軍長劉士奇決定立即突圍。誰承擔突圍的先鋒呢?大家把目光又落到徐海東身上。……

在徐海東的率領下,第七十九師一團冒著敵人的密集火力,強渡渭河,向敵的制高點黑虎尖陣地發起攻擊,用刺刀和手榴彈殺出一條血路。由于敵人火力兇猛,剛打開的突破口很快又被封鎖,徐海東帶領突擊隊再次攻擊。這時,第三團團長程啟波率領突擊隊,從敵側設防薄弱的幾丈高的陡壁攀登上去,如神兵從天而降,向敵人突然襲擊。敵人猝不及防,做夢也想不到會有紅軍從背后殺來,頓時亂了陣勢。軍首長乘勢率領后續部隊及隨行的群眾和傷病員突出包圍……

突圍后的紅二十七軍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經過大化坪、漫水河、西界嶺、前后畈、羅田縣的僧塔寺,于11月14日到達根據地的邊緣吳家店地區。根據地人民群情振奮,紅軍指戰員也如同回到了久別的家鄉。

返回根據地的目的總算達到了,大家真想慶賀一番。但是,陰魂不散的敵第三十二師和第四十七師又尾追而來,企圖把戰場引到根據地,再次蹂躪根據地人民。于是,紅二十七軍選擇了吳家店以東的有利地形,頑強阻擊敵人。敵人出動了飛機38架次,狂轟濫炸,掩護其地面部隊進攻。經過3晝夜激戰,紅軍打退了數倍于己之敵的多次沖擊,斃傷俘敵近千人。吃了苦頭的敵人暫時停止了對紅軍的追擊。紅軍勝利地進入赤南根據地。11月16日,紅二十七軍到達金家寨附近的大埠口,與堅持在這一地區斗爭的紅七十五師二二四團會合,并在此進行了短暫的休整。

一個多月的奔波,夜夜行軍,天天苦戰,廣大指戰員已經拖得精疲力竭,很少能放心地松弛一下,美美地睡上一覺。有時,槍聲一停,許多戰士便一側身睡著了。作為紅二十七軍的指揮官,這支隊伍的安危存亡都系在他們身上。就是沒有槍響,他們也不敢睡覺。要搜集、研究敵情,了解地形、民情,安排下一步行動,預防意外的遭遇……幾十天下來,眼睛熬得又紅又腫,這些鐵一樣的硬漢子,在這一段東路游擊戰中,確實累垮了。徐海東連續20多天沒有上床睡過一個安穩覺,困了便在馬背上打個盹。返回根據地后,徐海東才長松了一口氣,倒頭睡下,一覺就是三天兩夜,真把他身邊的人嚇蒙了。他后來回憶說:'由于連續緊張的行軍作戰,我一連二十三天沒上床睡過覺,這時一頭倒下,睡了三十多個小時,起來以后就吐血。……'

這又何嘗不是一次艱難的'長征'。自紅二十七軍組建以來,采取從內線轉向外線的行動方針,轉戰英山、羅田、蘄春、宿松、太湖、潛山、桐城、舒城、霍山、六安、商城、光山等10余縣,一個月里行程約1500公里,鉗制了敵人5個師以上的兵力,經歷大小戰斗數十次,多次打垮了敵人的追堵,殲敵近3000人,減輕了根據地的壓力,配合了留在根據地的紅軍的反'圍剿'斗爭,仍保存數千人的武裝力量。紅二十七軍還多次從危局中掩護著一大批地方干部、群眾和紅軍傷病員,并使之安全轉移,隨著返回根據地……

這是一支與群眾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隊伍,一支經得起戰斗考驗的打不散、拖不垮的部隊。它保護了人民,人民捍衛著它。

當紅二十七軍轉戰的時候,皖西北根據地的廣大人民,不顧敵人的嚴重摧殘,紛紛組織游擊戰、赤衛隊,同敵人展開英勇不屈的斗爭。由六安縣六區游擊隊和部隊紅軍傷病員組成的洪家山戰斗營,給予當地民團沉重打擊,活捉了外號叫'楊結巴子'的民團頭子,襲擊了偽蓮花區公所。六安縣于家沖區婦女委員、共產黨員沈忠華,不顧敵人的殘酷鎮壓,組織婦女籌糧、做鞋、搜集情況,設法通過敵人的嚴密封鎖線,送給山上的游擊隊。當她不幸被捕后,英勇不屈,用剪刀刺死敵軍的一個副官,高呼'共產黨萬歲!'慷慨就義。中共六霍縣委委員汪孝芝,到井上莊發動起義時,由于壞人告密被敵人包圍。為了保護群眾,她挺身而出,英勇就義。……

一位偉人說過:'使軍隊在民眾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軍隊,這個軍隊便無敵于天下。'

鄂豫皖根據地的軍民也可以無愧地如是說。

部隊在大埠口休整,中共鄂皖工委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靜下心來,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確定了下一步的作戰行動。決定兵分兩路:留下紅二十七軍第二團,由副軍長吳寶才、政治部主任江求順率領,堅持并逐步恢復皖西北根據地的斗爭;紅二十七軍第一、三團及二二四團由軍長劉士奇、政委郭述申和中共鄂皖工委率領,開往鄂東北地區找中共鄂豫皖省委匯報工作,爭取與其他主力團會合。

在趕赴鄂東北途中,紅二十七軍于商城新店子夜襲盤踞在這里的顧敬之部,狠狠打擊了這支反動民團,斃傷其300多人。部隊到達光山沙窩集,在這里進行籌糧工作中,敵第七十五師1個旅從商城縣西余集聞風追來。經過休整后的紅二十七軍斗志倍增,決心集中全部兵力,消滅該敵,決不讓敵人踏進鄂東北根據地。經過激烈戰斗,將敵人一舉擊潰,殲敵人1個營,并乘勝追擊敵人10余里,敵人落荒而逃。

11月24日,部隊順利地到達鄂東北革命根據地的黃安七里坪附近,與省委及紅軍三個主力團勝利會合。

紅二十五軍戰史連載(2)重建軍威

5天后,一個重要的決策誕生了。

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黃安檀樹崗召開了軍事會議。

與會代表分析了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去后根據地的形勢,總結了一個多月來分散斗爭的經驗教訓。對于這一點,大家都有深切體會:一個多月的艱苦作戰,出生入死,雖然多次打破敵人的圍堵,但始終未能有效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原因之一便是缺乏統一的組織和指揮,力量過于分散。紅軍會合后郭家河一戰的陰影深深印在將領的腦海里:激戰終日,未能全殲該敵,雙方傷亡人數相差無幾。戰斗中,看到的是一種鼓響鑼不齊的混亂局面,大家急得火燎油煎一般,但又無可奈何。因此,統一領導和集中指揮的問題,更加迫切地提了出來。

會議確定,重新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將根據地各主力團統一組織起來。

會議決定了軍領導的領導成員為:

軍長吳煥先

政治委員王平章

下轄的兩個師的領導為:

第七十四師師長:徐海東

政治委員戴季英

第七十五師師長:姚家芳

政治委員高敬亭

另外,原紅二十七師政治部改為紅二十五軍政治部;黃安原獨立第一師二團一部編為該師特務營;原紅二十五軍特務營仍為新建紅二十五軍部特務營。

11月30日,在檀樹崗村南的河灘召開大會,宣布新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組成,全軍約7000人。

史學家把'檀樹崗軍事會議'看成是'紅二十五軍斗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第一任軍長曠繼勛。1932年的霍邱保衛戰中,他手持大刀,與指戰員一起奮勇拼殺,身邊4名警衛員均壯烈犧牲,他身負重傷

霍邱保衛戰后,蔡申熙接任紅二十五軍軍長。他任職還不到3個月,就率部在黃安以西河口地區與敵胡宗南部展開激戰。戰斗中,蔡申熙身負重傷,負傷之后,還躺在擔架上指揮戰斗,連續打退敵人幾次沖擊,直到犧牲在擔架上。負傷以后他在疼痛難忍之時,口口聲聲要人'補'他一槍,革命到底好了!就在他浴血疆場之時,蔡申熙的妻子忽然抱著女兒,千里迢迢地尋夫來了。遠道而來的母女倆,正好趕在蔡軍長的靈前,……血和火的戰地上,多么催人淚下的'夫妻相會'啊!

這就是紅二十五軍重建前的幾個戰斗畫面。

這也是一種里程碑。

檀樹崗會議后,終于再度高舉紅二十五軍的大旗,讓它飄揚在鄂豫皖,飄揚在大別山,開始了新的征途。以區區7000人之眾,恢復、捍衛紅四方面軍開創的事業,這同樣是一種艱難的創業。

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歷年來許多出版社出版的現代史、革命史、中共黨史的講義和著作中,關于1932年11月重建的紅二十五軍的組成及其領導人,有如下幾種說法:

(1)1959年1月,胡華主編的《中國革命史講義》中寫道:'在原鄂豫皖區留下的地方武裝組成紅軍第二十五軍,由徐海東任軍長,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繼續堅持斗爭。'

(2)1980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現代史教研室編的《中國現代史》第二冊中寫道:'紅四方面軍撤出鄂豫皖后,徐海東、吳煥先等集合地方武裝,成立了紅二十五軍,繼續堅持當地游擊戰爭。'

此外,1980年6月,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講義》;1980年7月,上海人民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講義》;以及1980年10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代史稿》(上)等都沿用此說,其要點有二;一是重建的紅二十五軍是由地方武裝組成的;二是主要領導人的排列次序為徐海東、吳煥先。這與歷史事實不符。

最早對這種說法提出更正的是徐海東。關于這一點,徐海東之子徐文伯回憶說:'1960年,為了編寫《辭海》中關于'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簡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把送審稿送給我父親徐海東修改定稿。送審稿是由我念給父親聽的。他說:'紅二十五軍主要領導人應把吳煥先同志放在前面,他當時是鄂豫皖蘇區黨、政、軍主要領導人之一,我主要是負責軍事工作,這才是符合歷史情況的。我父親回憶說:'紅四方面軍西去,鄂豫皖留下的部隊有紅二十五軍軍部、七十五師五個營,紅九軍二十七師全部。為了統一指揮,便于作戰,省委決定重建紅二十五軍。1932年10月中旬(陰歷)于紅安檀樹崗組成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政委王平章。原九軍二十七師改為七十四師,師長徐海東、政委戴季英,七十九團改為二二 O 團,八十團改為二二一團,八十一團改為二二二團,補充后全師5200余人。七十五師師長姚家芳、政委高敬亭,轄二二三團、二二四團、二二五團,一個特務營,補充后全師5800余人。軍直機關800余人,全軍共11000余人。'

1979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第3256頁,關于'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簡介,正是經徐海東生前審定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鄂豫皖根據地發展起來的一支工農紅軍。始建于1931年10月,原屬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建制。第四方面軍主力西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即以留下的第二十五軍軍部一部和第七十五師、第九軍二十七師及部分地方武裝,于1932年11月重新組建了第二十五軍。主要領導人為吳煥先、徐海東等。組建后,繼續堅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34年11月開始長征,經湖北北部、河南西部,擊破了國民黨軍前堵后追,于12月勝利到達陜西南部。隨后,粉碎了敵人的兩次'圍剿',創建了鄂豫皖游擊根據地。1935年7月配合紅軍主力北上,挺進甘肅。9月進入陜北革命根據地,同陜北紅軍合編為第十五軍團。10月,第十五軍團取得勞山戰役勝利后,同到達陜北的第一方面軍會合,11月3日編入第一方面軍建制。'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不卡| 看成年全黄大色黄大片|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九九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女性女同性aⅴ免费观女性恋| 麻豆传媒在线观看|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女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 水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 无码欧美毛片一区二区三|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久久av无码αv高潮αv喷吹| 亚洲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中文字幕无码av免费久久|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网站|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国产熟妇高潮叫床视频播放| 全黄h全肉边做边吃奶视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少妇又色又紧又爽又刺激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a片成人| 国产无套内射又大又猛又粗又爽|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开心五月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好了av四色综合无码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综合网站色www|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无广告视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69影院|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