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門案例賞析 一,初診:天氣下雨利濕法 處方:桂枝尖、蒼術、石菖蒲、南楂、廣藿香、陳皮、砂仁、白叩、茯苓、炙甘草、生姜。6付 此方在標準桂枝法(桂枝、術、楂、陳皮、砂仁、茯苓、草、姜)的基礎上加了廣藿香(舌苔厚),白叩(擴胃囊,立中氣),石菖蒲(肺脈緊;開竅,往下拉)。另外,南山楂(膀胱脈緊),茯苓(利小便),砂仁(納五臟之氣歸腎)。當時還有痰,為什么不加法夏?腎氣太弱,法夏是鼓蕩陽氣的,防止連根拔起,所以暫時不用。 什么叫標準桂枝法呢?標準桂枝法,就是在彭師傳給我們的桂枝基本法(桂枝,術,草,楂肉,姜)的基礎上,再針對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病情的不同階段,不同的體質等等,為病人再量身定制一個標準的桂枝法。這個標準的桂枝法呢,就是在一段時期以內,對這個病人進行治療的一個基本不變的法,在這個標準法的基礎上,再根據病人不同的癥狀和脈象進行加減化裁。 這個方子吃了6付之后腿就不腫了,舌苔下去了一些,嘴唇焦干的問題也解決了。這個方子里沒有滋陰藥,為什么能解決我的干燥問題呢?盧太師在《金壽老人藥解》上說到茯苓在桂枝法里的功用時說:“其功皆在利小便”。 為什么會口舌干燥,嘴唇焦干呢?這是因為,天氣下而為雨的過程出現了障礙之后,大地自然也就會出現干旱。大地干旱在人身上是什么反應呢?地為土,脾主土,脾開竅于口。所以,這個“干旱”首先就會出現在口上,就會有渴或者出現消渴,就會有口舌干燥。桂枝+茯苓能使云下而為雨,解決太陽寒水下而為雨的障礙,那么大地有了雨水的滋潤就不再干旱,體現在人體身上,那當然就能治人體的干旱,當然就能治渴、治口舌干燥了。所以,這里不需要用養陰生津的藥。因為,桂枝法就是治太陽寒水的。 只要能使天氣下而為雨,只要能利小便,那么就能不治渴而渴自治,不滋陰而陰自升。只要太陽寒水的正常循環恢復了,我的口舌焦干,我的下肢浮腫,我的煩躁失眠,包括我身上所有的死水和不能循環起來的水,統統都能變成活水了。 上面第一診就是桂枝法,凡是需要撥動太陽,透達少陰的一切病癥,均可以用桂枝法入手。絕大多數慢性病,亞健康,太陽證長期攜帶等癥,均可以用桂枝法做為初始之法,而且還可以用此法為基礎據癥變法,比如: 1)傷寒無汗:蒼術+生陳皮: 2)傷風有汗:白術+淫羊藿; 3)傷風頭疼:白芷+天麻+曼荊; 4)眼睛干澀:谷精草+蜜蒙花; 5)鼻子過敏:白辛荑; 6)牙齦腫痛:骨碎補+白芷; 7)咽喉癢痛:厚樸+木蝴蝶;白芷,石菖蒲; 8)臉部過敏:蛇床+地膚子+(蒼耳子+陳艾);(癢加花椒); 9)肺寒有痰:砂仁+菖蒲+法夏; 10)陳痰粘嗓:制南星+法夏; 11)肺燥咳嗽:浙貝母+廣紫菀;(杏仁,蘇子,木蝴蝶); 12)肝區不適:廣木香+fo手+(玄胡+郁金); 13)胃酸胃疼:五靈脂+海螵蛸; 14)吃飯不香:大麥芽+白叩(胃不能納); 15)血壓高:南楂+明天麻; 二,二診:藿香化濕法 處方:廣藿香、蒼術、南楂、茯苓、法半夏、陳皮、石菖蒲、白叩、炙甘草、生姜;6付。 應用要點: 第一,該方為廣藿香法。如果無法判斷能否用桂枝法,就用廣藿香法,其他不變; 第二,假熱可以用姜桂,真熱絕不能用姜桂; 第三,寒熱不分之時,不要用姜桂立法; 第四,若能辨清是假熱,就用桂枝法或南藿香法; 第五,南藿香法是普遍意義上都能用的“法”; 第六,舌苔白而罩黃、膩、厚,有郁熱,先用藿香。 三,治病毒性流感之法。 方案一(預防處方):桂枝,茅術,茯神,法夏,砂仁,生楂肉,天麻,防風,香白芷,大麥芽,石菖蒲,炙甘草,生姜。 方解:防風+術(有殺菌作用);楂肉+大麥芽(助消化,肚子不好就加用大麥芽);提升肺氣:砂仁+法夏+石菖蒲(提升肺氣,流感往往走肺);桂枝+楂肉+術+生姜(協合營衛,增強人體抵抗力);防風+天麻(祛除風邪,有殺菌作用);楂肉+大麥芽+術(助腸胃,從內部增加功能從而祛流感)。 方案二: 在病人不發燒的情況下,而且又不符合桂枝法立法前提的病人處方(用桂枝法原則:一個綱領,三個禁忌,八個不可汗),大家在《鄭盧醫學講授》里自己看。 處方:將方案一處方中桂枝換成廣藿香,不用姜。廣藿香、茅術,茯神,法夏,砂仁,生楂肉,天麻,防風,香白芷,大麥芽,石菖蒲,炙甘草。 應用要點: ★ 在病人不發燒的情況下,而且又不符合桂枝法立法原則,可使用該法。 ★ 廣藿香法的構成是將方案一處方中桂枝換成廣藿香,不用姜,其他不變。 ★ 廣藿香法是普遍意義上都能用的“法”。 方案三(制作藥包)。處方:把方案二處方中的楂肉改成小茴香,制作成藥包,攜帶,擺放。 方案四(適用已發燒的病人,37.5度以上)處方:荊芥花,蒼術,防風,薄荷,香白芷,陳皮,油厚樸,生甘草。 應用要點: ★ 小兒用量減半。 ★ 一般情況下吃兩付就能退燒,退燒之后再吃處方一或處方二,2~3付。 ★ 處方一或處方二吃2~3付后,就加淫羊藿再吃一付;淫羊藿是溝通陰陽的,盧太老師說淫羊藿九一之數最富,河圖上九是金之成數,一是水之生數,所以淫羊藿是水中金也。 ★ 如果無法判斷能否用桂枝法,就用廣藿香法,其他不變。 ★ 假熱可以用姜桂,真熱絕不能用姜桂。 ★ 寒熱不分之時,不要用姜桂立法。 ★ 只有在發燒37.5度以上,辨不清真熱假熱之時,再用退燒方(處方四)。 ★ 若能辨清是假熱,就用桂枝法或南藿香法。 上 述一套方案對流感、腹瀉都有效果。 四,三診:苦寒燥濕法 處方:桂枝尖、蒼術、茯苓、金錢草、車前子(另包)、陳皮、澤瀉、海金沙(另包)、生黃柏、瞿麥、炙甘草、生姜;6付。 應用要點: ★ 標準桂枝法:桂枝尖、蒼術、茯苓、陳皮、草、姜。 ★ 標準桂枝法+生黃柏+(澤瀉、金錢草、車前子、海金沙、瞿麥)。 ★ 蒼術+生黃柏:苦寒燥濕。 過去我們講過去濕的三種辦法,一是用鐵掀挖溝可以排濕,比如茯苓,澤瀉;二是用太陽曬可以氣化去濕,比如桂枝,佩蘭,法夏,生姜;三是用風吹可以行氣去濕,比如木香,藿香等諸香。 濕病時間太久了,情況也就變化了,就象一大堆稻草,剛剛被雨淋透了,水淋淋的一大堆稻草還沒干的時候,突然天晴了,太陽照射在這堆稻草堆上,會怎樣呢?處在外面露天部分的稻草會被太陽曬干。但是,里面呢?大家把手伸進稻草堆里面去試試看?不僅濕還存在,一點也沒少,濕漉漉的,而且還很燙,燙手!太陽的光熱被里層潮濕的稻草吸收之后化成了熱,郁在里面,所以很多醫家一旦談起濕,后面就加了一個“熱”字~就變成了濕熱。 而我現在的情況是外燥內濕,所以,再怎么去挖溝排水,行氣風吹,太陽曬都作用有限了,這個時候就必須下決心~用苦寒去燥濕。濕的對立面是燥!也就是說用這個燥,就可以去治這個濕,在人體很深的陰經里形成燥的局面去治濕。天氣涼了,秋天冬天來了就燥,也就是說溫度下降了,寒冷來了就會燥。所以就要用藥形成一個寒冷的局面,這樣才能產生燥,從而用燥去治濕。也就是用桂枝把皮膚毛孔打開,相當于把稻草挑起來,把寒風吹進去,從而去燥濕。這付處方用了蒼術+生黃柏就有這個苦寒燥濕的意。 ★ 盧太老師說,生黃柏還可以潤木息風。下助太陽之氣,上助離火之明。與桂枝相通,水土皆溫,木更暢旺,離火更明,相火更位。一切虛陽冰消,龍雷之火能藏,暴露之火能隱,抑郁之氣能消。 ★ 欽安祖師封髓丹就是生黃柏,砂仁,炙甘草;我們在臨床上加入上安桂和木蝴蝶,治口腔潰瘍,嗓音沙啞等非常有效。 ★ 瞿麥利小腸、膀胱之蓄尿蓄血;凡膀胱與小腸開合不利,以此引之通之。 ★ 吳雄志老師在腫瘤群里說,瞿麥可以用來治療子宮內膜癌、用來通經、催產等等,這與扶陽醫學的理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 我在臨床上也常用瞿麥與天花粉配合,治療肝系統的腫瘤,比如治療睪丸癌、子宮內膜癌等等。有時也會用于肝硬化,肝腹水的病人,治干燥的同時利 利水。可以在桂枝法和附桂法里面使用。 ★ 海金沙,鎮肝,上通心包,下通小腸,將心包積水引入小腸,當然,這是在桂枝法條件下使用。心包有沒有積水,按壓一下膻中穴就能知道。 五,四診:藿香法 處方:(舌苔很厚膩,而且罩黃。)廣藿香、生白術、明天麻、陳皮、香白芷、白叩、硃茯神、砂仁、石菖蒲、生姜;6付。 應用要點: ★ 此方為廣藿香法(將君藥桂枝換成藿香)。盧太老師說,廣藿香既通脾胃,又通肺竅;既開膻中,又開皮毛;引膈間之穢濁,外出皮毛;上通鼻孔,下出魄門,為分清分濁之能使。 ★ 香白芷,把太和之氣引向頭,升清降濁。 ★ 石菖蒲(肺脈緊時用); ★ 硃茯神(引離中之陰交于坤土。硃茯神可以形成一個法的系列,治療失眠,高血壓,精神類疾病等都很有效,這個以后再講); ★ 明天麻(肝膽脈浮,低壓偏高,用明天麻祛外風,鎮內風); ★ 此處方為什么沒用南山楂?因為膀胱脈不緊。 六,五診:疏肝化濕法 處方:桂枝尖、生白術、廣木香、南山楂、玄胡、郁金、陳皮、砂仁、fo手、茯苓、炙甘草、生姜。 應用要點: ★ 桂枝基本法:桂枝、術、楂、茯苓、砂仁、陳皮、草、姜;加上玄胡+郁金+fo手。 ★ 玄胡治右脅疼痛。 ★ 郁金破結氣,開氣快郁。 ★ fo手,調氣通肝,理脾胃。凡氣郁于五臟,以此宣之。fo手+陳皮+砂仁理膈間之氣,化臟腑之陰。 ★ 膀胱脈緊故用南山楂。 ★ 脈濕滯、小便量少故用茯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