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人月儀帖》,又稱《唐人十二月相聞書》,此帖文不同于晉索靖的章草《月儀帖》,其內容是抄錄文人士子往來書信中摹狀節候、表達心情的修辭用語,即所謂“書儀”。黃麻紙本墨跡,帖為草書,無款,傳唐人書。 此貼按月編排,一共書寫了12個月的尺牘。12個月四個季節,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三個月,比如春季的三個月,按照順序分別命名為“孟春”、“仲春”和“季春”。 ![]() ![]() ![]() 值得一提的是,其間的小楷奇妙無比。字雖小,但飛動變化,不可端倪,宋以后難有企及者,其藝術價值不在大字之下。大字取柔,小字取剛;大字求媚,小字求?。淮笞值庙崳∽值萌?。細觀之下,頗有五代楊凝式《韭花帖》的神韻。 ![]() 這種以柔寓剛、外柔內剛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為古人所鐘愛的。“沖和”之美是我國古典書法理論中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它反對剛勇猛烈的表達,提倡書寫者具備悠閑的心緒、沖淡的情感來創作書法作品。按照唐代書畫理論家張懷瓘的《書斷》所論,此帖草書可列入“神品”,小楷則可列入“妙品”。 ![]() 《唐人月儀帖》的內容并不長,一共也就九個“書信模板”。如果以原字大小臨寫的話,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夠臨寫完畢。 此帖的用筆、結構、布勢在書寫中充滿流通貫達的美感,結構上以正為正,以奇相輔,做到奇正相應,可以說是初學草書者的優秀范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