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下旬,部分103醫院老兵(含家屬共60余人)闊別40余年后,回訪永安,歡聚一堂,暢敘離情別緒。 一、部分戰友在酒店的合影 這是我們一年的兵(部分): 二、部分103醫院老兵重游103醫院舊址 我們一批新兵,就是1977年元旦那天到達永安103醫院的。 103醫院于1978年5月1日改編為第一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981年9月至10月,分為4個專列,相關人員及裝備全部遷往廣州。搬遷之前,723醫院的人員接管了103醫院的營房等不動產,后來不久,723醫院被撤銷。當地ZF部門入駐辦公,再后來,他們將原103醫院駐地的地塊出讓拍賣,開發商建起了商品住宅小區新安大院。 沿著巴溪修改了一條寬闊的馬路,稱之為新安路,路邊建起了五洲大酒店,酒店旁邊幾乎與新安路垂直,新建了一條往西北方向穿過原103醫院招待所旁邊小山腳下的新六路。 經過幾十年的變遷,103醫院舊址幾乎沒有了原來建筑的遺存,不過,參照地圖,還是基本可以判定原來一些建筑的方位。如圖: 過了永安橋,沿著新安路往西南方向走一小段,右手邊就是新安大院的東南門,這個位置,實際上已經是在原103醫院的院子里,大約在原辦公樓的位置(來源于百度地圖全景圖): 再往前走,就是五洲大酒店坐向左側的新六路路口(來源于百度地圖全景圖): 新安路邊幾乎挨著新六路路口,就是五洲大酒店,這個位置就是原來103醫院的干部食堂、后面是戰士食堂的所在位置(來源于百度地圖全景圖): 沿著五洲大酒店坐向右側的這條路上坡,左側就是原來的103醫院機關人員宿舍所在的山頭,現在是一個小型別墅區五洲山莊(來源于百度地圖全景圖): 從上面這條路往右邊上坡,就是原來103醫院內科人員宿舍區的山頭,現在依次是五洲大酒店的香樟樓(途中左側上部可看到“香樟樓”字樣): 含笑樓: 永安樓前合影: 向無人機揮揮手: 空中俯瞰永安樓、含笑樓、香樟樓和山腳下的新六路(局部): 在含笑樓前通過無人機看山腳下的五洲大酒店(屋頂)、巴溪和對面的建筑: 在含笑樓前通過無人機看山腳下的五洲大酒店(屋頂)、巴溪、新六路和位于原103醫院院子里的新安大院商品樓建筑群: 巴溪上游: 從五洲大酒店后面的含笑樓下山,大家還有點流連忘返: 這塊石碑刻了“如歸”兩個大字,應該是五洲大酒店要表達“賓至如歸”的意思。其實,在這塊石碑這里,以前有一棟大約有八九間房子的平房,我曾經在其中一間住過一年多。現在已經沒有那棟房子的痕跡了,只能翻出思緒中殘存的記憶。去年征集院史館資料時曾經到過此地,這次又和大批戰友重游就地,也算是如歸吧: 五洲大酒店就在旁邊,如果在里面住上一兩晚,或許還能近距離感受和回味當年住那間平房的更多情景: 根據行程安排,當天下午,我們還要去參觀另一個景點,暫別103遺址。 當天晚上,我們幾個戰友從城區的酒店出發,走路再次經過永安橋,,到新安大院去感受和尋找103醫院的蛛絲馬跡: 在新安大院內,我們終于有了新的發現:原來103醫院曲尺形平面布局的病房大樓后面,有一座小山,它的北側是病號伙房(俗稱小伙房)、洗衣房、鍋爐房、藥房的制劑室等建筑,小山上面有兩棟宿舍樓。而如今,這座小山還在,在路燈的照耀下,我們幾個沿著階梯登上小山,山上原來的宿舍樓當然是沒有了,改成了山頂小公園,甚至還有羽毛球場。小山的周圍則全部建成了高層商品住宅樓。這座小山算是與103醫院有關的自然遺存了,它得以保留,肯定不是開發商特意留著給我們做紀念的,而是因為它畢竟是一座山,即使小,要把它推平,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且估計泥土也沒地方處理,就把它保留下來了。有了這座小山,103醫院病房大樓和很多建筑就可以確定基本的方位了。 在新安大院內原來103醫院病房大樓后面的小山頭階梯上留影,算是到此一游的印記: 不過,舊址也好、遺存也罷,歷史的潮流總是那樣義無反顧地一往無前,過去的只能讓它過去,永遠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了。 以本篇,紀念入伍到達103醫院47周年。 (寫于2024元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