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心念決定命運,人的禍福其實都在一念之間。 轉變自己的心念,就是轉運,是在改變自己的一生。 ![]() 轉念,改變相貌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相由心生。” 意思是說,一個人的相貌,是隨著心念改變的。 你心寬,臉上便會有大氣的美感;你心善,嘴角就會不自覺地上揚。 你心窄,眉頭就會容易時常緊蹙;你心煩,眼睛都會跟著一起耷拉...... 心念,如果發生積極的變化,整張臉也都會變得陽光自信,還能提升氣質。 相反,心念如果總是負面消極,那面相也會慢慢變得尖酸刻薄,不受人歡迎。 看到過一則故事。 有個婦人心胸狹隘,常因一點小事就和別人爭吵不休,還咒罵他人。 可時間一長,婦人感覺自己變得越來越丑陋,也不受人待見。 婦人心中恐慌,急忙去廟中找老師傅請教,老師傅說辦法很簡單:就是每天微笑。 婦人照做,每天都對人微笑,內心也變得越來越平和友善。 漸漸地她發現,不只是身邊人和她愈發親近,鏡子中的自己更是容光煥發。 佛曰:“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美丑,所有的一切都有跡可循。 相貌會隨心念而變,心念一轉,相貌也會跟著發生改變。 心念積極向上的人,相貌自會光彩動人,因為面相,其實就是內心的模樣。 ![]() ![]() 轉念,改變身體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治身以不藥二字為藥。” 最高級的藥物,是養心;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因為:百病皆從心起,百病需從心治。 轉變自己的心念,就能改變身體,頂得上這世間一切靈丹妙藥。 曾讀到過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有兩個人在同年同月,確診了同樣的膀胱癌。 但五年時間過去,一個因此去世,另一個卻病癥消失。 還健在的那個人,他認為戰勝病魔主要在于自己心態好、信念強。 手術治療后,他樂觀淡然,靜心調養,堅持運動,如今癌癥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連體質都變好了。 而去世的那個人,得知自己患癌后,心中滿是抑郁消沉,每天都活在絕望中,盡管醫生也盡全力為他治療,但還是沒有保住他的性命。 俗話說:“藥療不如食療,食療不如心療。” 心念,才是我們健康、生命和人生真正的支柱。 有時,它可以毀掉一個人;有時,也可以拯救一個人。 心中若是一味恐慌,一味低沉,只會把自己的身體慢慢拖入深淵。 唯有保持樂觀豁達,笑對生活,方能激發身體的潛力和活力,讓你不會被輕易打倒。 ![]() 轉念,改變境遇 俗話說:“萬物隨心,心念一轉,萬物皆轉。” 很多時候,心念的轉變,可以影響我們當下境遇的好壞。 因為好和壞是事情的兩面性,既相互依存,也能相互轉化。 所以,無論怎樣境遇,都要讓自己轉念想想,或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1934年,老舍去上海想謀求一份職業作家的工作,未果。 還迫于生計,從上海輾轉到青島,一邊創作,一邊教書。 后來更是辭去教職,專心寫作,因為經濟拮據,處境甚至一度十分落魄。 但坐不起車,他就步行,沒錢下館子,他就自己動手,還說雖然味道比不上大廚,但魚蝦勝在新鮮。 平時常有的娛樂,就是趁天晴出門走走,他還自得其樂:“不用花錢還接近自然。” 可恰恰是這段經歷,讓他寫出了一生的經典之作——《駱駝祥子》,為文學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正所謂:境無好壞,唯心所造。 人生中很多好壞,不在于當下的境遇,而在于你的內心。 或許你轉變自己的心念只需要一分鐘,但這一分鐘卻足以改變你的境遇。 當你轉變自己的心念和姿態,不傷心氣餒,不怨天尤人,自然能和好運不期而遇。 ![]() 轉念,改變命運 《菜根譚》中講:“苦樂無二境,迷悟非兩心,只在一轉念間耳。” 意思是,苦境樂境,全在于心境;迷茫頓悟,也不過是一念之間。 心念改變狀態,狀態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命運。 所以,一個人的心念變了,命運也自然會跟著改變。 宋朝,有位畫家叫朱子明,山水畫是當時一絕,但他偶爾也畫驢。 他的才華橫溢和聲名鵲起,帶來的除了名望,更多的是同行的嫉妒。 很多人都造謠貶低他,說他只會畫驢,于是向他求畫的人越來越少。 朱子明遭此侮辱,心中抑郁,但他并沒和謠言較勁,反而苦中作樂,達觀地練起了“驢畫”。 而當朝皇帝宋徽宗,偏偏對驢畫情有獨鐘,得知朱子明的驢畫最好后,還召他入宮畫驢。 此后,朱子明為宋徽宗作驢畫數百,并大受褒獎,成了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畫驢人”。 可見,較勁還是看開,不過是一念之差,卻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哲人歌德說:“人之幸福,全在于心的幸福。” 每個人的心念,都是決定自己人生命運的舵手。 心念好,一切皆好;心念正,萬事皆順。 往后余生,要想命運變好,先從轉念開始,如此方能一路暢行,一生順遂! 同意的點個在看,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