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心中最美好的晚年,大概都是期望能和老伴白頭到老,畢竟“少年夫妻老來伴”,在晚年之際還有老伴陪著,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可是,人的一生,世事無常,生老病死的命運,卻不會讓我們如愿的,真到了晚年,夫妻之間肯定會有一個人先走,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那么當晚年只剩一個人時,剩下的那個人要怎么生活呢?一般來說,真到這種情況,很多老人都會選擇去依靠子女,搬去子女家里生活,尋求子女的養老和陪伴。 然而,對于這個問題,一位70歲的網友陳大媽,卻說出了晚年單身一人時不一樣的安排,讓我覺得她很明智,也很值得大家借鑒。 以下是根據陳大媽口述編寫:大家好,我叫陳翠珍,今年70歲,我的老伴75歲。 我們雙雙都是退休職工,我每個月3200元退休金,老伴每個月4600元,雖然比不上很多同齡人的退休金,但這些退休金對我們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每月溫飽和醫療都不用發愁,且月月有余。 另外我們也生養一個優秀又出息的兒子,目前在省城工作,也在那邊娶妻生子安了家,不用我們操心什么,他們也過得就比我們老人還要好。 剛退休時,還算年輕的我們,一直都沒想過晚年的很多事,所以過去很長一段退休生活里,我和老伴都覺得可以夫妻到白頭,畢竟我們有錢有房子,不愁吃喝不愁沒人關心,就可以這樣一直互相合作生活著。 ![]() 但是在我65歲那年,老伴剛步入70歲大關,看著他身體漸漸不行,又得知他身邊的一些同齡人陸續有人去世后,我突然對余生有了一個擔心,萬一老伴先走了,只剩我一個人時該怎么辦? 很多人都會覺得像我這樣有兒子的家庭,根本不用我為這件事發愁,只剩自己一個人時,那就去找兒子生活,畢竟養兒防老,這不就是正常的趨勢。但是對我家來說,養兒防老看似很行得通,可現實卻讓我感覺很難。 因為自從我的兒子在省城安家后,我們夫妻倆和兒子兒媳以及孫輩,這近三四十年里,已經很少相處生活了,我們三代人之間,多少會有代溝和生疏。 即使我的兒子兒媳一直對我很孝順的,但我也覺得這只是沒長期相處的情況下,才會有的,真長期同住一屋,那肯定會變的。 當下也沒有多少老人,能和子女同住養老的很幸福的,再美好的家庭,都會隨著老人變老變得多病,而讓這個家庭變得不和諧。 所以,為了提早解決這種煩惱,在多年前,我就為余生做了這么一個安排:晚年只剩一個人時,我就決定這樣度過余生! ![]() 1、不求兒子給我養老我的兒子兒媳都很孝順,我知道如果只剩我一個人時,他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把我接到他們身邊養老。 因為這養老問題,早在老伴退休前,兒子兒媳就曾三番五次懇求過我們,退休后就去省城和他們生活,省得他們兩頭跑,也能好好孝順我們。 但是真到了一個人的時候,我卻不會讓兒子兒媳養老,更不會去他們家生活的。 畢竟分開生活幾十年了,各自有了不一樣的生活習慣,已經找不回從前那種闔家歡樂的生活。 兒大不由娘,兒子已經自己成了家,他的生活重心早就不在我們老人身上了,我過去同住,肯定會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委屈和不公平。 再加上,步入晚年后的這些年,我也看見過很多去兒女家同住生活的老人,但都沒多少人是可以和子女長期相處愉快的,多多少少都會有矛盾和不合。 即使有很多家庭給人呈現出一種三代人闔家幸福的樣子,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都是不盡如人意的。 2、不去再婚或搭伙說起晚年單身一人時,現在都很流行再找個老伴再婚或搭伙,覺得不靠子女,那就找個老伴一起合作生活下去。 過去我看著那些晚年搭伙或再婚的朋友,重組婚姻后過得挺好的,解決了孤獨也少了很多養老的煩惱,所以,就讓我覺得這是一種很不錯的法子。 但后來看見,有些人的再婚搭伙老伴也生活不到幾年,就去世后,我就感覺這法子其實并不好,畢竟人人都要面臨生老病死,尤其是到了晚年之際的我們,更容易經歷。 如果已經經歷過一次身邊老伴的離世,后面再婚又要經歷一次,我覺得這無疑是對活著的人,最大的打擊和傷害。 3、選擇一個合適的養老方式既然不求兒子養老,也不去再婚或搭伙,我就決定找一個合適的養老方式面對余生。 首先,如果自己身體還可以,能自理生活,那我就自己一個人住,反正退休金夠花,有房子住,生病有醫保。 接著,如果身體出現了病痛,慢慢也有點不能自理了,那我就會請個保姆養老。家里這些攢了30多萬的老本,足夠支撐請保姆的,即使不夠,再尋求兒子負擔點,我想他肯定也會答應的。 最后,如果我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后,我是不會繼續請保姆,也不會在家里茍延殘喘的,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去養老院養老。 真到那時候,我會賣掉自己所住的房子,我這房子大概現在價值150萬,即使未來貶值到100萬,這錢也是夠我在養老院養老的。 4、不求長壽,大病從死如果只剩一個人時,我是不會讓自己去追求長壽的,因為我現在70歲了,感覺已經享受夠了。 尤其是這20年的退休生活,我跟老伴旅行去了很多地方,品味了很多好吃的,也經歷很多酸甜苦辣的生活,對此,真的讓我感覺活得已經很知足了,就算多活幾年也是一樣的。 如果那時候的我真得了什么重病,比如腫瘤、器官衰竭、心臟問題等等這種重大疾病,我也不會過度去治療,我會選擇“小病從醫,大病從死”的原則。 我這人不是活得灑脫,而是覺得這些重病,對于年過70歲的人來說,已經沒有治療的希望了,我可不想在生命盡頭前,把辛苦一生的積蓄都在這一刻給花光了,我還想給兒子孫輩留點什么。 同時我也不想活得不痛快,見識過很多晚年重病臥床的老友,他們不斷花錢治療,看似延長了自己的壽命,但卻要與病痛相伴相生,每天吃藥打針,要兒女伺候,而自己也沒有正常人的生活。 我覺得這種晚年是很痛苦的,而且這種痛苦,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兒女孫輩也是備受折磨的。 所以,真到這時候,我不會追求長壽,我會選擇早日解脫,不想經歷病痛折磨,也不想兒女孫輩遭罪。 ![]() 聽完陳大媽對余生一個人時的安排,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如果換作是你,真到了這樣的時候,會選擇怎么樣的方式度過余生呢?歡迎大家來留言探討。 |
|